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漠崛起百億級大產業——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啟示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

10月下旬,應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邀請,記者前往寧夏參加第九屆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

為期數日採訪中,記者近距離感受寧夏葡萄酒產業澎湃發展的強勁氣息,當地葡萄酒產業的品牌影響力、產業帶動力、產品競爭力,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兩千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葡萄種子,開啟了甘肅河西走廊千年的葡萄種植序幕,唐代詩人張翰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曾讓無數人對甘肅葡萄酒心馳神往。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河西五市持續不斷壯大葡萄酒產業,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及效應,但與寧夏葡萄酒產業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甘肅與寧夏,在葡萄種植及產業發展方面都有各自獨特的區位優勢。寧夏的成功經驗,能給甘肅的葡萄酒產業發展提供什麼樣的借鑑?

戈壁荒漠崛起百億級大產業——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啟示

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已經成為當地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啟示一:對外開放造出百億級大產業

釀酒葡萄種植面積49.2萬畝,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年產葡萄酒1.3億瓶,綜合產值達到261億元——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開幕式上,寧夏回族自治區公佈的一組最新數據令人刮目相看。

資料顯示,寧夏的葡萄酒產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其品牌價值已接近300億。葡萄酒,已然成為寧夏一張靚麗的“紫色名片”。

30年,打造出一張百億級的“紫色名片”。寧夏,為什麼能?

採訪中,無論是國內外參會嘉賓,還是寧夏本地葡萄酒從業人員,大家幾乎給出了一致答案:積極的對外開放姿態和有力的政策推動是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記者瞭解到,2011年,寧夏選擇將葡萄酒產業作為突破口,在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步伐的基礎上,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葡萄產業發展機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規範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政策。

戈壁荒漠崛起百億級大產業——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啟示

博覽會會場。

寧夏葡萄酒業界人士都有共識,近十年是當地葡萄酒產業發展的“黃金歲月”。這十年,寧夏吸引了保樂力加、酩悅軒尼詩、張裕、長城等國內外資本來建酒莊、做基地、搞經營,使得寧夏葡萄酒在國際市場聲名鵲起。

積極對外開放,發展之路才會越走越寬。近年來,寧夏持續不斷加強與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的葡萄酒產業組織及國際葡萄酒組織的溝通銜接,積極參與各類展會、賽事,累計斬獲各類國際葡萄酒重要獎項1000多個。與此同時,以酒為媒,全力打造對外開放合作平臺,已經連續舉辦九屆的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已經成為當地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吸引了國家相關部委,國際、國內有關葡萄酒組織、協會、高校、企業、專家、經銷商及媒體記者等500餘人參會。開幕式上,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和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主席雷吉娜·萬德林娜分別線上致辭,對寧夏葡萄酒產業給予充分肯定。博覽會共邀請境內外記者近百人,每天,有關寧夏葡萄酒產業的海量信息不斷向全球傳播,形成了熱點效應。

啟示二:“葡萄酒 ”讓產業鏈無限延伸

西鴿酒莊坐落於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附近,是一家集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釀造、旅遊參觀、銷售於一體的的酒莊。酒莊實行預約制,儘管每間客房每日價格在千元左右,但20多間客房總是滿員。行走在賀蘭山東麓,跟西鴿酒莊一樣,一家家或歐式,或古典,或現代風格的酒莊已成為特色鮮明的文化景觀。

據瞭解,寧夏現有酒莊211家,建成101家,在建110家。其中,已有36家酒莊建成旅遊酒莊。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趙世華說,如今,寧夏酒莊年接待遊客達到60萬人次以上,“葡萄酒 旅遊”已成為寧夏全域旅遊不可或缺的元素。

戈壁荒漠崛起百億級大產業——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啟示

寧夏酒莊已成為當地特色鮮明的文化景觀。

不只是旅遊,隨著持續深入發展,寧夏葡萄酒產業帶來的綜合效益正在顯現——

每年為周邊農戶提供12萬個就業崗位,工資性收入約9億元,“葡萄酒 扶貧”成為當地別具特色的脫貧抓手;

葡萄酒產業帶動了投資、餐飲、電商、物流等一系列產業發展,“葡萄酒 產業鏈”成為當地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突破口;

產業發展使35萬畝荒地變成了綠洲,葡萄園“淺溝種植”成為賀蘭山東麓最大的洪水攔蓄工程,“葡萄酒 生態”為當地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

啟示三:人才互動為產業注入新鮮活力

冬季將近,釀酒葡萄如何埋土越冬?葡萄枝如何修剪……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期間,一場寧夏葡萄酒產區領軍人才培訓班正在進行。

產業要發展,人才很關鍵。近年來,寧夏在著力培育本地葡萄酒產業人才的同時,盡最大可能為引進的葡萄酒產業人才提供舒適的就業、創業環境,賀蘭山東麓,已經成為中外釀酒師的逐夢熱土。

戈壁荒漠崛起百億級大產業——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啟示

參會嘉賓品嚐寧夏葡萄酒。

西鴿酒莊首席釀酒師廖祖宋曾在澳大利亞一家酒莊工作,6年前辭職回到寧夏,參與了西鴿酒莊的建設。如今,西鴿酒莊的葡萄園種植面積達2萬畝,年產葡萄酒100多萬瓶。廖祖宋說:“在寧夏這片土地上,我真正實現了一位釀酒師的夢想。”

法國人吉利出生於釀酒世家,18歲開始學習釀酒。2000年,他邂逅了遠赴法國學習葡萄栽培和釀酒技術的寧夏姑娘高源,倆人擦出愛情的火花。2007年,高源回到寧夏,與父親一起創立“銀色高地”酒莊。5年後,吉利追隨而來,成為妻子酒莊的釀酒師。他用法國傳統的釀造工藝,製出了具有寧夏特色的葡萄酒。

人才交流互動為寧夏葡萄酒產業注入了新鮮活力。目前,寧夏已引進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23個國家的60名國際釀酒師,並聘請美國、英國等25國冠軍侍酒師作為所屬國家的“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推廣大使”。

30多年時光,不長,也不短。寧夏人在曾經的戈壁荒漠中硬生生打造出了一個百億級的大產業,成就了一張香飄世界的“紫色名片”,他們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本組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齊興福 攝)

戈壁荒漠崛起百億級大產業——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啟示

寧夏某酒莊的葡萄酒儲存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