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為什麼故事結尾酒館老闆娘說是他的父親不好

《人間失格》:為什麼故事結尾酒館老闆娘說是他的父親不好

英國政治家、文學家和演講家切斯特菲爾德曾經說過:“沒有幾個父親對子女是關心備至的,至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金錢更加關心”。

養不教父之過,從古至今,父親咋孩子的成長中都擔負著重要的角色。不單單是給了孩子生命,更多的是教養。但是往往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會處於缺席的狀態,原因不外乎要努力賺錢,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顧此失彼,其實孩子的心理健康比物質生活更重要。

有人說,中國的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喪父式家庭中長大的。慢慢的,他們也就不期望父親能來參加家長會,運動會,陪自己逛遊樂園了,而是把委屈和失望,深埋在自己的心底。漸漸地,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抑鬱、自閉、強迫症、自傷自殘,甚至是走在社會上,出現了交流障礙。

只是這些問題,對於忙碌冷漠的父親來說,根本就是無意識的狀態。等到孩子出現了問題後,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一切罪責都歸於孩子自身,是他們從小不學好,沒有為自己爭氣,甚至抹黑了自己,於是作為子女將要面臨的是更嚴重的問題。缺乏安全感,在塵世間感到孤獨,在為人處事上自卑,慢慢地,走向了滅亡的深淵。就像《人間失格》中的小葉一樣,在塵世間掙扎、努力,最後仍舊是逃脫不了死亡的陰霾。

《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靈魂之書。太宰治的文學作品屬於日本文學的另類,卻是戰後文學重要的座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文學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他的作品對於掙扎在時代邊緣的理想主義者的心理剖析可謂入木三分,少有可以比肩者,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日本戰後文學的標誌人物。

在太宰治的文學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就是自殺,墮落,酗酒等等。其實,太宰治自身也是這樣一個人,每一部文學作品中,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就像他自己說的:“這些作品的每一篇都充滿了我個人濃濃的回憶。此時此刻,把它們逐一謄寫進目錄裡,那感覺就像正在鋪擺世間罕見的珍貴寶石一樣。”

但是最與他本身重合的還要數這部《人間失格》,甚至可稱為他的自傳。這部書以三篇手記組成,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自殺,死亡的故事。而主人公小葉的悲慘人生,大多數是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就像酒館老闆娘若無其事講的那樣:“是他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小葉,又天真又機靈,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了酒·····是個神一樣的孩子”。就是這個神一樣的孩子,人生的最後潦草收場。

《人間失格》:為什麼故事結尾酒館老闆娘說是他的父親不好

1、幼年孤寂,養成自卑和討好型人格,將會揹負了一輩子

小時候,他體弱、多病,與眾人不一樣的他,沒有什麼樂趣可言。他的所有感知,依靠的都是他自己的自我摸索。父親是議員,基本上不在家。男尊女卑的社會下,一切都以父親為主。父親每次回家,也不會去詢問、關心他。

最明顯的就是,他根本不知道床單、枕套、被套等都是實用的東西,直到二十歲才知道這些不是裝飾品。由此可見,他的生活多麼的單調乏味。沒有人教他,育他,告訴他最基本的認知。

他甚至不知道人為什麼不吃飯就會餓死,在他看來,這句話純屬是嚇唬人的,人不吃飯是沒關係的。在家裡吃飯,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很難熬的事情,因為整個氛圍是冰冷的,沉默的。

在他受到傭人的侵犯時,也不敢告訴父親。他對人總是感覺恐怖,戰慄不安。其實這個時候他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忙碌的父親根本就不清楚。於是他便自己想到了一個與人相處的方式,就是搞笑。各種搞笑的方式,荒誕的行為,只要能引人發笑,引起父親的注意,他都覺得是對的。

更可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怎麼去拒絕別人,連討厭和喜歡二者擇一的能力都沒有。所以才在父親要為他買禮物時,為了迎合父親而違背自己的心意深夜冒險到客廳。這樣換來的是父親的笑,這下他知道了,委屈自己不重要,迎合別人才重要。

就像後來他說的那樣:“我的不幸是沒有能力拒絕。我被一種恐懼威脅著,以為別人勸我做什麼而自己拒絕的話,對方和自己的心中就會出現永遠無法修復的裂痕。

緊接著到了上學的年紀,去了學校後,成績優異。按道理說,作為一個學生,有著令人豔羨的成績,受人尊敬是一件多麼令人驕傲的事情。但是他沒有因為成績換來父親的喜歡,反而遭到了眾多學生的敵視。為此他成功地讓人把自己看成是淘氣包,成功地從受人尊敬中逃脫了。

幼年是一個人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可惜對於小葉來說,童年的歲月是冰冷的。從以上的內容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他在家裡的地位是很低的,是被忽視的存在。他在摸索前行的過程中,不知道所作所為是對是錯。

是父愛的缺失,讓他養成了自卑的懦弱的,討好型的人格。這樣的人格,讓他一輩子都無法正常與人交往。最可悲的是,小小年紀,神一樣的孩子,受到了用人的侵犯,而宣告無門,就像《人間失格》第一句一樣,他的人生是充滿羞恥的。

