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年輕人的信息平權、新消費習慣,將誕生大批國民品牌。


鯨商(ID:bizwhale)原創

口述 | 亢樂

作者 | 達爾聞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為什麼起這標題?因為我跟我們合夥人之前是抖音BrandStudio的整體負責人,我們出來時,在資本圈坊間流傳開,“抖音有兩個高管出來創業,做了一個口服壯陽口香糖,效果特別好。”


雖然是個玩笑,但我今天還是想以這個蠻有意思的話題作為(分享)標題,其實正經的主題是《新食品消費品的時代機會》。


分享前先做下自我介紹,我是Buff X食品的創始人&CEO亢樂,早前在網易,大家耳熟能詳的網易一元奪寶和網易嚴選,就是由我們這個核心團隊操盤的,後面我去了抖音負責電商自有品牌,直接向字節跳動CEO張楠彙報。


我們這個部門基於抖音,研究怎麼樣把抖音在消費品和用戶在流量層面、心智層面做商業化。比如,大家看到刷屏的捏捏就動的兔耳朵帽、貓爪杯、珀萊雅泡沫面膜等案例。


我比較實在,看到鯨商舉辦的是“國貨新勢力系列沙龍”,所以就沒準備廣告,很踏實的準備了些從網易嚴選、抖音實踐電商出來的乾貨來交流。


但大家對我們項目還不瞭解,且做點介紹。我們今年上半年出來創業,有幸拿了紅杉資本、梅花創投數千萬級別的天使投資。今天過來分享,正好趕上我們產品的天貓旗艦店上線開業。測試階段,我們在有贊上線一週後,已做到了細分品類第一。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鯨商“國貨新勢力”沙龍現場圖)


為什麼叫buff?在座做玩遊戲的人都比較熟悉(遊戲中增益系的各種“魔法”),我們想給消費者加個buff,每個場景不一樣。 橙色維C是一個日常生活加的buff,紅buff是護眼,黑buff是壯陽藥,然後紫buff是助眠,白buff是減肥。我們把所有的軟糖都做到了好吃、有用。


為什麼我願意放棄4500萬的期權,從抖音離職出來創業?


因為年輕人“接管”世界後,中國一定會出現很多國民品牌,這是一波新消費品品牌的機會。


從天貓近幾年的在線消費數據變化,我們可以看到90後增長勢頭誘人。這也正是抖音內部要推動消費品內創,以及字節跳動在外為何要投資那麼多消費品公司。因為我們發現——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年輕人的信息平權,將造就國民品牌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平權,抹平中國年輕人的第一個信息差,品牌跟媒介會有一個非常強的關係。剛剛做品牌創業的同事們在講,我們品牌其實並不僅僅是渠道,一定程度上心智決定了品牌,但什麼會影響心智?——消費者對信息的獲取途徑和方法。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我們看到的品牌,其實是靠媒介交互信息來跟消費者做溝通的,品牌會依靠交互信息建立辨識度,媒介的變化會改變品牌的傳遞路徑。我們在抖音內部得到的結論:下一個時代,品牌效率會無限的驅動於渠道的效率,然後最終他們會達到一致,中國會出現自己國民品牌


我之前在網易嚴選做調研,問消費者坐在馬桶上時會看什麼媒介?可能大多數杭州或者一二線城市朋友都會說手機,最多加個Paid。但到了銀川之後,就變成了讀者文摘。


當時要做網易嚴選了,我們拿無印良品的商品做了一次全國性調研,無印良品拖鞋給北京人看時,得到“高級、性冷淡、極簡、茶几風非常的美”反饋,但我們給銀川人看時,就變成了枯燥、難看、白嚓嚓的什麼東西,完全沒有生活情調。


