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往昔住與行當年的三明一中路口公交站前場景

三元城關老街道的幾條小巷子,原是用土磚鋪的路面。1958年開始興建工業城市,三明新市繁榮起來,但磚路經受不住汽車、拖拉機的重壓,土磚破碎,出現坑洞不平,積水不通。

從1981年開始,三明積極爭取,多方籌措資金鋪路,延長、拓寬街道。到了1984年9月,三明城區鋪設了水泥路、瀝青路45公里。

乘車難,難在車少。1981年,三明擁有的公交車輛只有54輛,運營線路21條。而車輛到站不停,乘客上車搶座,乘客與售票員吵嘴打架的事時有發生。

為了解決乘車難題,三明不斷增加公交運營投入。至1984年,公交車輛增至70輛,全年運客總量2084萬人次。針對秩序存在的問題,三明成立了文明禮貌勸導隊和整頓交通工作隊兩個隊伍。公交公司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大力倡導優質服務,要求駕乘人員文明行車,禮貌待客;勸導隊員在各站點維持候車秩序,有關黨政領導帶領整頓交通工作隊隨機跟車,從清晨第一班車上車,到晚上最後一班車收車,全天跟車調查公共交通情況。經過多管齊下的治理,乘車擁擠無序的問題得到改善。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上世紀80年代,這首紅極一時的歌曲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那時候,擁擠應該是每一位城鎮居民最真實的居住體驗。

1966年,三明市直管公房只有1萬平方米,代管房7000平方米。到1979年,三明市區僅有公房49幢,建築面積僅4.4萬平方米。從1958年至1978年20年間,三明新建的居民住宅有80萬平方米。在這樣的情況下,夫妻分居,住教室、車間、倉庫、辦公室的現象並不少見;兩戶同室、三代同室更是常見。當時,國家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公有住房實物分配製度。房子主要作為一種福利,通過單位分配到個人手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房。公房大多是朝南的,且通風向陽,結構是鋼筋水泥或磚混的,佈局是直統的,有時會分隔成兩間,廚房與衛生間大多是幾家合用。三明城區比較有名的公房在江濱新村、山頭生活區等。

1979年6月,群眾寫信反映公房建設問題。信中說道,“強調公房壓倒一切,對單位自籌資金蓋房子不予支持,有的單位房子已蓋了四層或五層,也只好停下來。”這封信反映的就是當時人們對解決住房擁擠問題的迫切需求。為了解決住房困難,我市一方面加大居民住宅建設力度。1979年至1982年,三明共新建居民住宅54萬平方米。到1983年,三明市區的人均住房面積達5.1平方米。

另一方面,推行住房改革。在1981年成立了住房開發公司,積極開展住宅商品化。加快建設商品房,有利於住宅建設推行“六統一”(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分配、統一管理)。先地下,後地上,排水道路先行,配套與住宅同時設計、同步施工,東霞新村、徐碧一村、徐碧二村就是這樣建設起來的。住房改善的是民生,溫暖的是人心。

網民@啦啦啦啦啦 說,時鐘滴答,讓此刻成為過去,唯有那一張張照片,讓我們還看得到這座城市過去的樣子。凡經歷過的人一定會感到熟悉、親切。@涵子 說,從小在三明長大,最能體會三明的變化。出行便利了,住房寬大了,生活越來越便捷,幸福感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