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人只一念之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汙,壞了一生人品。"從貧困的底層走向富有的頂峰,再從優渥的生活的回到一無所有的貧窮,人生的起伏向來無常,身處其中的人卻各有各的抉擇。

一手帶領瀋陽機床走向巔峰,後面臨破產危機的關錫友,現在仍在等待一個重回市場的契機;負債14億的金利斌,卻在絕望彷徨中選擇了自焚。歸根結底,財富多少無法定格一個人的人生,絕境面前,更能考驗人的品格。

地攤販賣,得見商機

1967年,金利斌出生在包頭的一個單親家庭中,雖然母親盡力打工賺錢,試圖給金利斌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這對於一個單親母親而言,顯然並不簡單。早逝的父親讓這個家庭添上了一層悲慘的基調,母親帶著年幼的金利斌走街串巷,擺地攤維生。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童年的苦悶在金利斌長大後並沒有緩解,他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工人,每天在流水線上作業,工作雖然辛苦,卻有穩定的收入,但好景不長,由於工廠工人滿額,工廠開始了裁員,不幸的是,金利斌正是失業人口中的一員。在失去了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後,金利斌只得過上了那段他早已厭倦的日子——擺地攤。

1995年,金利斌已經28歲了,相比起大多壯志滿酬,事業有成的同齡人而言,他的生活甚至有些落魄,賣果蔬、賣報紙、賣百貨。在日復一日擺攤、收攤的重複中,似乎他的一生也會這樣重複下去。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普通人或許會自甘平凡,接受這樣平淡的一生,但金利斌卻不一樣,過慣了窮日子的他急切地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讓與自己相依為命的母親過上好日子。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擺攤雖然收入平平,但勝在接觸的人多,能獲得消息的渠道也多。內蒙較為偏遠,因此許多東西都供不應求,在買賣的過程中,金利斌摸清了顧客們的需求,這對於他的商路開闊,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包頭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內蒙偏遠,但包頭的交通卻十分發達,這個位於內蒙古中部的經濟中心,彙集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多元文化的交鋒使得蒙古人與漢人來往頻繁,有"草原鋼城"的美名的包頭,成為了金利斌獲取財富的溫室。

億萬富翁的致富路

金利斌的財富之路,是從一包話梅瓜子開始的。正是這個來自湖北的瓜子品牌,讓金利斌意識到了做代理的利潤之大,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金利斌賺到了40萬元,這不僅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是他從攤販變成商人的轉變節點。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在那之後,金利斌將重點放在了食品領域的代理營銷上,利用積攢的人脈與投資,他拿下了伊犁液態奶的代理權,液態奶在全國暢銷,他孤注一擲似的舉動,讓他一舉成為包頭最大的牛奶品牌代理商,他也因此獲取了鉅額的利潤。

不僅如此,金利斌還在多達106個市場內投資開設了各種食品、飲料、菸酒批發部,其業務範圍遍及包頭大大小小的市場。在短短几年內,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2002年,惠龍公司在金利斌"惠澤民眾,龍騰天下"的理念中成立了。

除了代理食品相關的產業之外,他還涉及到了物流產業,通過輻射範圍極廣的物流,他也接觸到了其他各行各業,哪裡有賺錢的可能,就對哪裡進行投資,洗浴、礦山、超市。在他大膽的投資下,獲得的回報同樣是可喜的。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在十多年的發展中,金利斌利用包頭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及見縫插針的投資契機,將名不見經傳的惠龍公司打造成了資本力量雄厚,總資產超過25億的大型公司。

與此同時,他手下的全資公司多達14家,包括食品物流、洗浴廣場、連鎖超市、商務足道、華巖礦業等行業巨頭,除此之外,金利斌還擁有多家控股公司,一時風頭無兩。

從窮小子到大富翁,很難想象到金利斌的致富之路是由一包小小的話梅瓜子開始的,金利斌在完成人生的逆襲後,卻不曾注意到浮華之下暗藏的危險。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負債累累,自焚悲劇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必有所失。25億對於從前的金利斌而言,是一筆不敢設想的財富,但對於那時的金利斌而言,還遠遠不夠。就這樣,在他衝著更大的野心進擊時,他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覆滅的道路。

作為一名投資者,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資金,為了滿足資金需求,金利斌走上了融資的道路。從2004年開始,金利斌向員工以及社會人士融資,彼時惠龍公司發展態勢良好,不少人甚至抵押房子貸款融資。

月息極高,存兌自由的融資方式讓金利斌在短時間內就吸引了大部分的資金,但其中的隱患便是,他需要揹負鉅額的利息。為了承擔利息供給,並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金利斌決定孤注一擲,打造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

包頭億萬富翁——金利斌的人生路

利用手頭的資金,金利斌建設了福禾豆業集團,但不幸的是,公司一經成立,便面臨了大規模的虧損。總計14億元的負債壓在金利斌的身上。出事前還欠了所有職工兩個半月的工資。

住慣豪宅,開慣豪車的金利斌身處富麗堂皇的辦公室,獨自一人面對著鉅額的負債,在經歷無數心理抗爭後,萬念俱灰的金利斌選擇了永遠地逃避。九年前,一輛豪車從他的住宅駛出,開往了一處空曠無人的地帶,汽油潑遍了車身。

隨後,他點燃了汽車,沖天的火光燃盡了他的生命。事實上,金利斌的悲劇或許正在於他的野心與實力的不符,在步履薄冰般的投資業中,他的浮躁大膽成為了最大的隱患。這場自焚或許讓金利斌得到了解脫,但這場悲劇卻給所有投資者都敲響了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