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新能源牌照3大疑雲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2月27日,雲度新能源攜今年投放的兩款新車首次在大眾面前亮相;3月1日,第11張新能源汽車牌照花落知豆;正在召開的兩會代表、委員提案多次提及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城汽車也加緊佈局新能源……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註定熱鬧非凡。

新年伊始,雖然許多車企的新能源佈局尚未出臺,但圍繞新能源汽車牌照發放的諸多猜測、分析一直不絕於耳。政府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上有何政策風向?國內車企目前都有何動作?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值得放手一搏嗎?尤其是圍繞新能源汽車牌照的幾大疑雲,困擾著不少汽車圈內外的人士。

揭秘新能源牌照3大疑雲


1.比亞迪、吉利等傳統車企為何不需牌照?

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十名車企中,只有3家領取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另外的比亞迪、吉利、眾泰、上汽、江淮、長安、東風等7家車企都未領取牌照。這7家車企之所以能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是因為他們都是傳統車企,本就具有完整的整車生產資質,按照相關規定,只有單獨成立了新能源項目公司的企業,才需要另外申請資格證。

張志勇告訴記者,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設立資質門檻,是為了讓新能源汽車市場將來更加規範做準備,將新能源車企納入統一管理系統,因此,牌照對傳統車企沒有多大影響,他們不領牌照也有能力造新能源車,但對新進入的新能源車企來說,沒有牌照將是致命的。而在未來,所有傳統車企也會領取新能源牌照,以方便國家統一管理。

2.同樣有傳統車企背景的北汽新能源為何要領牌照?

北汽新能源、奇瑞、江鈴也都有傳統車企背景,為何又要領取新能源牌照?以北汽新能源為例,它是北汽集團新能源項目獨立出來成立的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相對獨立的企業法人,因此需要持有相關資格證才能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奇瑞、江鈴的情況亦大同小異。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記者,對於有造車資質的傳統車企來說,成立新公司領取新能源牌照是另立門戶的一種方式,其目的估計是為了上市融資。

以新能源整車銷售為主體的一家民企負責人印證了這一說法。他分析,北汽新能源的最終目的一是造車,二是資本運作,“上市、做市值……最後實現平臺化運作,這才是傳統車企成立獨立子公司的最終目標”。

3.新能源汽車牌照有無數量限制?發放多少才合適?

目前發改委已經發放了11張新能源“綠卡”,在知豆獲得第11張牌照後,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諮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政府相關部門並沒有表示不再核准新能源車企,申報企業只要能達到標準要求,原則上就可獲得資格批准。

揭秘新能源牌照3大疑雲


至於發放多少才合適的問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高珩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市場容量來看,10~15家新能源車企比較合適。張志勇和崔東樹則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國家應該放開新能源牌照的發放,讓更多新企業進入市場,這樣可以增強競爭,促進行業更快發展。不過,國家同時也應對產品從嚴規範管理,這樣對市場的發展才有利。

4.2017年行情預測:推廣新能源政府欽點出租車

今年2月,一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激起千層浪。

方案提出,北京市新增和淘汰更新的出租車應全部更換為電動車,其他城市積極推進出租車更換為電動車或新能源車,體現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高度重視。在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曝光以及發酵後,國家降低了新能源補貼力度,轉而加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推廣力度。文鳳社創始人張志勇接受採訪時分析,這份《方案》是一個市場風向標,為好的電動車企業進入市場提供絕好機會,而出租車更換為電動車正是一個驗證過程。

揭秘新能源牌照3大疑雲


根據國家相關部委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的公交車達到20萬輛,新能源出租汽車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要達到10萬輛。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國新能源公交車的總量已超16萬輛,新能源出租汽車已達1.8萬輛,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輛也已達9.4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召開的兩會也收到不少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提案,其中,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以及電動車充電樁建設是被委員、代表提及最多的。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在加緊發放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綠卡”。3月1日,國家發改委將第11張獨立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證書發給了知豆,已獲得牌照的11家車企能提供超過150萬輛的產能。而在前一天的2月28日,以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為主打的平臺曹操專車也正式獲得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這也是國內第一個獲得新能源網約車資格的平臺。

5.車企加大籌碼豪賭新能源

新能源領域也已成為新舊車企決勝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就在知豆電動車拿下新能源牌照的前兩天,福汽集團佔股39%的雲度新能源攜兩款新品在京亮相,這距離其領取新能源牌照僅一個月時間,雲度便迫不及待地向大眾展示自己的產品定位和戰略———2017年推出小型SUV產品π1和中級SUV產品π3兩款車型。

去年以10萬輛銷量攬下全國新能源汽車1/5市場的比亞迪,近日正式發佈唐100、秦100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並推出“電動·未來”計劃,將聯袂各領域優質企業構建全產業鏈生態圈。

長城汽車近日宣佈將投入300億元佈局新能源和智能化項目。除了升級現有的動力總成外,哈弗品牌會拓展新能源產品線,以插電混動和純電兩種路線共同發展。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觀致汽車,為應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加大力度轉戰新能源領域。

揭秘新能源牌照3大疑雲


另據報道,北汽新能源雖然未完成去年7萬輛的銷量目標(實際銷售4.6萬輛),但已實現盈利,並大膽地將2017年的銷量目標定為17萬輛。不僅如此,北汽新能源還在積極籌備上市。2017年1月起,北汽新能源開始啟動B輪融資,融資規模達到80億,估值將達240億。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還透露,B輪融資將為2018年北汽新能源上市做準備,屆時“將會出現一個千億規模的新能源車上市公司”。

6.中低價位新能源車最有前景?

相關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今年大有可為。20 16年,新能源汽車以50 .7萬輛的銷量成績超額完成50萬輛的目標,同比增長53%。其中,純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產銷的主力軍,銷量佔全年總銷量的80%以上。進入2017年,受補貼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下挫。

儘管如此,對於新能源汽車2017年的發展,汽車廠家、業內專家普遍表示看好。在採訪中,張志勇表示新能源汽車今年的銷量將大幅度增加,而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預測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在2016年基礎上提升50%,將達75萬輛之多。


揭秘新能源牌照3大疑雲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比亞迪去年以100178輛的銷量穩坐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排在第二的吉利拿下近5萬輛的銷量;領取第一張新能源乘用車牌照的北汽新能源,則以超過4.6萬輛的成績排在了第三。

崔東樹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向記者表示,目前大多新能源車企的新車投放計劃還沒出來,不好預測2017年的新能源市場,但他看好主流車企的發展,比如長安、五菱,他直言“一些中低價位的新能源車最有發展前景”。

張志勇則表示拋開地方保護政策而言,看好比亞迪、吉利這兩家車企。“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最大的利好是電池技術的規模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