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前言

突厥作為一個非常古老的遊牧民族,在歐亞大陸這片非常廣泛的地區北部頻繁遷移和擴張,羅馬帝國時期所遭遇的公元5世紀蠻族的入侵,就是突厥民族的南遷而導致的。這些蠻族雖然不屬於突厥族屬,但是由於公元3世紀和4世紀亞洲突厥民族的不斷西遷和南移,他們憑藉著和中國古代中原王朝的長期互動吸取了先進的文明成果,並且逐漸步入了國家的形態,其強大的入侵勢力直接將這些蠻族勢力驅逐出原來領地。

這種突厥勢力的頻繁活動不僅給亞洲大陸的古代國際形勢造成了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於歐洲以及北非這些文明程度也比較高的地區同樣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奧斯曼國家的興起同樣也是突厥民族的不斷遷移和擴張才導致的,突厥族屬非常複雜,按照今天的民族定義來說,像塔塔爾人、維吾爾人、烏茲別克人等等都屬於古代突厥族屬,同樣突厥民族也因為其活動範圍的廣泛在古代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足跡。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蒙古軍隊

奧斯曼國家就是由突厥民族中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族屬不斷遷移、擴張建立的。公元13世紀初期,在亞洲大陸的蒙古高原上蒙古勢力迅速崛起,並且形成了具有強大作戰能力的蒙古騎兵部隊,這些蒙古人非常痴迷與軍事擴張。在蒙古高原的諸多部落相互混戰中,以鐵木真為首的一支最終完成了蒙古的統一,此後便開始向蒙古高原之外的地區進行軍事擴張。

蒙古軍在鐵木真的帶領下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擴張,蒙古騎兵在遼闊的亞歐大陸上衝鋒陷陣,無人能擋,向西部的歐洲地區逐漸達到了萊茵河附近,並且幾乎將整個亞歐大陸的北部草原地帶全部收歸囊中,建立起了龐大的蒙古帝國。其中突厥穆斯林就受到蒙古騎兵的西部擴張而被迫向西南遷移,最終來到了兩河地區的小亞細亞,起初他們的勢力很小,但是在與拜占庭帝國和羅姆蘇丹國的交往中開始崛起,最終建立起了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蒙古軍的仇殺

突厥穆斯林的遷移以及奧斯曼人的分裂

突厥穆斯林在原來的領地受到蒙古大軍的入侵之後,不斷遷移,最終在小亞細亞地區定居了下來,突厥穆斯林選擇小亞細亞地區作為自己新的生活環境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小亞細亞地區在亞歐大陸的地理位置上距離北部的草原地帶比較遠,因此受到蒙古軍隊的衝擊也比較小,當時蒙古軍對外擴張的目標主要集中在亞歐大陸北方草原沿線,並沒有明顯的向南擴張趨勢。

此外,小亞細亞地區在拜占庭帝國強盛時期是其統治的一部分,因此該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都有著較高程度的發展,突厥穆斯林來到這裡之後,正好可以吸取當地原有的先進文化來促進自身的發展。最後,小亞細亞地區在當時正處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的勢力範圍,同為突厥族屬,突厥穆斯林可以將羅姆蘇丹國作為可以庇護自己的國家政權,方便今後突厥穆斯林勢力的發展。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蒙古帝國及其西征路線

突厥穆斯林內部也存在著非常多的小部落,其中奧斯曼人便是其中之一。這些突厥穆斯林由於信仰伊斯蘭教,因此經常藉助舉行"聖戰"的名義進行軍事擴張,並在這個擴張的過程中形成了諸多名為艾米爾國的小政權,大概就像小國林立的局面一樣,奧斯曼人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艾米爾國,他們是忠誠的伊斯蘭教信徒。奧斯曼人在遷移之前一直都生活在伊朗高原地區,但是遭到了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的入侵,他們最終開始向兩河流域地區遷移,最終來到了小亞細亞地區。

向西遷移過程中奧斯曼人的首領主要是蘇萊曼,他率領眾多奧斯曼人不斷向兩河流域遷移,但是在遷移途中遭奸人陷害死亡之後,這支奧斯曼人逐漸分成了兩部分。或許是在選擇是否遷移的問題上出現了爭執,蘇萊曼死後,奧斯曼人一部分選擇了繼續停止遷移活動,並且回到了自己生活的伊朗高原。另一部分奧斯曼人則選擇繼續遷移,最終來到了當時屬於羅姆蘇丹國勢力範圍的小亞細亞,並且表示歸附羅姆蘇丹國。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突厥穆斯林

羅姆蘇丹國處於政治、軍事考量對於奧斯曼人的安置

奧斯曼人在蘇萊曼時期分裂成了兩部分之後,來到小亞細亞的這支奧斯曼人為了適應新環境的生活以及族群在新環境下的安全,開始選擇投靠了當時塞爾柱突厥建立的羅姆蘇丹國。此時奧斯曼人的首領為蘇萊曼的兒子厄爾圖格魯爾,他深知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兩河流域的奧斯曼人的未來很難預測,因此必須找到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羅姆蘇丹國正好符合奧斯曼人此時的需要。

