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你知道一個政客的腦子裡,總是在想著些什麼東西嗎?你通曉一個合格的國際政客,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普通人差距在哪裡嗎?國際政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有的人鑽研一生都找不到政治思維的門路,而有的人天生就對政治極為敏感,他們無師自通,讀懂國際政治和博弈政治論的深刻體會。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在政治界,對政治的掌握,一切都得靠自己的領悟,獲取最深層次的政治經驗;本文將從國際政客的角度,為大家分析國際政治中,存在的博弈論和制裁論到底爭的是什麼?

國際政客的影響力,以國家實力為基礎

我們首先得明白,國際政客是什麼群體,其實國際政客和普通政客是有些差異,他們往往是一個個大國政治界著名的人物,他們通曉國際外交手段,明瞭國際博弈以及大國制裁手段。其中,美國曆屆總統就是典型的國際政客,他們不僅把政治掌控放在本國政治鬥爭中,並且還時常介入國際政治鬥爭中。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然而,世界一些發展中小國的元首,他們就完全算不上是一個國際政客,原因就是本國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足以讓該國元首有資格干涉國際事務,因此國際政客的定義就是依靠本國的國際影響力,能夠擁有干涉國際事務能力的國家元首集體。

打比方,海地共和國的元首,他算是一個國際政客嗎?不算,因為他的權限只能夠在國際上維護本國的利益,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能力去影響國際事務。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愈強大(特別是軍事實力),那麼,這個國家所擁有的手段就越多,他們國家的元首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就越重,國家的影響力就越大。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可以說,國家給這些國際政客提供了博弈的舞臺,發言的平臺,具體如何發聲?全在該政客的政治思維中,在有限的實力下,如何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這考驗著一個政客的能力。一個優秀的國際政客,他也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但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國際政客,因為國際政客往往是要在紛爭不斷的國際爭論中為本國謀取最大化的利益。

國際政治思維:博弈來自於兩個勢均力敵的陣營

博弈論的發展,其實來源於,二戰結束後不久的美蘇冷戰時期,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為了獲取最大化的國際利益,於是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兩股大型政治勢力的彼此鬥爭,既然能夠博弈,說明兩方勢力都是勢均力敵的,所以,博弈論是指兩個旗鼓相當的國家,或者說是一個世界大國和另一個即將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進行的政治博弈。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在冷戰期間,美蘇博弈就涉及到政治、軍事和經濟的方方面面,其中政治是領銜兩個大國博弈的重要核心。蘇聯領銜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與美國領銜資本主義陣營國家進行政治鬥爭,先是在朝鮮半島對峙戰爭後,進而又形成了華沙協約勢力國家與北大西洋公約國家聯盟兩大國際政治勢力對抗。

要警惕,政治博弈中的文化滲透

那麼,美蘇在冷戰中是如何開展政治博弈?最經典的手段就是文化滲透。文化滲透也是一種政治滲透,北約國家利用資本主義民主、自由的文化,一步步地對華約國家進行滲透,滲透的目的,就是要顛覆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老舊政治勢力。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我們拿烏克蘭來講,烏克蘭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執政黨最初是親俄羅斯的政黨,並且執政黨在烏克蘭已經執政了幾十年,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即使烏克蘭從蘇聯分離出來後,該黨派在烏克蘭國內的影響力也十分巨大,如果從外部入手是很難撼動烏克蘭鐵壁式的政治局勢。

但是北約國家利用什麼方式來顛覆烏克蘭呢?糖衣炮彈,北約勢力國家頻繁給烏克蘭輸送西方文化和思想;例如,西歐國家國民過著怎樣的衣食無憂的生活,拿著高薪、到處度假,住著別墅、開著豪車,喝著香檳,吃著牛肉;並且西歐社會是廉潔的,公正的,自由的,人人都有上升途徑,有美好的未來。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試想,一窮二白的烏克蘭人民,聽到這些會怎麼想,他們每天都嚼著硬邦邦的黑麵包,吃著麵糊糊,忽然有一天,一個人告訴你西方的東西可美味了,而且還吃不完,在生理的驅動下,烏克蘭人民會嚮往西方式生活,於是這就給西方勢力的政治滲透提供了發展沃土。