我們在抖音做80後調研時,同樣發現從一線到四線城市,他們有著非常大的信息差,對同一事情的認知和理解很不一樣,消費行為也非常不一樣。


比如,“紅配綠”這事,紅色衣服配綠色褲子,在一線城市80後認為是醜、難看,然後下沉到下線城市的同齡人認為是洋氣。


當我們拿一雙AJ鞋,分別給北京、拉薩兩個樣品城市的年輕人看時,北京的小孩認知是潮酷,而拉薩一位95後認知除了潮酷外,還能侃侃而談自己夢想在“毒”上做KOL炒鞋......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鯨商“國貨新勢力”沙龍現場圖)


我們從抖音2萬多個視頻流中提取發現,相比較80後,年輕人喜歡的內容趨同。70後的視頻,下線城市基本上關心廣場舞之類,一線城市的70後主要在討論國家大事,80後也類似,只有90後在無限趨同。


另外,我們發現一個驚奇的現象。消費者基於地理位置的視頻發佈,有64%的新疆年輕人第一次來上海,大多會選擇去喜茶打卡;而62%的北上廣深一線年輕人,他們去長沙玩時,會去茶顏悅色打卡。這兩件事,在上個時代是不可能發生的。今天,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審美非常趨同。


80後鮮有網紅銷售品牌,只有網紅渠道品牌,我覺得是效率層面、心智層面和整個社會大環境層面的問題。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我們明顯地感覺到中國現在是一個“後裔文化”的社會,80 、90前的人,都在向90後學習。


還有個有趣的親身經歷,我在抖音時負責的部門,最多時有190人的大團隊,而我們的員工以94年左右的年輕人為主,像我這樣87年的大齡人經過一件事發現:95後對我們80後以時間和空間交朋友感到不可思議,他們覺得自己(上班)出賣個人時間,賺份工資而已,你我志不同,為什麼要交朋友?


同時,我對他們交朋友的方式也覺得很震撼——他們會在喜歡的偶像演唱會現場,把前後左右的人都加一遍,因為他們覺得那個才叫朋友。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海量信息決定了渠道深度


我認為整個碎片的渠道的推動,及整個媒介的碎片化,在推動整個品牌的傳播聲量會出現一個倒置的情況。因為以前渠道決定信息的廣度與深度,但是現在海量的信息,其實是決定了渠道的深度。


這種碎片化、快節奏的信息,事實上推動了非常多的消費品品牌在抖音上進行傳播。在這種社交氾濫的時代裡,所有的社交媒體進行推波助瀾,要比口耳相傳的時代要快得多。


大家知道“廣告之神”姚貝娜,她上世紀60年代拍的廣告:一個牛仔騎著馬,然後跑到鏡頭前拿出來一根菸,抽一口說萬寶路真牛。大概就這樣一個廣告,推動萬寶路成為了一個美國的國民品牌,又因為美國市場足夠廣大,萬寶路又推行了一個國際化的品牌,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廣告真有那麼牛逼嗎?


告訴大家一個數據:1960年時,美國約有88%的家庭擁有了至少一臺電視,他們是從55%一下子達到了88%,電視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把美國東西海岸的審美拉平,消除了信息差。美國的萬寶路、沃爾瑪、Boss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是通過電視媒介傳播起來的。


另外一個成熟市場日本,1980年時,雜誌、書刊型這種媒介,拉齊了日本南北的信息差,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國民品牌,大概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誕生的。


我們在抖音研究大量案例之後發現,在做品牌商業模式創業時,最大的脆弱點是0到1,但我們在做平臺商業模式最大的脆弱點,在10到100的天花板。


我之前在網易內部做過很多互聯網產品,0~1的體量很容易,但做到一個天花板可能就很難了,但做消費品品牌0~1最難,為什麼?因為心智因、因為信息,我們很難起量。


但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消費品創業的最好時段。因為信息足量化了,年輕人的消費行為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更快速的獲取消費者的信息,可以更快速的通過媒介把信息處達給他們,所以我就出來做壯陽藥了。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年輕人新消費行為,造就新消費品牌


這也是抖音內部的一個共識。舉例,一個90後爆品、一個80後爆品,兩個不同的爆品。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在抖音成為爆品,都有一個共同是有序動態的過程。但90後80後的爆品不一樣,80後是有用到爆的爆品,但90後是沒用到爆的爆品

,說起來比較心酸。


80後的每一件商品,都在講述著中年人的辛酸和生活不易。但是90後的爆品,從捏耳朵帽子到全員惡人的T恤,沒有一件商品是跟功能性有關,很大程度上在減弱有用,對吧?


