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11月20日,克服降溫和風雪帶來的不利影響,玉門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連續奔波3天,行程1800公里,於連霍高速封閉前半小時,下午7時到達玉門,將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的白土良墓群出土文物順利“帶回家”。

這批文物於2010年在玉門市白土良墓群發掘後,被帶到蘭州,一呆就是10年。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19日一大早,玉門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不顧疲勞,風塵僕僕趕到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幹起了繁重的體力活。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裝車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做到路途文物箱穩定。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在路上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20日晚上,風雪中到達玉門市博物館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囉嗦了半天,來點實的,

曬幾件“迴歸”文物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陶罐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陶水桶 陶井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銅鼎

十年輾轉,玉門白土良墓群文物終“回家”

白土良是河西走廊文化遺蹟最為豐富的村落之一,從1956年在此發現騸馬文化後,總共進行了九次發掘(火燒溝三次,白土良六次),發現火燒溝、騸馬兩個古文化,出土了數千件文物。

據瞭解,此次共移交文物110件(組),這批文物於2010年在玉門市白土良墓群發掘後,被帶到省城蘭州,一呆就是10年。白土良是河西走廊文化遺蹟最為豐富的村落之一,墓葬年代集中在西漢晚期東漢早期,有2座大致屬於西晉時期。1956年在白土良發現騸馬文化後,共進行了九次發掘,發現火燒溝、騸馬兩個古文化,出土了數千件文物。有古城、烽燧、墓葬等多處遺蹟,有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酒泉市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多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7月22日至8月15日,為了配合蘭新鐵路第二線雙線工程建設,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清理墓葬18座,出土陶器、銅器、鐵器、鉛器、骨器、木器、漆器及珠子等各類材質的器物共計146件(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