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週末,掛著吊針,試著婚紗,和三兩好友喝著下午茶,談起了自己的過往人生。她們說發現人有時候活得好像越來越懦弱、膽小了。不願意離開熟悉的城市和生活圈子,哪怕這個城市沒有南方的溫柔,生活的圈子很小。有時候也只願意在這裡待著,哪怕只有一個30平米的小房間,也很有安全感。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這讓我一下想起了好久之前看的《海上鋼琴師》,裡面帥氣的1900。當時看電影時,覺得好遺憾啊。他明明可以通過自己的音樂天賦,贏得一大筆財富,還能娶個漂亮的老婆,生幾個孩子,兒女雙全,不愁吃穿。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追求的,嚮往的生活。人生這樣不就圓滿了嗎?然而,1900,一輩子沒有下過船,哪怕最後船上只剩他一個人,哪怕最後他和船一起被炸掉,他也沒有動搖過。


電影裡最深刻的兩處,一處是1900第一次準備下船,他看著前方的摩登大廈看了很久,最終又返回船上,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決定下船。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還有一處,就是好友馬克斯來勸他下船,和他一起賺很多錢,一起娛樂生活時,1900說的那段臺詞:

綿延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得見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有終,誰都知道有88個鍵。鍵盤是有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琴鍵上可以演奏出無限的音樂。而跨出這艘船前面的鍵盤,有無數的琴鍵。無窮無盡。無限大的鍵盤怎麼彈奏得出音樂?這不是給凡人彈奏的,是給上帝彈奏的。


當時1900第一次準備下船的時候,近在眼前的財富,摩登大廈,燈紅酒綠、利益、誘惑等,都讓他感到恐懼。那是一個他不熟悉的陌生環境。哪怕他還能彈鋼琴,但是他聽不到海的聲音。哪怕他還能交很多好朋友,但是人情世故的困惑,馬上就會讓他苦惱。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那艘每次只載客兩千人的船,既載遊人,又承載著1900的夢想。

對於1900來說: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不會創作的音樂。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琴鍵有限,但是音樂無限。記得感動中國人物的劉偉,一個沒有雙手的男孩兒,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用雙腳構築一段音樂夢想。

面對前方的陌生和未知,不是我們太懦弱。有可能是太多的選擇、太複雜的判斷,讓我們精神崩潰。正如電影裡那句臺詞:

阻止了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我想電影好評率高的原因,不止在於我們所惋惜的期待,認為憑藉才華獲取聲名財富是理所當然,我們認為有美好的愛情、溫馨的家庭就是幸福人生,然而這一切卻被1900輕輕碾碎,拋棄於深海。還在於他的不隨波逐流,引起了我們對人生有限和無限的思考。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微信裡有1000+的好友,就可以很有安全感嗎?現實是,真正能讓你撥通電話的可能只有幾個人。其他人都只是從不聯繫的好友。

環遊了全世界,就意味著精神的富足嗎?現實是,走馬觀花的心態,去哪裡都只能拍個照,精神仍然空虛。有時候格子間大概才是真正的歸屬。

擁有5w+的月薪,就可以無憂無慮嗎?現實是,沒人會對疊加的慾望SAY NO。而且擁有得越多,煩惱還會更多。

我們看到電影裡,1900隨船消失那一刻,淚目,痛心。其實我們不止是在遺憾這個天才的遭遇,更是在惋惜我們自己的夢想和慾望。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有時候我們夢想財富蠢蠢欲動,然而又很討厭自己內心的懦弱,恐懼。在沒看這部電影前,我覺得敢闖是一種勇氣,一種值得學習的精神。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會覺得,在熟悉的生活裡,懦弱得真實,在有限中創造可能,也很舒服。

就像現在凌晨,我仍在26個鍵盤上敲字一樣,鍵盤上的鍵是有限的,可我,可我們,可以靠這26個鍵,創造無限可能。

《海上鋼琴師》:直擊內心的是最懦弱又最真實的自己

人生,不需要太多的選擇和目標。不需要太多的夢想和朋友。如泰戈爾所寫的那樣:小草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足下的土地。我們可以擁有的東西不多、不大,但是我們需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一個能看見盡頭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