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贛州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常考知識點之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五個方面,經常是單選題容易考查的重要知識點,對於簡單的題目考生一般都能做對,但是遇到一些難題或者易混淆的題目,考生還是比較容易出錯。因此,現對個體身心發展的五個規律做具體比較分析,便於考生明確其區別,更好的正確做題。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知識點詳解如下:

1.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具體表現:個體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教學啟示:教育工作者應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等都是有違身心發展順序性規律的。

2.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具體表現: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教學啟示: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在教育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還要注意各階段間的銜接和過渡。

3.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具體表現:

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所達到的某種發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

教學啟示: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要適時而教,應該抓關鍵期。

4.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具體表現:互補性反映出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後,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於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如身患重病或有殘缺的人,如果他有頑強的意志和戰勝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發展。

教學啟示:要求教育應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注重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5.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具體表現: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徵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教學啟示: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順序性與階段性之區別:順序性更加強調發展的先後順序,關鍵標誌詞是由某某到某某、從某某到某某等,應當循序漸進;階段性更加強調小學、初中、高中不同的階段,或者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不同階段,應當選擇不同的任務和教學方法。

不平衡性與個別差異性之區別:不平衡性強調同一個人的同一方面或者不同方面的發展速度不同步,速度有快有慢,應該做到抓關鍵期;個別差異性更加強調不同人之間的差別,應該做到因材施教。

現在結合以下題目進行具體分析講解。

1.對童年期的學生,在教學內容上應多講一些比較具體的知識和淺顯的道理;在教學方法上,多采用直觀教具。這體現了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 )特點。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此題答案為B。解析:本題題幹中強調童年期的學生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的不同之處,因此體現了階段性。

2.人們常說:聰明早慧和大器晚成,體現了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此題答案為D。解析:題幹中有的人聰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強調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強調不同人的區別,因此體現了個別差異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