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作品連展(十一)

童眼觀生態|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作品連展(十一)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深入開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2019年聯合開展了 “童眼觀生態"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作品徵集活動,共有10萬餘名青少年參加,徵集到各地推薦的2萬份徵文、繪畫、攝影、攝像作品參與評選……

【繪畫作品】

北京市通州區貢院小學 葛暢

童眼觀生態|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作品連展(十一)

葛暢

【徵文作品】

愛護森林 從我做起–秦嶺生態保護活動探索
營頭中學生態環保社團 陝西省 寶雞市 眉縣營頭鎮初級中學

一、活動背景
營頭中學生態環保志願者在進行校園周邊生態環境調查時發現,銅峪、新河、紅河、大理幾個村,沿河及四荒地長的楊樹、槐樹砍伐破壞比較嚴重,河床、路邊的綠化帶遭到破壞;紅河、大理河、銅峪河水質受到汙染,基本處於混濁狀態,部分河床裸露,河中生物已瀕臨滅絕;河岸、河床中塑料袋、紙屑和粉塵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汙染”,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沿路田地空氣農藥刺鼻,開礦的幾十處礦點,植被蕩然無存,山體滑坡時有發生,對周邊村民群眾生產生活影響嚴重。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使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給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營頭中學地處國家AAAA級景區紅河谷門戶地段,距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蒿坪森林體驗基地僅五公里。學校充分利用當地生態環境教育資源,與紅河谷管委會和蒿坪森林體驗基地攜手,開展了以“愛護森林,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環保意識、維護生態平衡意識、珍愛生命意識得到了強化。學校將這一活動通過家校共建網絡平臺擴展到紅河區域的千家萬戶,得到了廣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和好評。同時,村民也受到自己孩子的影響和教育,注重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珍愛生命,共建幸福美好的綠色家園。


二、活動目的
(一)迴歸自然,探尋森林奧秘,領略太白山獨特、神奇的瑰麗風光,讓封閉的思想打開,讓浮躁的心靈安靜,讓生命和智慧在大自然中鮮活起來。
(二)通過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使學生深刻地體驗水清、山綠、天藍的良性生態環境,啟迪學生更自覺、更投入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和環境保護活動。
(三)通過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大家生活在小康路上更快樂、更文明、更幸福。
三、活動過程
(一)選擇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地點
學校選擇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蒿坪森林體驗基地為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地點。太白山是秦嶺生物多樣性的一個縮影,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樣性天然“基因庫”。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素有“天然動植物園”“地質博物館”“活的教科書”之稱,其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無可替代。習近平總書記曾視察時強調,“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諸多功能。這樣的自然生態美景,誰都不能破壞。”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蒿坪森林體驗基地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題,以大自然為課堂,以互動體驗為主導,以感知森林為目的,集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森林教育場所,很適合對中學生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教育。

(二)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的組織
學校組織師生生態環保志願者150餘名,並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與,統一乘坐學校僱傭的公共車輛,平均分組,由各組帶隊老師負責每位學生的安全及活動過程,6月13日,在蒿坪森林體驗基地引導員的帶領下走進森林,進行了一場別樣的“愛護森林,從我做起”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
(三)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過程
1.運用“自然名”進行溝通交流
在輔導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都給自己分別起了個容易溝通交流的“自然名”,“小丑魚”“綠竹”“小鹿”“五味子”“灰狼”“兔子”“藍天”“紅楓”等等各種各樣的自然名一應俱全,大家一起編排著遊戲,拉近了師生以及和大自然之間的距離,很快就自然和諧,溝通交流,其樂融融。
2.蒿坪站科普教育中心研學活動體驗
(1)參觀森林植物科普展
參觀森林植物科普展,瞭解植物的基本知識和太白山保護區珍稀植物;數樹樁年輪,判斷樹木年齡,並辨別樹木生長方向,讓學生了解森林的神奇博大。
(2)參觀森林垂直帶譜圖片展
瞭解太白山保護區垂直帶譜景觀,不同高度森林群落特點;體會不同海拔高度氣候特徵與植物分佈的關係,不同森林群落內野生動物分佈特點。

(3)觀察中草藥標本
識別中草藥及功能,瞭解到中藥材大部分來源於植物,太白山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有中草藥800餘種,素有“太白山中無閒草”之說,享有“世界藥用植物寶庫”“中草藥王國”之美譽。
(4)進入多功能廳
在多媒體上觀看圖文並茂的太白山,整體瞭解太白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瞭解太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生態環保教育、勘察科技的具體情況;培養學生感知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境界。
(5)生境小樣方調查
學習如何選取生態監測點位,根據一致性、同質性、代表性的原則,在每個生態監測點位附近,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設置調查小樣方(1m×1m),調查不同樣方的生境和特徵,每個樣方內植物的種類、種名、高度、株(叢)數、總蓋度及生物量變化。初步學習掌握生物量的計測方法,喬木林地鬱閉度及灌木、草地蓋度監測方法。
3.森林生態體驗研學活動
(1)娛樂玩平衡遊戲
通過玩平衡遊戲,瞭解玩平衡活動的目的,感受娛樂玩平衡遊戲其中的道理,聯繫生態失衡後的自然災害,談保護生態平衡的必要性和感受,明白人類的發展需要生態平衡,如果人類失去了生態平衡,必然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

