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2019年,隨著“復聯4”的火爆上映,奧迪e-tron 進入了大眾眼簾。今年3月初,奧迪發佈了e-tron的系列車型——e-tron S 與e-tron S Sportback。而下面這款e-tron正是啟迪奧迪未來電動陣容的第一款純電車型。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與特斯拉Model X等更外觀炫酷的“新勢力”相比,e-tron的外形並不算特別突出,甚至顯得有點低調,繼承自家族設計語言的八邊形進氣格柵採用了與汽油車不同的配色設計,同時使用可閉合設計,可以主動為散熱系統降溫。格柵兩側是奧迪旗下首次搭載到量產車型的矩陣式LED前照燈,多橫幅式日間行車燈呈倒三角形排列在前照燈下方。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車身兩側,設計師將e-tron的交、直流充電口安排在了A柱下方。輕觸黑色按鍵即可彈開,極具科技感。後視鏡因為法規要求,並未採用早期亮相時的虛擬式設計,而是採用傳統的造型並用雙色覆蓋,上半部分採用與車身相同的暹羅米色,下方則使用黑色塑料件覆蓋,方便隱藏下方的攝像頭。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或許是因為輪眉採用了與車身同色的設計,所以設計師在前後車門中間為e-tron鑲嵌了一條黑色飾條,使車身視覺上顯得不再單調。輪輞造型,e-tron也採用了相對低調的設計,在保證低風阻的同時增加了一些印製花紋,但剎車盤上的黃色6活塞卡鉗彷彿又告訴你,這個傢伙不好惹!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車尾,左右尾燈採用了貫穿式設計,下方的反光條也用黑色飾條連接,視覺上顯得車身更加寬大。車身下方採用與車身顏色相同的銀色護板,同樣顯得非常低調。向外凸出的後輪拱搭配收緊的車頂,肌肉感十足,加上略顯溜背的造型,使得e-tron看起來有點像轎跑SUV。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車尾,左右尾燈採用了貫穿式設計,下方的反光條也用黑色飾條連接,視覺上顯得車身更加寬大。車身下方採用與車身顏色相同的銀色護板,同樣顯得非常低調。向外凸出的後輪拱搭配收緊的車頂,肌肉感十足,加上略顯溜背的造型,使得e-tron看起來有點像轎跑SUV。


內部,e-tron同樣使用了家族化的設計,整體造型與Q系列的旗艦車型Q8十分相似,熟悉的黑色無邊框上下雙屏帶有按鍵式的觸摸反饋,手感特別棒。木紋飾條部分,e-tron選擇了灰色,同樣顯得十分低調。由於採用了電子設計,所以換擋桿行程十分緊湊,配合鋁質材料,手感十分上乘。另外設計師還在檔杆上面安排了一塊橡膠包覆的“手託”,既可以防止誤操作又可在開車時候搭手。其它設計上,e-tron採用了與A8L類似的橫向四幅式方向盤,配合鋁質邊框,手感同樣令人滿意。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用電力驅動一臺車重超過2.6t的傢伙顯然比汽油來的更加輕鬆,掛入D檔鬆開剎車踏板時,e-tron並不會以怠速前行,所以e-tron並沒有配備自動駐車,這時候只需輕踩加速踏板,車身便會被電力輕盈地推動,不過在擁堵的路段,剎車力度還需要掌握,否則容易發生D擋剎車之後再抬腳車輛停止不動的尷尬。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e-tron的電池組為95kWh的鋰離子電池,因為車重和鎖電的原因,NEDC工況下續航里程為470km。在前後雙異步電機系統的加持下,e-tron的總功率達到了275kW。開啟boost模式之後,最高功率將達到300kW,車輛可在5.7s內將車速從0km/h加速到100km/h,輸出持續時間為10s。


為了驗證續航表現,我駕駛e-tron繞著北京的三環路行駛了一圈。這段路程全程48km,3月底的氣溫比較適合電動車出行,既不會因為溫度過低導致續航打折,空調也僅需開啟一檔即可。剛剛啟動行駛了約4km到北三環出發點的時候,表顯續航減少了7km,看到這個數字我的心是有點慌的。因為總續航里程只剩下167km,如果照著個這速度掉下去,那麼回到出發點的時候續航也剩一半了。好在e-tron開始掉電快的問題在出發之後有了極大改善,再加上全程沒有發生堵車,行駛一半到達南三環的時候續航也僅僅掉了7、8km,直到回到出發點,走完48km的三環,e-tron的續航里程只減少了19km。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另外,e-tron這樣的續航算法有點類似傳統燃油車的計算方法,即車載電腦會計算單位時間內的能源損耗,當耗(電)油量在單位時間內減少時,車載電腦便會以當前時間段內的損耗計算剩餘續航里程。總體來說就是前半程提心吊膽,後半程放心大膽。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奧迪汽油車上的quattro四驅系統在e-tron前後雙電機的加持下,已經升級為e-quattro,日常駕駛時e-tron以後軸電機輸出為主,當路面溼滑或者輪胎附著力下降的時候,前軸電機便會參與扭矩輸出,以保證車輛行駛時的穩定性。同時,e-tron還配備了空氣懸架,支持7種駕駛模式,常規的動態模式下,車輛的底盤高度為170mm。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雖然開著一輛電動SUV去越野並不是什麼好選擇,但這臺車依然支持越野模式,底盤最高可以升至222mm,在面對爛路和非鋪裝路面的時候能更好的保護底盤和電池安全。


總有些“新能源”是實實在在的,比如這臺奧迪e-tron


其實對於奧迪來說,e-tron不僅僅是品牌在純電動車市場試水的一臺車型,也是未來奧迪旗下電動車的領路人。面對市場上已經如潮水般的電動SUV,e-tron表現的並不激進,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飾,沉穩、低調是它的基本法則;良好、靜謐的加速表現和軟硬適中的底盤調校更是代表了奧迪的最高水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