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官至太子太師,京兆萬年(今陝西臨潼)人,祖籍琅琊(今山東臨沂)。世稱“顏魯公”、“顏平原”。顏真卿歷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人剛正,多次遭人排擠陷害以至於屢貶外州,但仍忠君愛國,受到了帝王的重用。顏真卿的書法被稱之為繼王羲之之後的第二個高峰,創作出了屬於唐代的書法新風。

顏真卿存世楷書作品很多,前後的風格變化極大,可分為前、中、晚三個時期。

44歲的《多寶塔碑》,

46歲的《東方朔畫贊》,

55歲左右的《臧懷恪碑》和《郭氏家廟碑》,

63歲的《麻姑仙壇記》,

70歲後的《顏勤禮碑》和《顏家廟碑》,

60歲以後的《大唐中興頌》、《宋璟碑》、《元次山碑》等作品都是顏真卿的楷書作品。

顏真卿的書跡最早的是《雁塔題名》,但並未流傳下來,存世最早的《多寶塔碑》,《多寶塔碑》屬於顏真卿的早期楷書作品。《多寶塔碑》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其顏書特徵還未形成,實用性強,著意於銘石記事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創建多寶塔的原因以及修建過程。而對於此碑的評價也褒貶不一。王澍在《虛舟題跋》中稱:“腴不生肉,健不剩骨,以渾勁吐風神,以姿媚含變化,正是年少鮮華時意之書也。”也有“第微帶俗,正是近世掾吏家鼻祖”的評價。


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郭氏家廟碑》是顏真卿中期的楷書作品。此碑為唐代名臣郭子儀為其父所立的家廟碑,由唐代宗用隸書題額,顏真卿撰文並書。在此碑中,顏真卿的個人風格初具規模,字形偏長,造型比較挺拔俊美,結構類似《東方朔畫贊》。


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70歲後的兩件楷書作品分別是《顏勤禮碑》和《顏家廟碑》。有人說:“後人論魯公書法,大抵以《顏家廟碑》為其極限,其後之書,由盛入衰,已不見有魯公佳品。“《顏家廟碑》字形偏方、重心居中,是比較樸拙敦厚的風格,《顏勤禮碑》則是字形偏長、重心偏高,比較峻挺的風格。


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顏真卿各時期的楷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