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讀完的高效學習方法論

這篇文章就是分享我個人總結的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論。

01

不要做勤奮的懶人

首先,我想要說一下讀書與學習的關係。

我們學習的手段有很多種,例如我們可以去參加培訓,如今各行各業都會有大量的培訓課程,線上線下都有,我們可以去選擇高質量的課程去學習。我們也可以申請一些商學院去上課。還有,其中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就是你要學習領域內的專家手把手教你,對不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學習手段要根據我們的學習目標來制定。這和帶兵打仗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你的作戰目標是準備和敵軍來一次大決戰,那麼你就學習項羽,破釜沉舟,把鍋碗瓢盆全砸了,帶上全部軍隊,全部武器和敵軍一決雌雄。如果你的作戰目標是執行特別任務,那麼你只需要派上特種兵部隊就可以了,是不是?

但是以上提到的種種學習方式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成本比較高,負擔不起。而通過讀書來學習對於我們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性價比最高,門檻最低的一種學習方式。

5分鐘讀完的高效學習方法論

02

選書的目標導向原則

接下來,我的分享內容更多與讀書 相關,首先讀書之前要選書。

選書就要選行業內領軍人物的書!

為什麼說要目標導向式的選書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那不是很危險嗎?面對知識的汪洋大海,不要迷茫,我們要去劃定自己的學習範圍,去學習當下最需要學習的那些領域的知識。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朋友說自己很迷茫。其實,迷茫的根本原因在於對社會的認知 和 自己的認知很少。就如同你走進了一片茫茫大霧的大森林,你看不到森林裡有什麼,不知道自己往哪裡去?所以要解決迷茫的問題就要多學習,瞭解這個社會,多多實習,在實踐中尋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

如果是你目前有求職,職業選擇相關的困惑,你就多去找幾本求職類的書籍來讀,比如《這些道理沒有人告訴過你》《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等,多去找幾份實習做做,向與自己專業,職業相關領域內的前輩請教。

如果你現在想要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和知識結構方面的提升,那麼目前最好不要總是讀文學類書籍,你最需要的是多讀社科普智類書籍,多讀商業財經類書籍。文學書,任何時候讀都不晚。

如果人際交往有困惑,你就讀讀人際交往領域最經典的一本書《人性的弱點》。

比如我本人目前的求職意向是互聯網公司的運營崗位,我目前的閱讀範圍就是互聯網,運營幹貨,營銷思維,產品文案、銷售型文案,數據分析等相關的書籍。

5分鐘讀完的高效學習方法論

03

讀書的多元角度

首先,好書永遠不要只讀一遍!原因很簡單,因為書的內容不會變,你會變。隨著你的人生經驗,知識儲備的增加,你看待問題的高度和角度就會變了。比如大二時,我讀了社會心理學《影響力》這本書,我最近三年每年都會重讀一遍,溫故而知新,每讀一遍我都會有新的收穫和發現。

多角度讀書的第一個維度是:蘇軾專一目的讀書法。

蘇軾認為讀書應該採用專一目的、反覆閱讀的模式。

比如,帶目的a讀第一遍;帶目的b讀第二遍;帶目的c讀第三遍;帶目的d讀第四遍……蘇軾讀《漢書》的過程是: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漢書》已被他徹底讀爛。

我在讀《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這本書時,就是這樣做的。我會從文案的角度去讀這本書,思考Slogan的寫作套路,及挑選出書中的超級話語反覆琢磨。我會從營銷的角度去讀這本書,思考營銷傳播成本,思考有哪些營銷策略,營銷戰略。

就像你不可能同時做到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一樣。

閱讀時,讀者的潛意識只會指向一個方面,就像打開一道門,不能使所有知識一併湧入,讀一遍書只是獲取了意識指向方面的信息。

多角度讀書的第二個維度是:分別從第三方人稱(旁觀者)的角度去讀書,和從第一人稱(即作者)的角度去讀書。

第三人稱,從你的角度,你的邏輯,你的經驗,你的背景去讀書。從第一人稱,根據你對作者的瞭解,作者人生經驗的侷限性及獨特性,從作者的角度想ta的觀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論?

