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卡塔爾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一下飛機,看到有倆穿著白袍的中東人,拿著兩張寫著我和攝像大哥名字的A4紙,要我們跟著他走。我和攝像對望了一眼,以最快速度,連上了機場的WIFI,第一個彈出來的是來自採訪主任的信息:“卡塔爾航空打來公司,說你們入境可能會有問題,不要勉強,注意安全。”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在被沒收了所有攝影器材後,開始了我的卡塔爾之旅。

走進卡塔爾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在斷交風波發生之前,我對卡塔爾的所有印象,就是一張白紙。我一度懷疑自己,能否正常與當地人以英文溝通,事實證明,確實有困難。在卡塔爾新聞社辦理採訪證的時候,職員問我是否會講阿拉伯語,因為不少在當地的記者都與他們以阿拉伯語溝通,那一刻讓我感覺不懂阿拉伯語,有點小不好意思。

卡塔爾的新聞採訪,拍攝每一個地方都需要大大小小的許可。原本以為我們取得了採訪證,從機場取回攝影機,採訪便可順利開展,因為我們的採訪證寫明在多哈市內可以隨意拍攝,但實際操作中,原來去超市、機場、旅遊景點等,不同地方還有不同許可證,卡新社的許可不夠,還要向地區的警局或者相關部門再申請,基本上,我們每天都要被查證幾次,每條新聞得來不易啊。

走進卡塔爾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六月的卡塔爾,日間大部分時候都達到45度以上高溫。適逢伊斯蘭教齋月,當地人從凌晨4點到下午6點不進食,因此大部分的商場和餐廳也在晚上6點後才開始營業。連部分酒店也不例外,我們所在的酒店,下午6點以前僅供應早餐,充分的感受到了什麼叫Stay hungry,也體會了一把齋月的意義,感受貧窮,從而珍惜現在的生活。

卡塔爾面積非常小,還沒有北京大,卻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只因為它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非常豐富。有朋友發來慰問短信,關心我在卡塔爾是否安全,我開玩笑地回了一句,“安全著呢,卡塔爾人比我有錢多了。”事實上,卡塔爾當地人口僅佔常住人口的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外來移民,據當華人說,卡塔爾人一般擔任國內的公務員等重要職位,月收入有最少有3萬卡幣,摺合港幣6萬多元,而外來務工人員,不少從事建築等行業,收入不足當地人的十分之一。

走進卡塔爾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斷交都一字不漏寫在再報告裡了。結局?還沒大結局呢。有關卡塔爾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恩怨情仇,斷交詳細記錄,請留意《記者再報告——卡塔爾的斷交風波》。

走進卡塔爾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走進卡塔爾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圖文:潘楚源

編輯:楊致珩、蒙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