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問答之道德經

問: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

答:道,在哲學上,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道,倫理上,是老子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道,政治上,是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的主張。


道,是不可言說的東西,說出來的就不叫道了!


所以才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萬物之始.


所以才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也就是說,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


道,是做減法的方法論。


所以才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說,求學的人,其情慾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慾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道,是低調的藝術。

所以才有,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也就是說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於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衝突;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道,是謙虛不爭的態度.


所以才有,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jī)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也就是說,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道,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轉化過程.

所以才有,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也就是說,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所以說,


道,乃萬事萬物的規律,玄之又玄,想說透這個東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搞清楚,那就去好好讀一讀道德經吧!

國學問答之道德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