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一說到古代的巾幗英雄我們就會浮現出花木蘭,穆桂英等人的身影,不過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是不存在的。但這並不會說明我國古代就沒有像花木蘭一樣帶兵作戰的女英雄,而且還真有不少。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如果生活中沒有上陣殺敵的女將軍,在古代的男權社會中作者們也不會想到塑造一個女將軍。我們今天要說這位女將軍是明朝末年的秦良玉,她是崇禎非常敬佩的一位女將軍。

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秦良玉本的丈夫是石柱土司馬千乘,馬千乘在圍剿地方叛亂的時候,秦良玉在後方負責馬千乘軍隊的後勤補給。兩個人是很恩愛的一對夫妻,可是很不幸的是萬曆四十一年馬千乘被迫害致死。因為他的吐司職位是世襲的,所以應該由馬千乘的兒子馬祥麟繼承。但是因為馬祥麟的年紀太小了,秦良玉不得不暫時代替兒子掌握大權。後來她在泰昌年間和天啟年間多次與後金軍隊作戰,尤其是在天啟元年她率領三千軍士直達山海關,一路上金兵絲毫不敢進犯。

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秦良玉的軍事才能這才被大家所熟知,同年她又被封為了誥命夫人,還有了二品大員才有的官服。她最為著名的一戰當屬崇禎三年她率軍進京勤王。當時清軍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明軍節節敗退。皇太極帶領清軍圍困京城,因為沒有軍餉,她直接自掏腰包將家中的資產抵擋軍餉。秦良玉作戰非常勇猛,清軍看到這支來勢洶洶的軍隊也很擔心,秦良玉部將清軍打了回去。崇禎皇帝非常高興,他知道秦良玉是拿著自己的家產做軍餉來支援,大為感動。

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崇禎下旨召見了秦良玉,還賞賜了她很多東西。她手下的將士們也獲得了酒水肉食等,最為值得一提的是崇禎皇帝還為秦良玉作了四首詩。崇禎一生生性多疑,也沒有誇讚過幾個人,秦良玉就是其中一個。後來四川的農民領袖張獻忠崛起,可惜的是她的作戰計劃得不到當地官府的支持。面對張獻忠大軍的圍攻,她說到:“兄弟二人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二十年。到現在這種地步,也敢與賊勢不兩立!”張獻忠的軍隊竟然不敢來進攻石砫。

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永曆二年七十五歲的秦良玉壽終正寢,她是我國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通俗的來說就是她進入了國家編制。其實我們看秦良玉的一生,就知道她對明朝的忠心和不得志。我們場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是小編覺得不只是匹夫,而是每一個屬於這個國家的人。崇禎皇帝敬佩她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即使在順治二年,七十五歲的她也一心想要為國效力。此時的他已經官至太子太傅了,這對於一個古代的女性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明朝末年的巾幗英雄,崇禎連寫四首詩讚美她,張獻忠竟不敢進犯!

崇禎皇帝讚美她的一句御詩中寫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小編簡單的理解這句詩詞的意思,本來保家衛國,征戰沙場都是男兒的使命。但是現如今明朝已經找不出幾個能夠征戰沙場的男子,還有一大批漢人投降了滿清現如今不得不依靠秦良玉這樣的女將來保衛國家,這展現了崇禎皇帝內心的無奈,但是更展現出他對秦良玉的讚賞。秦良玉即使不得志,但是她心中裝的始終是國家,這就是我們最該學習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