我們得到的結論:90後在整個人口金字塔裡,是向上越深的一層。看起來90前的人還在追求生存需求、穩定,全但是90後看起來在追求Social,追求互相的認同。


那有人會問了,Buff X食品的包裝為什麼那麼狂熱,沒有延續網易嚴選時期的性冷淡風?因為我們基於金字塔需求原理和商品本質的表達,極簡性冷淡突出商品本身功能設計和包裝,已經過時了。


90後寵物像,在整個抖音裡面轉化率第一的內容,整個抖音裡你會發現非常多的圈層社交貨幣化,

包括我們的鞋,抖音裡大量交互性、傳播性的溝通內容也在出現,這些視頻內容都在講,我買了它,你也買了它,咱倆是一類人,也可以分享給大家。


總結起來:95後全新的消費行為+95後獨立的消費理念=95後國民品牌的空間。而這個窗口期不會超過5年,但週期超過40年的,中國國民消費品牌的建立機會。


具體應該怎麼做?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避免“定位”的誤區


結合我做Buff X的一些基本理念和認知分享下:


首先,定位太重要了!我看到大量的新消費品死掉,更多的時候是出現定位問題。


大家知道互聯網創業者,很容易出現follow(跟隨)邏輯,就美國有的我們也要有,或者北京有了,我在上海做一個更好的,但這邏輯在消費品裡面創業似乎不能這樣。


你想做一個消費品或者電商層面的定位,是你在找市場上跟你競品不一樣的點是什麼?


這個非常重要,但是具體怎麼樣找不一樣的點,很多人會進入誤區。

定位時候不要和競品的缺點比,你的競品不是因為缺點成為競品,而是和對手最大優點下的固有缺陷對比,你就脫穎而出了。


比如,我們做嚴選那會競品是淘寶,我們不會去找淘寶的缺點做對比,淘寶最大的優點是萬能,但你再有錢,在上面你也不能閉著眼睛買,你搜索T恤,然後出來一整頁東西要挑,所以做出來一個讓消費者可以閉著眼睛買的電商平臺,才有出路。


事實上,網易嚴選最早的定位是一個可以閉著眼睛買的地兒,大家閉著眼去買,然後遵循“價格不貴、選擇不多、質量不差”的原則。


從抖音出來後,我為什麼要做“壯陽藥”

起盤,品效果合一


做自有品牌,抖音現在依然是唯一的,即有“品”有“效”的流量渠道,我們在快手或許可以迅速的達到銷量,但是對品牌的整體構建和消費者心智的錨點形成,沒有太大意義。


我們可以在淘系,包括在京東迅速獲取銷量,但流量難度和成本問題壓力比較大,我們可以在分眾傳媒、電視廣告投硬廣曝光,但它直接轉化銷量的影響不大。雖然消費品牌的玩法不同,但現在頂層投放的邏輯都在趨向直播。今年抖音要完成2500億的GMV,需要廣大的新消費品品牌來填進去。


在抖音做消費品創業,跟抖音一起成長是這樣一波非常好的紅利。但反過頭來,我為什麼要選擇抖音創消費品品牌,我們有個結論:天花板最高的,脆弱度最低的,其中死亡概率最低的一個是酒,另外一個是功能性的食品及保健品。


抖音的算法才是核心,所以大家一定要以去中心化的投放邏輯,去中心化的渠道去做去中心化的投放,不能用中心化的邏輯去做投放,所以對於一個創新品牌,他們在抖音裡集中投放KOL,這點我是不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