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4日訊(記者 尹國靜 通訊員 劉福春)“這片麥田蚜蟲比較厲害,會嚴重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容易形成秕粒,造成減產。要儘快進行‘一噴三防’作業,不但防治蚜蟲效果比較好,還能防治白粉病、鏽病和乾熱風。”5月2日,在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種糧大戶賈立強的麥田中,農民高級農藝師劉廷義囑咐正在給小麥澆水的管理人員。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劉廷義自己經營著2300畝的家庭農場,除了種胡蘿蔔、地瓜等經濟作物外,還種植了600畝小麥,去年被評為東營市首批職業農民高級農藝師。五一假期,他本來想趁著農場的活不忙,好讓自己休息一下,沒想到小麥易發的條鏽病打亂了他的計劃。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昨天一天,我轉了七八個村,察看了接近5000畝麥田,我們當地還沒有發現病情,但周邊地市已經發現了條鏽病,它主要是靠風力傳播,一旦發病傳播速度非常快,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小麥大面積減產,所以前期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劉廷義說,“農民辛辛苦苦種莊稼不容易,作為一名職業農民,就要盡力為農戶服好務,這個五一假期,我要守護好咱們全鎮的4.3萬畝小麥,不能有損失。”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據劉廷義介紹,小麥條鏽病俗稱“黃疸病”,破壞葉面組織,使小麥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一般損失在10%—20%,嚴重的到60%甚至絕產,防治措施主要是進行快速統防統治。農戶對這個病危害程度不瞭解,再就是容易與葉鏽病症狀混淆,錯過最佳防治時間。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同劉廷義一樣忙碌的還有廣饒永豐植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李永,作為東營市應急救援專家,除了到田間地頭察看小麥病情外,還提前準備了植保無人機、大型自走式噴杆噴霧機、揹負式噴霧機等專業防治設備和60人的應急防治隊伍,隨時對出現的小麥病情進行統一防治。4月30日上午,接到外地農戶的電話後,他立刻到達現場,經過鑑定麥田確實發生了條鏽病,下午出動專業隊伍幫農戶完成了防治。他還要隨時關注手機,解答農戶提出的針對當前農田管護其它問題。“很多農戶發過圖片來讓幫忙鑑定是不是條鏽病,都被排除掉了,但不能掉以輕心,對於疑似病情,手機圖片不能鑑定的,我們都要到現場確認,一個疏忽就容易造成很大的損失。”李永說。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廣饒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專家組組長王相江介紹:“現在小麥正處於抽穗期,也是條鏽病等麥田病蟲害的易發期,我們防治原則就是‘發現一點,防治一片’,及時封鎖控制發病中心,嚴防病情擴散流行。廣饒縣50餘名鄉土專家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放棄假期休息時間,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技術指導和病情防治工作,堅決守護好老百姓的‘糧袋子’。”

五一不休 深入田間 廣饒農技土專家守護百姓“糧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