(2)植物物種辨認及苔蘚觀察活動
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形態特徵辨認植物。觀察記錄苔蘚植物生活環境、植株高度,與草本植物進行區別比較,並認識到苔蘚是重要的環境汙染程度指示植物。
(3)參觀水土保持演示實驗活動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演示兩種植被在雨中的不同狀況,探討形成兩種鮮明對比狀況的原因,與學生交流在實踐活動中調查植被破壞後泥石流、滑坡的自然現象,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4)在嬉水區學生與水交流談心創意活動
學生進入平緩、清澈的水中觀察水中生物;與水交流思想,感受水對自己說了些什麼,自己對水說了些什麼;聯繫綜合實踐活動《對母親河水質汙染調查》時所見所聞進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與輔導老師交流互動,對比得出這裡的水最清,最甜。
(5)合作完成汙水過濾實驗
同學們在輔導老師的引導下,用事先準備的漏斗和濾紙,兩人一組,合作做起了小實驗,瞭解汙水過濾後變為清水的過程,並明白了其中的科學原理。
(6)休閒活動區創意展示活動

進入休閒創意區自由活動,輔導老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開展創意活動,評選有創意的作品,並對學生作品進行交流、評價。
(7)百合谷森林浴場感受負氧離子活動
進入森林浴場進行體驗,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工作人員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深呼吸,讓自己的肺部進行一次徹底地洗浴;引導學生靜心聽森林浴場的聲音,啟發學生在體驗手冊上繪製聲音地圖;引導解釋負氧離子的作用;讓學生明白森林浴場作為森林醫院,可以休閒療養。
(8)模擬“蝙蝠與飛蛾”自然生態遊戲
一位同學矇住眼睛扮作“蝙蝠”,另一位同學充當“飛蛾”,在其他同學和老師圍的“圈”中,“蝙蝠”喊話時不時的進行著“超聲波定位”,“飛蛾”進行逃避或者可以擾亂“超聲回波”,模擬著生物之間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和逃避的策略。
(9)自發撿拾垃圾,爭做“環保小衛士”
同學們在隊長的帶領下,自發的認真地撿拾遊客遺留下來的塑料袋、飲料瓶、紙屑、煙盒等垃圾,並將廢品放入自備的塑料袋中,用行動號召大家共同愛護身邊環境,創建美好家園。當問及感受時,學生們說,“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體會到了環衛工人的辛苦,今後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不隨意丟棄廢棄垃圾,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10)“我給自己畫肖像”自然遊戲
在休息區,同學們將一路上採集來的樹葉標本,剪出一個個“眼睛”“嘴巴”“鼻子”“眉毛”“頭髮”,用準備的膠水貼在白紙上,盡情的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組裝成了一個個活潑的“自畫像”,個個“肖像”作品調皮可愛、惟妙惟肖,同學們和輔導老師站在一起,攝影留念,意義非凡。
四、活動效果展示
(一)交流活動感受
學生在活動中看到了滿眼的綠,蔚藍如洗的天,清澈明淨的水及水中的魚遊蝦戲,感受空氣的清新,欣賞林中鳥兒的穿梭,聆聽歡快悅耳的鳥鳴……學生在這裡感悟到了生態美和環境美,明白了只有保護好環境,才能使生態平衡,生命才能展現美麗,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展。學生必須關愛周圍的生命,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和珍愛生命意識,學生進一步團結互助、友好相處,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研學活動學生感受交流見附件1)
(二)研學活動部分繪畫展示;(見附件2)
(三)研學活動部分創意畫展示;(見附件3)
(四)研學活動部分樹葉選型、組畫展示; (見附件4)
(五)研學活動部分攝影作品展示。(見附件5)

五、活動總結
(一)全面瞭解秦嶺太白山,知道太白山的美麗富饒和豐富多彩,是一座天然的寶庫;
(二)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感受到一種毫不掩飾、毫不刻意的大自然的真實美;
(三)真正看到了綠山、清水、藍天交相輝映、天工巧成的自然畫卷;
(四)真正感受到了保護生態、保護物種、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珍愛生命的重要性;
(五)喚醒、激發、增強了環保意識和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改變了“要我保護”為“我要保護”的觀念,堅定信心,自覺成為生態環保志願者。
六、活動建議
(一)建立綜合環境生態教育體系,把政府、學校、科研單位結合起來,定期聘請專家進校宣講生態教育、環境教育、生命教育,使生態教育、環境教育、生命教育生動化、系列化、多樣化。
(二)設計秦嶺生態保護教育主題班會,嘗試在中學生物學科教學中增設生態文明教育內容,充分利用班級管理和學科特點扎實地開展環境保護、生態文明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教育的認識,樹立節約資源、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並付諸於行動。

(三)希望學校開展的秦嶺生態保護研學活動能在其他各個兄弟學校大範圍推廣,讓更多學生都能去森林體驗基地去體驗那裡的生態美、環境美,激發和提高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並帶動自己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共同參與到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為建設幸福美好的綠色家園而不懈努力。
(信息來源:中國青少年廣播影視網 編輯 王強)

童眼觀生態|全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體驗作品連展(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