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帶你更好的瞭解中醫文化和中醫功效

愛生活 愛研究 愛分享


我是王時珍

“時珍說藥”正在更新

藥食同源,多研究,變思維增常識

願每個家庭都有個健康調理小能手



大家好,我是王時珍。

自從開始寫“時珍說藥”,小王陸陸續續寫了幾十味常見的中藥材了,大部分都是咱普通人日常理療、養生能上手用的。

在跟大家一起學習、分享的過程裡,我也對中藥、中醫養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很多人說中醫是個挺玄學的東西,什麼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五運六氣……他們覺得透露著不可信的“玄乎”。

這篇文章帶你更好的瞭解中醫文化和中醫功效

誠然,對中醫基礎理論影響較大的哲學思想有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等,但跟玄學的“形而上”還是有區別的,到是跟易經有同源,只是把五行規律和原理從應用社會變成應用到人身上了。


易經在我國古代文化裡一直佔據重要地位,是儒學的首經,科舉也得考,中國在公元前5年到公元1430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前,都是世界上最牛的國家,說明易經系統直接或間接指導社會運行是有很大作用的。

這篇文章帶你更好的瞭解中醫文化和中醫功效

藥王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

中醫文化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好懂,有易經的基因。


有真水平又有仁心仁術,會認為中醫文化是真能救世利民的大學問,沒真本事那就一顆老鼠屎搞臭一鍋粥,不可信的是某些中醫人。

有了以上的基本認識,小王今天再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有哪些“模式”性思路,去學習每一味中藥材的功效,為啥它會有這個功效。


用意象類比來理解藥材的功效


啥叫意象類比?

簡單來說,就是聯想、比喻、象徵、歸類、發散思路去聯繫。

小王給你舉個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一杯水裡,質地重的東西會沉下去,質地輕的東西會浮上來,所以,我們日常裡你看上去質地重的中藥一般都有“下行沉降”的作用,比如礦物類的藥材;質地輕的中藥有“上行升浮”的作用,比如植物類藥材。

有些植物類藥材質重,比如決明子,它就也能治便秘這種人體下部疾病。

同樣是植物類藥材,根類的中藥大多有滋補的作用,像丹參、當歸、何首烏、牛膝等等,更多治療人體下部疾病,因為,根是根植大地,幫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所以滋補。

這篇文章帶你更好的瞭解中醫文化和中醫功效

但你看植物的莖和枝,是輸送營養和水分的,是“疏通”作用,像麻黃、桂枝、海風藤、通草等這些中藥,它們還能治療人體軀幹和上肢部位的病。


而葉子是植物的呼吸器官,在中醫上肺主呼吸,所以,類比聯想,葉子類的中藥大多能幫助肺部排濁——葉子質地輕的擅長排上部之濁,質地重的擅長排下部之濁,不輕不重的,上下皆排。像桑葉、枇杷葉質地比較輕,常用做治療胸悶咳喘;而艾葉這類質地重,就還能通下,利便;側柏葉質地不輕不重,既治咳喘,又能治大小便不利。


根據四氣五味理解中藥功效


中藥很注重“升降浮沉”,功效不僅取決於質地的輕重,還取決於四氣五味、炮製方法、配伍等等。


我們普通人學點中醫知識,最直接的先了解四氣五味與藥效的聯繫,應付日常養生就夠用了。那啥是「四氣五味」呢?

四氣指的是中藥的寒、涼、溫、熱四種特性;而五味就是藥的味道,有辛、甘、酸、苦、鹹。


我們都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之理,

那根據藥材在什麼時間採集,也可以大體知道這個藥都能幹什麼用:

春天是生長升發的季節,採收的藥材多溫性,多入肝;

夏季炎熱,作物旺盛,此時的藥材性熱,多強壯的作用,可入心;

秋天燥熱,收穫的東西可抗燥熱,藥材多是性涼,滋補入肺;

冬天大地封藏,這個時候收穫的藥材性寒,多有收斂的功效,可入腎。

這篇文章帶你更好的瞭解中醫文化和中醫功效

說到五味,常見的理解是入口知味,入口是酸是苦,那味道就是這個了。

五種味道有各自的作用,《內經》記載分別是“辛散、甘緩、酸收、苦堅、鹹軟”。


那對應到中藥功效,怎麼理解這個呢?

1、味辛的藥材一般都有發散宣發的功效,比如辣椒,是辛辣的吧?它能讓我們出一頭汗,這就是發散。辛主肺,跟肺有關的疾病,就都能靠了。

2、甘主脾,脾主運化。“甘緩”就是說,甘甜的東西一般都能運化生津,補血恢復,像大棗這種,都是這類。

3、“酸收”是說酸味的藥材能收斂固澀,止汗止血止咳、治洩瀉、調氣這類都算“收”。酸主肝。

4、苦主心,心連接著血脈,“苦堅”,所以苦味的中藥材一般都能堅強牢固血脈,疏通活血。苦還能燥溼。

5、再說鹹,日常把蘿蔔上撒點鹽,醃製片刻,蘿蔔就會變軟。這就是“鹹軟”的作用。鹹味的藥材能軟化,它一般幫助的是腎,腎的功能是納氣和藏精。

這篇文章帶你更好的瞭解中醫文化和中醫功效

《本草綱目》裡說“酸鹹無升,甘辛無降,寒無浮,熱無沉”。

這句充分概括了這樣一個意思——味辛甘、性溫熱的中藥一般都有“升浮”的功效,像桂枝、黃芪,都能治療人上部和體表疾病;而味道苦酸鹹、性寒涼的中藥大多是“沉降”作用,像大黃、芒硝等,多治療人體下部和體內疾病,像腸胃脹滿之類的。


總的來說,理解中藥的功效以及來源,說複雜也不復雜。

複雜在我們不能單看質地沉降和四氣五味——畢竟,我們都是學馬克思哲學長大的,看事情要全面、要綜合各方來辯證——但中醫思維又是能尋跡可考的,規律滿多的,讓我們得以對這個龐大的系統慢慢消化。


希望我們對自身的健康、對生活有更多的思路去思考和麵對,而不是侷限在一個“系統”。

這也是馬克思哲學教會我們的。


我們明天見。

圖片來源:網絡


「往期推薦」

秋季宜吃 山藥,吃點平價“小人參”健脾補肺

參考文獻

【1】李時珍著,黃志傑、胡永年編,《本草綱目類編 本草綱目中藥學》

【2】《三個月學懂中醫》《內經》

【3】中華中醫藥學會遍,《本草綱目(中)新校注本·第三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