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線下門店,看起來就很掙錢?

為什麼有的線下門店,看起來就很掙錢?


有時候,當我們路過一些門店,會有一種感受“這家店看起來好像很賺錢”。


好生意不全看營收報表,也看整個門店的“熱賣氛圍”。比如有人排隊、絡繹不絕,比如“勾人”的海報,一看就很熱鬧,比如誘人的“爆品”,一瞥就能讓人覺得超值划算。


為什麼有的線下門店,看起來就很掙錢?

通過熱鬧的氣氛,傳遞給路人一種很多人購買的印象,也給顧客一個從眾的理由。


做旺店,就要先打造興旺的氛圍,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如何打造看起來就很賺錢的門店氛圍”。



進門前“拽住”客戶


要從一條商業街中脫穎而出,就得做到在用戶在經過門店時能一下子抓住眼球,“拽”到店裡來,比如:


  • 顏色鮮亮的門頭,大老遠就能吸引注意力;


  • 門頭下的條幅,充分利用空間打廣告;


  • 有空間的位置,還要在店前擺放大幅海報;


  • 如果還有空間,異形燈飾、立體字都可以考慮;


  • 圖片比文字更直觀,誘人的產品圖能激發食慾


  • 特價“爆品”,讓消費者感覺佔了便宜


  • 夜晚更明亮的燈光,帶來歸屬感


總之就是--由遠及近都是抓眼球的元素



門店裝飾,上中下模塊管理


門店內部氛圍打造,有一套系統的“陳列學”方法,簡單的說,陳列可通過上中下區域進行模塊化管理。


上部是信息宣傳、廣告區,可以呈現給顧客正在熱賣的產品有哪些。


弔旗、燈箱/電視裡輪播的產品圖、屏幕下的條幅,都是打造門店熱賣氛圍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有的線下門店,看起來就很掙錢?


中間的吧檯部分,是消費的決定性區域。擺放異形卡、立起來的菜單,可以通過顏色、形狀、材質讓顧客感受到直接的觸感,讓它們變成會說話的促銷員。


下部充分利用吧檯外部大面積空白,配合向外延展的臺階、地面,再次烘托氛圍。


我們追求“熱賣氛圍”的打造,也需要注意場景的選擇,適合打造門店氛圍的場景可分為幾類:新店開業、產品上新、節日促銷、折扣活動等等,渲染更突出的氛圍,把應有的效果推到最佳。


叫賣不可少,話術不能斷


除了眼睛看到的視覺、手能摸到的觸感,氛圍的營造來自全方位的環境渲染,還要配合嗅覺、聽覺刺激,為顧客打造更極致的五感體驗。


走近門店就能聞到的水果清香、糖的甜蜜,能觸發一定的購買慾。此時,再傳來大聲的叫賣和推薦話術,能繼續增加進店、多買的幾率。


根據顧客身份、售賣產品、進店時間的不同,也應該有不同的引導話術,舉個例子,比如飲品店:


  • 看到帶小孩的顧客,會說“來來來,草莓芒果,新鮮健康”;


  • 情侶結伴同行的,會講“帥哥美女,情侶套餐來一份”;


  • 年紀大一點的女顧客,會喊“紅豆奶茶, 甜甜蜜蜜呀”“快來一杯水果茶,好心情一整天”;


  • 人流量特別大的時候,喊“老闆不在、虧本大甩賣,全場特價、買一送一”等等。


一旦等到顧客進店後,就需要收銀夥伴發揮推薦功能。


麥當勞、肯德基有這樣4個經典話術,簡單直接進行快推式產品營銷:


  • 您是否要加一包薯條,這樣可以湊成一個套餐,節省2元?(實際上多消費5元)


  • 您要不要加3元把可樂換成大杯,可以多一半哦?


  • 您要不要加10元買個玩具給小朋友呢?


  • 結賬前總要問一句:“您還需要點什麼?”


所以,能追求細節的地方有很多,做到細緻入微也就能提升隱性銷量。


打造“熱賣氛圍”的目的,就是讓門店自己會說話、能拉客,與消費者快速溝通,並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把門店做成展示架,生意就不可能會差。


如果把城市比做一個大超市,那一條街就是一排貨架,每一家店就是貨架上的一個物品。門店要做的,就是對這個物品進行包裝設計,要化妝、要擺pose,要比別家驚豔,更要讓走近的顧客感受到與眾不同。


做整條街最亮的仔”,才能成為整條街最賺錢的店


為什麼有的線下門店,看起來就很掙錢?

(蜜蜂幫幫,你身邊的嚴選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