在東歐國家,一瓶可口可樂都能夠成為烏克蘭青年眼中的世外珍寶,試問烏克蘭政壇再牢不可摧,也敵不過西方的糖衣炮彈,畢竟,烏克蘭一直解決不了人民溫飽問題,於是當烏克蘭橙色(和平非暴力)革命一爆發後,尤先科立馬就得到了民眾的擁護,這就是西方文化滲透的厲害之處。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所以,大國博弈往往是通過一些小細節、小文化、小思想、小觀念的根植,醞釀和發展,最後對另一個大國進行全面思想滲透,換句話說,大國博弈就是通過攪亂對方國家政治而達到顛覆政府的目的。

國際博弈:國際政治與軍備競賽

博弈論,還體現在政治軍事發展,蘇聯是怎麼被搞解體的?軍備競賽!美蘇爭霸,迫使蘇聯走向軍備競賽的道路,而軍備競賽讓蘇聯出現軍事重工業發達,而輕工業發展薄弱的畸形發展狀態,而輕工業大多都是事關於國計民生領域的,進而導致經濟體系崩潰,老百姓生活水平陷入困境,可以說軍備競賽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第一元兇。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那麼,美國是如何通過軍備競賽的模式而整垮蘇聯?國際政治!從古代到現代,軍事其實一直都是政治的附庸,一場戰爭的爆發和結束,背後都蘊含著政治的博弈。美國各方滲透蘇聯都達不到太大的效果,於是,美國直接利用發展軍事的手段迫使蘇聯也跟著大力發展軍事。

那麼蘇聯有沒有可能不跟隨美國的腳步?答案也很明確,不可能,蘇聯最為倚仗的就是他們強大的軍事武裝,如果蘇聯在軍事方面被美國壓制,那麼蘇聯將失去政治上的依仗。蘇聯的國際政治影響力就靠著軍事支撐著,如果沒有強大軍事力量進行支撐,蘇聯頂多就算一個大號的英國。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隨著美蘇軍備競賽的白熱化進行,最終蘇聯因為過於龐大的軍事武裝而被拖垮;這就是大國博弈背後的國際政治思維,用自己的長處來打擊對方的短處,美國的長處就是資源豐富、科技強大、經濟富足,而蘇聯就只有地盤大,其他方面根本比不上美國。

國際政治思維:制裁論

什麼是制裁論?就是一個國家利用自己的國際政治影響力,來號召其他國家一同制裁某國,這也是美國慣用的伎倆。美國最常用的制裁手段就是政治制裁、經濟制裁和民主制裁

政治制裁就是利用敵國政黨之間的矛盾,通過挑撥離間的方式,引發該國陷入嚴重的黨爭,還有一種,就是直接扶持該國某一政黨,利用該黨來打擊該國的執政黨,這就是美國的政治制裁手段,東歐的顏色(和平非暴力)革命,與美國的政治制裁不無關係。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而經濟制裁就花樣更多,石油制裁(貿易制裁)、貨幣制裁、金融制裁、軍事制裁等等,石油制裁這是美國和中東一些國家特有的手段,利用石油的進出口和價格浮動的方式來對一個國家造成資源打擊,石油制裁。

而貨幣制裁就是直接利用貨幣戰爭的形式,破壞一個國家的貨幣結構,而金融制裁就直接用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歐元的特異性直接打擊該國的貨幣匯率,並且通過金融攻擊來做空該國的金融市場。

最後的軍事制裁也很簡單,包括取消軍事援助,暫停軍事技術交流,限制武器進出口,也就是利用多種藉口要求其他武器販賣大國,拒絕販賣給該國武器裝備。

國際政客有哪些手段?那些計謀,早在2000年前,老祖宗就用過

這就是制裁論,而如今的世界,美國的制裁可以說是許多國家的夢魘,因為美國的制裁往往都是多管齊下,他們不會只從一個方面進行制裁,而是會通過多種方式一同制裁,所以在國際制裁政治手段上,美國是如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制裁國。

結尾

看完了這麼多,對國際政客思維是不是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那些理念和思維,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運用的爐火純青了,這就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美國在前幾種方法不湊效後,於是伊拉克戰爭就爆發了。

雖然說,國際政客思維都是以本國實力為基礎,以本國利益為至上,但是發展到目前為止,世界已經由單極向多極方向發展,還是有不少的國際政客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扶持落後的國家,以及呼籲各國節能減排以及保護環境上。這種思維的轉變也使得國際對這群人也有新的看法,不管之前做的是對是錯,至少在解決國際問題上,國際政客們還是為人類做出了不少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