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速”向“高質”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十三五”旅遊業發展成就係列報道之一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從“高速”向“高質”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十三五”旅遊業發展成就係列報道之一

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三五”時期,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始終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努力從“高速”向“高質”轉型發展。

以人民為中心

為全面小康而奮鬥

“十三五”時期,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旅遊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在民生領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旅遊業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為主要目標。

雲南省緊緊圍繞遊客需求,積極推動“旅遊革命”,整治旅遊市場亂象,推進“智慧旅遊”和“無理由退貨”;“遊雲南”APP讓“拿手機遊雲南,說走就走、全程無憂”成為現實;全省立足“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加快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接待海內外遊客量年均增長20%以上。雲南旅遊業的發展成效是旅遊業“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典型體現之一。

“十三五”期間,全國旅遊業始終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持續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遊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度假休閒旅遊加快發展,研學旅遊、體育旅遊、中醫藥健康旅遊、郵輪旅遊、冰雪旅遊等業態不斷豐富;“互聯網+旅遊”深入推進,旅遊景區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不斷上升,旅遊監測監管能力穩步提升,旅遊體驗進一步改善。

旅遊業發展不僅為遊客帶來更好的體驗,還為貧困群眾帶來致富的機會。文化和旅遊部紮實做好旅遊扶貧工作,尤其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成效顯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遊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建設方案》。

旅遊業界因地制宜,通過旅遊為鄉村振興賦能。2016年至2019年,甘肅省新發展旅遊專業村271個,培育鄉村旅遊合作社151個,鄉村旅遊民宿652家,農家樂2500戶,完成深貧地區旅遊培訓6000多人次,帶動55.46萬人脫貧。河南省2018年成立旅遊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專職負責,建立“包片聯縣”制度,分工明確、落實落細,截至2018年底,全省近30萬貧困人口通過旅遊實現了脫貧。

勇於改革創新

推動高質量發展

2018年,旅遊業發展迎來重大改革,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同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被大眾稱為“詩與遠方”牽手。

在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推動下,全國上下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濃厚氛圍。在此背景下,文旅融合特徵明顯的旅遊業態熱度攀升。如,網紅博物館、圖書館湧現,為遊客提供“文旅兼備”的品質體驗;文創市場繁榮發展,形成一批市場認可度高的文創品牌;紅色旅遊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群眾走進紅色旅遊景區點。“經過遊覽,我對紅色精神有了更深領悟,那不是被束之高閣的口號,而是毛主席耕種過的菜地,周總理用過的紡車……”延安中學學生楊紫欣參觀過棗園舊址、南泥灣、梁家河等,她的體會也是不少遊客的心聲。

“我國對文旅融合的大力推動,有助於廣大人民群眾更好領略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形成更強大的國家認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厲新建教授評價。

5年來,旅遊業改革創新舉措還有很多,成為我國改革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時指出,“發展全域旅遊,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全域旅遊多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獲得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成功創建了首批71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第二批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201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一件接著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十三五”期間,旅遊業界立足遊客需求,推進落實兩輪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各地積極探索實踐以商養廁、生態廁所、電子地圖導廁等,湧現很多創新亮點。

圍繞著實現高質量發展,各地有很多務實管用的舉措。在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改革方面,海南省各地積極組建旅遊警察、工商旅遊分局、旅遊巡回法庭等;在業態創新方面,河北冰雪旅遊等體育旅遊發展迅速,中醫藥健康旅遊等康養旅遊成效顯著,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等工業旅遊成為新亮點;在技術創新方面,北京構建智慧旅遊頂層設計,全市A級景區全部實現自助導遊和虛擬旅遊,建成首都旅遊產業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在主體創新方面,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與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實施戰略重組,組建中國旅遊集團公司。

發揮優勢

貫徹落實國家戰略

“十三五”時期,旅遊業緊密銜接重大國家戰略,關聯度高、產業鏈長的產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在“一帶一路”建設、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效。

為推動京津冀一體化,京津冀多次組織召開旅遊協同發展工作會,共同發佈《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示範區合作宣言》,簽署《京津冀鄉村旅遊共建共享共識》《京津冀紅色旅遊聯盟合作協議》等。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省積極推進建設國際一流文化和旅遊休閒灣區,大力發展國際商貿會展、世界體育節事、文化休閒、主題公園、健康養生、濱海休閒、郵輪遊艇、娛樂購物等業態產品,推進世界級文旅大都市群建設。

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圍繞“產品共建、線路共推、品牌共塑、市場共育”合作思路,簽訂合作協議,聯合召開精品線路發佈會,推出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共同出臺政策,建立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區域旅遊信用聯合懲戒機制。

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文化和旅遊部作為牽頭部門之一,積極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編制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研究制定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等。

“十三五”旅遊業發展成績斐然,在即將開局的“十四五”期間,旅遊業界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踐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從“高速”向“高質”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十三五”旅遊業發展成就係列報道之一

作者:李志剛 郭子騰

編輯:李妮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文旅之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