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曾經來到天津,並參加過旅行團的朋友一定對天津的“瓷房子”有深刻印象,那是一座全身貼滿瓷片的法式小洋樓。它與周圍的其他建築有著很大的區別,也成為一處地標性景點。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人們常說它價值連城、舉世無雙。但在天津的五大道街區,還有一幢小洋樓也是周身以瓷器裝飾,像極了“瓷房子”,那就是曾經有著天津“活鮮博物館”之稱的粵唯鮮,它還有個名字“疙瘩樓”。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一、英國血統的疙瘩樓,其實為意大利設計師抄底報廢磚的產物

疙瘩樓位於天津和平區河北路與睦南道的交口,位置十分醒目。由於來這邊旅遊的多半是外地遊客,也因為天津的瓷房子太過出名,所以外牆裝飾極為相似的“疙瘩樓”,常常被誤認為是“瓷房子”,為此還特意在門前掛出了“聲明”。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同在租界區,但樣貌如此奇特的建築並不多見,所以疙瘩樓也成為五大道的地標建築。早在20世紀初期,當時的“五大道”街區已淪為租借地,疙瘩樓所在的位置原系英商所有,並由意大利設計師鮑乃第主持設計。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當時,天津的一家窯廠主要生產粘土磚和大筒瓦,由於沒有掌握好燒製的火候,導致靠近火源的一面發生融化變形,使得這批次的磚瓦全部報廢。同時期還在意大利工部局工作的保羅.鮑乃第發現這種磚的硬度遠遠高於其他耐火磚。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鮑乃第以極低的價格購入這批本應報廢的疙瘩磚,並親自主持設計,以重複規律性的方式將疙瘩磚“鑲嵌”在樓體外牆上,沒想到以此名聲大噪,並在疙瘩樓出售的時候大賺一筆。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二、天津第一家可以吃的博物館

疙瘩樓,經過歲月流轉時代變遷,前後也更換了幾任住人,最終在1992年以“鮮活”的面孔重新走到世人面前。那一年,疙瘩樓有了新的名字——粵唯鮮。粵唯鮮酒家以經營海鮮出名,主打的就是“鮮活”,又因為地處英租界,用餐環境與其他餐館大不相同而名聲鵲起。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隨後,因為老闆喜好收藏,每每客人進店都會發現粵唯鮮裡多了新物件。小到花盆擺件,大到石桌石凳,再大的物件就放到院子裡,大門前,總之老闆的喜好就是收藏。所以,粵唯鮮成為了名副其實——可以吃的博物館。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三、疙瘩樓與瓷房子的前世今生

由於疙瘩樓的外牆裝修與瓷房子極為相似,很多到五大道旅遊的外地朋友,都會誤認為這裡就是瓷房子。為此疙瘩樓的兩處鐵藝門上還掛了牌子,明示“這裡是疙瘩樓”,並指出去往瓷房子的路徑,想必也是有不少遊客會上前詢問吧。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疙瘩樓與瓷房子在設計上如此接近,也是因為兩所建築的主人是同一人。回看瓷房子的興盛,就不難發現同樣對瓷器元素的喜愛,早在90年代初就可以在粵唯鮮酒家的裝飾上體現出來,也難怪遊客們會傻傻分不清楚。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其實疙瘩樓並不只有貼著瓷片的粵唯鮮這部分,整個聯排的283~295號都屬於疙瘩樓。其中287~289號曾經是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先生的故居;現在的成桂西餐廳也是開在五大道上的第一家高檔西餐,並且是第一家開在“公館”裡的私房菜。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與瓷房子相似,疙瘩樓也是特殊時期的特別饋贈,經過歲月流轉,今天的小洋樓已不是過去的模樣。與瓷房子不同,如今的疙瘩樓已偃旗息鼓,沒有了人頭攢動,經過蛻變後的模樣讓人期待。只是您再次來到這裡一定記得,這裡不是“瓷房子”是“疙瘩樓”。

比天津瓷房子更早出名的小洋樓,常常被認錯,要掛出牌子證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