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我們終究需要

陪伴 我們終究需要

陪伴 我們終究需要

5歲,10歲,20歲,30歲......不管我們是在任何的年紀,我們都逃不過陪伴的羈絆。孩子需要陪伴,父母也需要陪伴,朋友間需要相互成長的陪伴,戀人間需要相愛的陪伴。我們逃不開,避不了。我們在不同的維度和空間裡,有了這份相互的陪伴,我們心裡才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到了一份溫暖,安全,才會走得更加堅定 。陪伴,會像立立字據在我們潛意識下給我們生成了一份榮耀的保險單,我們彼此都不需要表達什麼,甚至只需要站在那裡靜靜地待著,就會很滿足,很知足。我們在各自的陪伴的角色了,不需要任何劇本走勢,飾演者彼此最溫暖的角色者,相互溫暖,相互陪伴,共同見證,這才是大家最渴望的羈絆。

我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又敏感的人,即使早已成年,身邊多了很多的朋友夥伴,但仍逃不過內心最深處的那一點孤獨。我成長在一個雖然不算富足,卻也還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農村家庭中。小時候的我雖然不缺少小夥伴和來自各方的關切的愛,然而還是覺得丟了一些東西。那時候不愛說話,比較封閉自己,不願意敞開心扉去接納任何與我無關的人和事。慢慢地,人開始變得安靜起來,有些時候安靜地讓人可怕。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其實富足的家庭真的不算多,面對一大家子的糊養,所以父母必須接受常年外出的窘迫。長年累月的外出,我們也很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留守兒童中的一員。我的整個童年生活中,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他們幾乎陪伴了我整個前半生的1/3,我們就這樣彼此陪伴了童年時光和他們的老年生活。我生活一個相對比較傳統的家庭里長大,爺爺奶奶雖然沒有多少文化水平,但在“人”的教育上絕對沒有落下。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淳樸的善良的農村人,從小就教導我,做人一定要秉持著善良的心,走到哪裡你都會受到歡迎的。在他們教導和耳濡目染的行動上,我很感激他們,我做到了,我成為了他們心目中希望的樣子。雖然他們現在已經不在世了,但他們對我的陪伴和影響依舊還在。雖然沒有成為世俗眼中的成功,掙到了很多的錢,但我相信我們都是普羅大眾的一顆微小塵埃,都有他殘存的必要性,都在努力地以我們自己的人生方式活著。

常常依然會問到自己,為什麼還是這麼會敏感,甚至於封閉自己呢?依然在找尋答案,依舊無果。或許是童年時期那段日子沒有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亦或是天生自帶這些所謂的特性呢,也未嘗不可。20幾年來,在我有認知意識的情態下,估算了下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裡,零零散散地加起來的時間裡恐怕差不多不到2年的時間吧。初中時期,老爸遠方工作回來,原本一家人太久沒聚在一起,本身是一件值得特備高興的事情,大家都是有說有笑的狀態,然而我對眼前這個男人毫無知覺,不知道他到底是誰,因為他好像從未在我的生命裡出現過一樣。然而當大家告訴我,這是你爸,快加爸爸......我霎時間懵住了,毫無感知力和行動力。隨後而來的則是滿臉尷尬,驚恐,甚至是無緒。在我的意識形態裡,從未出現過這個人,“爸爸”這兩個字僅僅只是代表一種稱呼,毫無情感的詞兒。一直到高中,到大學,心裡一直怨著,這20多年的缺失該如何彌補和化解?直到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工作中了後,我才漸漸明白工作的艱辛,一切都是來的那麼不容易,我的爸媽為了整個家庭的負擔,一直在外打拼著,不得已割捨對我的陪伴,這也不是他們所願意的承受的。要怪就只能怪生活,給了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不同層次的磨礪。一個個當頭棒喝,逼著你向生活不得不做出相應的妥協。但是我始終相信,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都是願意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的。

前段時間我居然忘記了我領導(老媽)的生日,她給我打電話過來說,她覺得好失望,忙的父母生日都顧不得打一通電話.....其實我是忘了,事後給領導發了一封長長的道歉親和生日祝福,所以在我看來他們年紀越來越大了,就盼望子女能夠多給他們打一通電話,報報平安,問候他們一下,這就是他們目前最簡單的一種陪伴。屆時我希望作為子女的我們好好陪伴自己的父母,因為時間不等人,一不小心他們就老了,害怕來不及了。所以時光不老,我們作為子女理應陪你們到老。在我們都有限和有效的時間裡,多陪陪他們,抓緊來得及的時間,護他們一方周全。

我們都需要陪伴,給彼此一個羈絆,彼此護彼此成長,不管彼此是什麼身份,父母也好,子女也好,朋友也好,戀人也罷。當你老了,一路回首,曾經或者一直有個人陪在自己身邊,是一個多麼幸福溫暖的事啊!“陪伴”多美好的詞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