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票價調整能否扭轉股價頹勢

價格調整,往往對行業和公司來說都是比較大的事情。價格用的好不好至關重要。好企業有什麼特徵呢,那就是具有我們常說的定價權,或者叫提交權,所以保持價格的穩定或者穩定上調,而不會降低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費動力,是強勢企業的顯著特種。 比如著名白酒品牌,某些確實有效果的保密中藥。

京滬高鐵,在2020年 10 月 23 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優化調整京滬高鐵票價的議案》,主要內容就是採用浮動票價制度。其實這裡面主要應該關注的是二等座價格,因為這是大頭,二等座最高執行票價調整為 598 元,最低執行票價調整為 498 元。開始執行時間是2020 年 12 月 23 日。

京滬高鐵:票價調整能否扭轉股價頹勢

調整前的價格是553或558(停靠站不同),對應這兩個執行價,向上浮動為598/553=1.081(上浮8.1%),向下浮動498/553=0.9(下浮10%)。所以,從這裡能看出來這次調價的傾向是降價!因為向下的最大浮動是10%,而向上是8.1%。

對於京滬線來說,主要的競爭還是來自飛機運輸線路,因為公路和普通火車運輸的時間太久,和高鐵的需求不一樣。而現在機票的價格可謂非常便宜,這也導致京滬線的流量會向航空運輸轉移。看看最近的票價就知道了。


京滬高鐵:票價調整能否扭轉股價頹勢

這個飛機價格,加上各種稅,早晚時段的也就500多,白天時段的大概600-800元,時間是2個多小時,算上提前1.5小時到機場,出機場0.5小時,算起來坐一趟高鐵北京到上海大概需要4個小時。

坐高鐵呢,復興號的時間是4.6小時,其他時段高鐵是6小時。

這麼一對比,時間上來說,肯定是坐飛機的效率高,所以這點飛機是勝利了。那麼,如果這時候飛機的成本不高於高鐵,那麼我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坐飛機吧。為啥飛機這麼便宜呢? 主要還是YQ的影響,導致大家進來減少不必要的出行了,大家更願意通過線上解決問題,航空公司只能降價吸引客源,這確實比較慘。這個影響會有多久呢? 持續時間久了,會不會讓大家養成不愛出行見面解決問題的習慣呢?

我們為啥要考慮這個時間? 因為只要飛機繼續降價血拼客源,對高鐵客源的衝擊就是現實存在的。現在誰也不敢輕易判斷YQ的結束時間,尤其鑑於國外的這種愈演愈烈的形勢。

那麼關於人們出行面談,或者旅遊的習慣,從過去到現在的相當長期的歷史看,人們出去看看的動力是永遠不會衰減的,不管你線上技術如何先進,永遠無法代替一次親臨體驗,無法代替一次見面的交流。所以,YQ的影響是暫時的。未來從長期裡說,機票價格會恢復正常水平,高鐵的客源也會逐漸恢復,但是目前的狀態持續到什麼時候,目前不好說。


京滬高鐵:票價調整能否扭轉股價頹勢


說了這麼多,高鐵的這次調價,確實能起到均衡各個時間段的出行人數的目的。比如,未來複興號的價格可能會漲價,因為大家更愛坐這個快車,時間點也好。其他時間段的票價,由於上座率低,可能會下調。所以很多人沒那麼必須在這個時點出行的,就會轉而購買其他時段的列車。但是,浮動價格並不能帶來更多的客源,因為同時段的機票更便宜,京滬高鐵的價格並沒有下降到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步。

所以我認為,當前的這個調價政策對京滬高鐵的業績影響非常有限。在之前的文章裡,我認為京滬高鐵未來10年的盈利增速大概率是個位數,對應合理估值是十幾倍市盈率。這種觀點目前不變。


歡迎關注我!

【特別說明】

本人不向任何人推薦股票,不代表任何機構觀點,文章內容僅為個人投資心得梳理,本人不對信息的不準確或遺漏承擔任何責任;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不構成交易和投資的依據。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