為什麼說多角度的去讀書?舉一個建築的例子。同樣是一座建築,你從它的正面去看,會看到一種輪廓。當你進入建築內部去看,你又會看到更多的輪廓。當一名歷史學家向你講解完這棟建築的歷史,給你講同一歷史時期其他建築的風格之後,你又會對這座建築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5分鐘讀完的高效學習方法論

04

記筆記的方法

第一部分概念先行。概念是認知世界的基石。

天地之初,一片混沌,就是因為沒有命名。有了名字,才有了萬事萬物。同樣的,每一個知識點,道理都需要名字,概念就是名字。

回憶一下,我們中學數理化課本里 一個公式,一個定理,一個定律,最終都是命名成一個概念,例如“勾股定理”“牛頓第一定律”等。

概念本來就是人們用來溝通的工具和語言。

比如,兩個數學家在討論幾何問題,一個數學家在說:根據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第三個邊的平方,得出這個斜邊是5.這樣豈不是很浪費時間。不如直接說:根據勾股定理,斜邊是5。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不是瞬間提高了嗎?

比如,我一次在《影響力》這本書看到“認知對比”這個概念時,很震驚!就把這個概念記在筆記本上了:知覺對比。並簡單的寫下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人是一個及其善於比較,對比的動物。

5分鐘讀完的高效學習方法論

第二部分舉一反五。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

舉一反五的意思是我至少要找出關於這一個概念的五個使用例子出來,原則上是越多越好。每次我看到一個有價值的概念或知識點,我都要去思考有什麼樣的例子來解釋這個概念,有什麼樣的現象能夠被這個理論解釋。也就是說 從多個角度舉出大量的例子,幫助我們去理解這個概念。從記憶學的角度看,你能找到越多的例子,你就會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越深刻!

對於,知覺對比 這個概念。我會去思考和尋找有哪些例子呢?

第一個角度是視覺方面的應用。

電視廣告,及各種網絡上的賣減肥藥,各種祛斑,美白等商家都會用一個成交率非常高的營銷策略就是:用客戶使用過產品前後的對比圖!另外,只要你細細觀察,在各種影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知覺對比”技巧的應用。

第二個角度看電商網站上的價格對比。

你在淘寶購物很常見的,原價199,現價99元.....還有價值和價格的對比,在培訓界很常見,“大師”們總會把一個產品塑造的價值很大,最後以遠低於價值的價格出售。

第三個角度看:那些經典的廣告文案有哪些運用對比技巧呢?

李書福:在沃爾沃汽車裡,關上車門是北歐,打開車門是北京。

第四個角度看:那些人們口口相傳的語言有哪些用了“知覺對比”這個技巧呢?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顏值天註定,身材靠打拼

我揮劍只有一次,磨劍卻用了十年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戴爾卡耐基說:一個人如果真誠的關心別人,在兩個月時間裡所交的朋友,要比等著讓別人對你發生興趣,在兩年時間裡能交的朋友還多。

喬布斯為了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能夠加入蘋果,說出了那段著名的話,這極具煽動性的語言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著我們改變世界!"

第五個角度看電商網站上的價格對比。

第三部分 知行合一。 構思這個概念對我有什麼用?

當我找到了大量的案例去解釋這個概念之後,對這個知識點就已經基本理解透徹了。然後,我會去構思這個概念對我有什麼用?這個知識點會如何改變我的行為?

比如,李笑來老師的知乎live課程標題:《1小時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操作系統》中,將“1小時”和“終身受用” 作對比,這個標題是不是很吸引人?

那麼,我就可以模仿這個標題中的對比技巧創作標題了:《互聯網創業180天從0到年收入10萬》。

另外,在學生時代,如果有同學丟了幾百塊錢,或者在網上兼職被騙幾百塊錢,內心一定很沮喪。我們就可以運用對比的技巧安慰他:雖然在學生時代看起來,幾百塊錢比較多。但是,當你多年後,工作的時候,幾百塊對於你來說不過是幾天甚至是一天的工資而已!沒必要為了幾百塊錢而沮喪、懊惱,浪費自己更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時間!

這裡,將現在的幾百塊 和 幾年後的薪水做對比,看起來就不值一提了,是不是?

5分鐘讀完的高效學習方法論

另外,我會記下自己的行動記錄,這些行動記錄會激勵你,讓你更加自信,更加相信:知識就是力量!我還會記下你因為這個概念的啟發,即將採取行動的計劃。並且儘快的強迫自己去採取行動。

因為人性就是:你越拖延,你採取行動的可能性就越低了。

第四部分刻意練習。成為專家的必經之路。

隨著暢銷書《異類》的流行,“練習一萬小時成專家”這個口號現在是盡人皆知。也許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已經達成共識,那就是所有頂級高手都是練出來的。

讀書不如練書。刻意練書,立刻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