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長河中,曾出現過上百個大小不等的政權。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可圈可點的人和事;每一個時代也都有令人驚豔的奇淫巧技。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現代社會中的很多技藝,都是由古代技術演變而來,亦或是直接借鑑並進行了發展、延續。

所謂“奇淫巧技”,指的是新奇的技藝和作品,出自《書·泰誓下》:“(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說的是商王會製作一些新奇的小玩意,目的就是為了取悅自己的寵妃。“淫”有淫樂之意在這裡是貶義,指的是那些上不了檯面的東西。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孔穎達疏:“奇技謂奇異技能,淫巧謂過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據人身,巧指器物為異耳。”。

實際上在清朝晚期,由於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來自西方的東西,例如,照相機、鐘錶、火車、輪船等,都是所謂的“奇技淫巧”。

但事實證明,這些被清朝人看輕的東西,最後卻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事實上,中國老祖宗的智慧絕對不容忽視,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不僅是科技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而且也對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那麼古人制造過哪些“奇技淫巧”呢?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一、“衣”

“衣”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先秦時“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衣裳”連用泛指衣服。

相傳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衣服,從原始人用樹葉、獸皮禦寒、蔽體,再到養蠶織布人們才開始穿上衣服。

後來隨著生產力逐漸進步,蠶、絲、麻等材質的衣服。西漢直裾素紗襌衣,便可以代表古代服飾文化的高超技藝。

它出土於馬王堆漢墓重量不到一兩,是辛追夫人的隨葬物品。據說後來有人想要模仿,但終究以失敗而告終。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南宋球靴”是世界上最早的皮製足球鞋,鞋面用牛皮製成、鞋底有圓頭鐵釘。鞋面塗以桐油起到防水作用,不禁讓人感嘆其工藝之精湛。

元代畫家趙孟頫的紅衣羅漢圖中,有一個穿著“人字拖”的紅衣羅漢,這不禁令人十分新奇。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二、“食”

中國作為飲食大國在吃的方面,絕對能夠引領世界潮流。1984年三國東吳大將朱然墓中,出現了一個越窯青瓷方格盒

它與我們所用的餐盒近乎一樣;而起源於西周時期的冰鑑,則是古代最早的空調、冰箱,3000多年前古人就能享受空調房的待遇了。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古代擼串神器“東漢釉陶燒烤爐”,它的出現佐證了早在漢代時期,就已開始流行燒烤的食俗了,現收藏於老洛陽飲食文化博物館。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三、“住”

古代建築風格著實令人佩服,人們一般都會就地取材,茅草、原木等都是造房子的材料。由於木材相對於石頭而言更加輕便,古人運用

榫卯結構設計,不用釘子和膠水就能使物體牢固成型。這種古老的建築風格時至今日,還被運用在一些設計上面。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四、“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交通十分落後,人們出行只能依靠車、船、轎、馬等交通工具。或許說出來大家都不相信,我在西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計程車。

它的名字是記裡鼓車,又稱記裡車、大章車,是古代用來記錄車輛行過距離的馬車。它的構造與指南車相似,車有上下兩層每層各有木製機械人。

他們手中拿著木槌並由下層木人負責打鼓,每行一里路就敲鼓一下;而上層機械人則負責敲打鈴鐺,每行十里敲打鈴鐺一次,這簡直就是機器人的原型。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五、“用”

談起古人的“用”具,可謂華麗無比,戰國晚期就出現了水晶器皿,它便是戰國水晶杯。於1990年出土於出土於,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水晶製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而1992年5月在揚州市邗江縣甘泉鄉,一座東漢早期的磚室墓中出土的

青銅卡尺,則讓很多人都產生了一種想法,難道王莽真的是一位穿越者?

這個青銅卡尺通長13.3釐米,固定卡爪長5.2釐米、寬0.9釐米、厚0.5釐米, 現收藏揚州市博物館藏。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六、軍事

三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大動盪時代,以魏蜀吳為首的各方割據勢力,為了能夠一統天下而不斷髮動戰爭。

為了適應千變萬化的戰爭需求,很多極具高科技的武器被髮明出來,其中,尤以諸葛亮發明的諸葛連弩,以及木牛流馬最為精妙,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為了能夠更快速的傳遞軍事情報,人們還發明瞭“木鵲”,木鵲即木鳥之意。相傳墨子是第一個發明木鳥的人,據記載墨子製造的木鳥叫

木鳶;而和他同時代的魯班也製造過木鳥即“木鵲”:“削竹木以為鵲,欲成而飛之”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第七、天文、地理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天文和地理,只是現代科學中的常用,但是早在幾千年前的古代社會,人們便已經開始探索天文領域。

公元前4世紀,周朝戰國時的石申、甘德最早製作

渾象。他是一種表現天體運動的演示儀器,有一點類似於現代的天球儀。

盤點古代那些“奇技淫巧”,從衣食到住行,老祖宗們可真會享受

而東漢時期的張衡則發明了地動儀,雖然現在這座儀器已經不知所蹤,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後人模仿出來了它的形態,地動儀可以通過8個方向的含龍珠的龍頭,以及龍頭下方的蟾蜍預測地震。這些“黑科技”,至今都還是人們談論的焦點和話題。

結 語

老祖宗們在探索科學領域的同時,也在不斷通過實踐去證實科學與生活的關係。他們製造出來的這些“奇技淫巧”,不僅可以充分的體現出古人的智慧,而且也對現代人的衣食住行,乃至天文、地理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