《人間失格》:為什麼故事結尾酒館老闆娘說是他的父親不好

2,冰冷的親情,回不去的故鄉,塵世間感到孤獨,歸途只能是毀滅

家是溫馨的港灣,在遇到狂風驟雨時,最想回到的就是故鄉。但是有時候卻會發現,當你一旦犯錯,是沒有後路可以退的,面對的將是更加殘酷的人生。

我被送進了海邊的醫院,一個親戚從老家趕來,為我處理各種事情,並告訴我老家的父親和家裡其他人都氣得不得了,可能與我斷絕關係。

這是小葉和慈奈子一起自殺,結果被救起送入醫院後,得到的回答。家裡人沒有一個關心他,沒有人給他劫後餘生的慶幸,而是很氣憤,甚至覺得他給家人抹黑,是父親的恥辱。父親甚至要與他斷絕關係。可以說,是父親的冷漠,給了他很重的打擊。

他從小到大,凡事都委屈自己,遵從父親的命令,包括上自己並不喜歡的高中。只是這些並沒有換來父親的喜歡,而是更多的人生干預。多年以後,當他舉目無親時,也不能回到故鄉,尋求父親的庇佑。他說對他來說,這個世上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那個堀木。

可惜這個朋友並沒有把他當成正常人,而是一個自殺未遂的、不知羞恥的愚蠢的怪物,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利用他罷了。後來他因為喝酒和吃安眠藥,昏睡了整整三個晝夜,醫生並沒有報警,醒來後說胡話,第一句就是家。

可想而知,在小葉的內心深處,對家是多麼的眷戀,可惜他卻不能說出來,畢竟是死是活,父親根本就不關心。斷絕了父子關係後,他就已經沒有家了。

我深陷罪惡之中,不是骯髒就是卑鄙,煩惱更多、更強烈。我想死,我必須死,活著是罪惡的根源”,他越來越嚴重了,所以後來堀木只能把他送入療養院,或者該稱之為精神病醫院。

直到後來父親去世,家鄉的山山水水才浮現在了他的眼前。那個令他懷念而又可怕的父親片刻都未曾離開他,現在他去世了,對於小葉來說,緊繃的心也徹底放鬆了。

他一生的悲劇,大部分歸功於他冷漠的父親。他活著,卻如同行屍走肉,不知道為何要活著,所以他才會覺得痛不欲生地活在這個所謂的“人”的世界裡,就是唯一的真理。父親,就是壓在他心頭的一座大山,是他想親近卻不得其法的人,是讓他又愛又怕的人。

他的一生,沒有任何有光亮的時刻,只有無盡的痛苦折磨。從喝酒,到注射藥,被那些醜陋的人侵犯,這所有的屈辱,他只能一個人忍受,找不到出路,更沒有退路。在他的一生中,父親但凡關心他一點,教會他那麼一絲一毫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不至於如此的悲慘,更不至於只有沉淪、毀滅這一個歸途。

《人間失格》:為什麼故事結尾酒館老闆娘說是他的父親不好

3、養不教,父之過。不要讓喪父式教育毀掉一個孩子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見這樣的時刻:媽媽對孩子說:“去找你爸爸陪你玩會好不好?”爸爸立馬會面紅耳赤的回答:“我上了一天班累死了,好不容易下班就不能休息一下?”

媽媽聽到這樣的話,滿腹委屈,卻也心疼爸爸,又或者是為了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好爸爸的形象,轉而去說服孩子:“寶貝,爸爸上了一天班,特別辛苦,不如還是讓媽媽陪你講故事,畫畫,玩玩具吧。”

而孩子呢?身處夾縫中,本來閃著亮光的雙眸,在聽了爸爸的話後,暗淡了下去,慢慢地,也就不再尋求爸爸了。爸爸也樂的清淨,正好躺在沙發上打遊戲,刷視頻。

當然,有的爸爸確實很累,但是再累也能抽出二三十分鐘陪同孩子玩耍,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的角色是媽媽無論如何都不能取代的。

還有關於孩子的學習,不論是網絡視頻也好,還是現實情況也好,對於神獸的照顧,大多數都是媽媽。特別是疫情以來,讓更多的媽媽崩潰。輔導學習,批改作業,唇槍舌戰,甚至大打出手。

當然不論是有心無力,還是有力無心,喪父式的家庭教育已經成為了社會常態,大多數的家庭狀況都是如此。

調查發現,在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父親都沒空陪孩子玩耍,百分之七十的父親在家庭中缺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母親承擔了孩子的養育之責,所以說中國大多數父親都是不及格的。其實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很簡單,爸爸多陪陪孩子,在外的多回家看看。

所以別讓喪父式教育毀掉一個孩子,掙再多的錢又如何,陪伴才是對一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

就拿《人間失格》中的小葉來說,他的人生就該父親為他買單,如果不是父親的冷漠,絕情,不管不顧,他的人生或許可以改寫,這也是為什麼小酒館老闆娘要說都是他父親不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