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擺鴻門宴,活埋汪壽華,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作者:蘇區放牛娃

眾所周知,作為青幫三巨頭之一的杜月笙,當年在上海非常有勢力,可以說是呼風喚雨。1949年解放上海的時候,杜月笙本來在上海根基穩固,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卻舉家搬遷,離開了上海前往港島,至死不敢回大陸,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杜月笙殺害了一個名叫汪壽華的人。那麼,汪壽華究竟是什麼人,杜月笙為什麼要殺害他?

杜月笙擺鴻門宴,活埋汪壽華,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青幫三大亨

汪壽華,1901年出生於浙江諸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晚清的一個秀才,非常重視教育。在父親的教育下,汪壽華從小就開始讀書識字,為他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後來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接受了進步思想。1923年,汪壽華加入組織,成為上海區委軍事特委成員,先後多次組織進步活動,指揮了工人起義,是五卅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牽頭人之一。

杜月笙擺鴻門宴,活埋汪壽華,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汪壽華

杜月笙為人圓滑,八面玲瓏,非常注重處理和各方的關係。早期,他並沒有什麼鮮明的立場,甚至還曾經協助我方開展了一些活動,為此,在上海負責工運的汪壽華經常和杜月笙打交道,兩人非常熟悉,按江湖輩分來說,汪壽華算是杜月笙的師叔。

1927年3月21日,汪壽華組織上海工人起義並取得勝利。此後,工運發展迅猛,據統計,加入總工會的工會多達500餘個,會員有80多萬人,工人糾察隊員2700多個人,擁有步槍4000多支,機槍20多挺。蔣氏看到上海工會實力壯大,非常緊張,很想除掉汪壽華,但自己又不便出面,思來想去,決定讓杜月笙殺害汪壽華。這個青幫頭子,也想通過幫助蔣氏除掉汪壽華撈取資本,兩人一拍即合。

杜月笙擺鴻門宴,活埋汪壽華,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上海工人糾察隊

1927年4月11日,經過精心準備,杜月笙在家裡擺下“鴻門宴”,邀汪壽華到家裡吃晚飯。在當時緊張的局勢下,這個飯局顯得有些詭異,汪壽華及時向組織作了彙報,上海負責人羅亦農提出,為安全起見最好不要去。但汪壽華堅持要去赴宴,他覺得這樣可以更好地摸清楚對方的底細,揭露其陰謀,更好地團結工人。

出於安全考慮,組織委派李泊之陪汪壽華一同前往。兩人即將抵達杜月笙的家中的時候,汪壽華要李泊之下車,在杜月笙住處附近等他,一旦他2個小時後沒有出來的話,就說明發生了意外,要他迅速報告組織。

杜月笙擺鴻門宴,活埋汪壽華,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我軍開進大上海

汪壽華進入杜月笙家,被杜月笙的打手芮慶榮、高鑫寶、馬祥生、葉焯山等人團團圍住,用棍棒打昏。杜月笙聽到慘叫,大聲喊道:“不要在我家裡把他做掉,否則以後沒人來我家做客,把他活埋了!”

幾個打手就把打昏了的汪壽華裝入麻袋,殘忍地埋到了滬西楓林橋,汪壽華犧牲,年僅26歲。

第二天,將氏發動了“四·一二”事變,80多萬人的上海工會變得群龍無首,幾千名工人被殺,上海血流成河,杜月笙為此得到蔣氏的獎賞,被封為少將參議。

杜月笙擺鴻門宴,活埋汪壽華,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上海市民載歌載舞,慶祝解放

解放上海前夕,蔣氏曾邀杜月笙前往臺島,有關方面也曾通過秘密渠道和杜月笙見面,提出會對他寬大處理,希望他留在上海。

杜月笙既沒去臺島,也沒有留在上海,而是帶領一家老小搬至港島。杜月笙患有哮喘病,非常不適合島上潮溼的環境,但杜月笙自知罪孽深重,最終沒有離開港島半步,一直到去世。

上海解放前,殺害汪壽華的兇手芮慶榮、高鑫寶已死,馬祥生、葉焯山因為不捨得放棄上海的產業和財物,帶著僥倖的心理留在了上海。1950年年末,上海市民在楓林橋附近挖到了汪壽華的遺骸。不久,馬祥生、葉焯山被捕並被公審,馬祥生、葉焯山被判死刑,並在楓林橋汪壽華被殺害的地點被槍斃。

杜月笙在港島通過報紙得知馬祥生、葉焯山被捕後槍決的消息,心理壓力非常大,不久就得了重病,1951年8月16日死亡。死前,他的願望是葬在上海,但未能如願。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