羅姆蘇丹國的統治者阿拉丁二世非常願意接收這支來到自己勢力範圍的奧斯曼人,並將位於羅姆蘇丹國東部地區發展較好的小亞細亞西北地區的索古德地區分給了厄爾圖格魯爾率領的奧斯曼人。這片區域直接和當時西部的拜占庭帝國相接壤,在筆者看來,阿拉丁二世對於新遷移過來的奧斯曼人的這種安置似乎頗有涵義,甚至政治意味極為濃厚。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奧斯曼

當時羅姆蘇丹國也和拜占庭帝國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甚至爆發了局部衝突,從當時的國家實力來看,雖然拜占庭帝國已經在公元13世紀處於衰落當中,但是羅姆蘇丹國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因此對於兩國之間的邊境地區也就是阿拉丁二世安置奧斯曼人的索古德地區在羅姆蘇丹國統治者看來非常具有軍事意義,阿拉丁二世急需在該地區建設成一個緩衝地帶。

而奧斯曼人則成為了這個緩衝地帶的重要角色,阿拉丁二世認為這群奧斯曼人剛剛遷移過來,並沒有穩固的統治基礎和生活基礎,在得到羅姆蘇丹國的好處之後,必然會對本國俯首帖耳。有了奧斯曼人作為羅姆蘇丹國和拜占庭帝國之間的緩衝角色,使得羅姆蘇丹國可以免於直接受到拜占庭帝國軍隊的衝擊,這非常有利於保障國家的國防安全。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奧斯曼軍隊

奧斯曼國家的建立及其擴張

奧斯曼人部落在成為羅姆蘇丹國的藩屬部落以及其國際軍事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之後,開始注重發展自己的勢力。首先他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適應當地的生活方式,並且組織訓練奧斯曼軍隊。公元1290年,奧斯曼首領厄爾圖格魯爾去世之後,其子奧斯曼即位,奧斯曼這位領袖對於奧斯曼人的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領導作用,並且成功建立起了之後的奧斯曼國家。

奧斯曼即位之後,其部落仍然是羅姆蘇丹國的藩屬,因此奧斯曼雖然早有獨立之心,但是並沒有急於脫離羅姆蘇丹國的控制與其決裂。相反,奧斯曼卻順著羅姆蘇丹國統治者的心意不斷髮兵騷擾拜占庭帝國邊境地區,並且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和生活物資,這為奧斯曼今後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三大勢力對峙

公元1301年,奧斯曼在率軍向拜占庭帝國之前的首都尼西亞進攻之時與拜占庭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爭,隨後奧斯曼在巴法埃農一戰中擊潰了拜占庭帝國的主力部隊,取得大勝,此後拜占庭帝國對於小亞細亞地區的威脅逐漸解除。阿拉丁二世為了表彰奧斯曼的偉大戰功,向全國宣付授予其"貝伊"的崇高稱號。奧斯曼名聲大噪,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突厥穆斯林前來歸附。

奧斯曼率領的突厥穆斯林以及羅姆蘇丹國勢力的強盛引起了拜占庭帝國統治者的忌憚,拜占庭方面知道自己的軍隊實力有限,因此主動向當時強悍的蒙古軍隊進行聯合,羅姆蘇丹國在蒙古軍的入侵下衰落下去。隨後奧斯曼率領突厥穆斯林宣佈獨立,建立起了奧斯曼國家。公元1326年奧斯曼不幸去世,其長子烏爾汗即位,並且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軍隊勢力也在不斷擴大。公元14世紀中期,奧斯曼國家逐漸完全控制了小亞細亞地區,並且將原來羅姆蘇丹國的領土全部兼併。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與突厥穆斯林的崛起有何必然關聯?

烏爾汗

評價

奧斯曼國家的建立經過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從公元13世紀初期,奧斯曼人來到羅姆蘇丹國控制下的小亞細亞西北部,再到公元14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的完全形成,差不多經過了150年。奧斯曼人也從當初僅有400戶人口的小部落成為了西亞、中亞地區一個強大的帝國。

我們從奧斯曼國家的形成過程可以發現,該部落的前幾任首領都是十分有作為的人物。蘇萊曼時期毅然決然帶領深受蒙古軍隊入侵的奧斯曼人從遙遠的伊朗高原遷移到小亞細亞地區,雖然期間出現了部落分裂,一些奧斯曼人選擇了迴歸故土,但是蘇萊曼依然堅持率領剩下的奧斯曼人繼續遷移。

蘇萊曼的堅定為之後奧斯曼國家的建立保留了骨幹力量。之後的厄爾圖格魯爾統治時期,注重與當時強大的塞爾柱突厥建立的羅姆蘇丹國搞好關係,哪怕結成附屬關係,只要能夠保證奧斯曼人的生存就可以,可見厄爾圖格魯爾對於奧斯曼人未來的發展做足了工作。厄爾圖格魯爾的政策為今後奧斯曼人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奧斯曼和之後的烏爾汗都是奧斯曼國家建立和不斷擴張的主要領導者。奧斯曼本人對於整個突厥穆斯林來說是具有神聖意義的,奧斯曼在死後被厚葬在了布魯薩,由於奧斯曼對於奧斯曼國家和人民重要影響力,奧斯曼國家將布魯薩定為了國家的聖城,並且定期舉行祭祀和參拜儀式。烏爾汗統治時期的奧斯曼國家在政治、軍事以及經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整個小亞細亞以及中亞地區站穩了腳跟,為之後的帝國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塞爾柱時代的突厥歷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