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之間難為小”:孟子在戰亂中的自保

“兩大之間難為小”:孟子在戰亂中的自保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 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在戰國時期,如何保全自己也是十分重要的,《孟子》中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直到今天也是十分具有借鑑意義的。

“兩大之間難為小”:孟子在戰亂中的自保

兩大之間難為小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 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譯文:

滕文公問道:“騰國是一個小國,處在齊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 司。是歸服齊國好呢,還是歸服楚國好呢?”

  孟子回答說:“到底歸服哪個國家好我也說不清。如果您一定 要我談談看法,那倒是隻有另一個辦法:把護城河挖深,把城牆 築堅固,與老百姓一起堅守它,寧可獻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 做到了這樣,那就可以有所作為了。”

“兩大之間難為小”:孟子在戰亂中的自保

【讀解】

  兩大之間難為小。服從這個,那個會來找你的麻煩;服從那 個,這個又會來跟你過不去。

   所以股文公感到為難。

   孟子的意見很明確,換一種思路,換一種活法:為什麼一定要服從於哪一個呢?我就是我,哪個也不服從,哪個也不得罪。小固然是小,但也要小得有志氣。說穿了,就是要自強自立,不要做大國的附庸國,而要爭取獨立自主,保持自己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兩大之間難為小”:孟子在戰亂中的自保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憑空口說白話,而是要靠全國人民同心同德,深溝高壘,加強國防建設。一旦有侵略者來犯,就與國家共存亡,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所以,自強自立是“兩大之間難為小”的根本出路。國家如此,我們每個人的立身處世也有如此的情況,同樣需要以自強自主的精神來加以解決。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這和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是多麼契合啊,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未停下過腳步,面對困難也從未屈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國人的堅強努力和凝聚力,這不就是自強自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