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AB血型奶奶捐腎救O型血孫子

中新網·湖北

武漢:AB血型奶奶捐腎救O型血孫子

發佈時間:2020年10月13日 09:32 來源:楚天都市報

今日熱點:

  • 湖北暢通職稱評審通道 民企人才可評"教授級"經濟師
  • 湖北全流程管控風險 不讓一個貧困戶因水災返貧
  •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2020上合博覽會延期舉辦
  •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颱風藍色預警
  • 特朗普宣佈準備重返競選活動 印度確診人數超700萬
  • 俄專家:俄新冠疫情或在未來10至20天進入平穩期
武漢:AB血型奶奶捐腎救O型血孫子

遙遙對醫生說謝謝

武漢專家填補兒童跨血型腎移植空白

AB血型奶奶捐腎救O型血孫子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曼英 通訊員 常宇

5歲男童遙遙(化名)因患急進性腎炎,急需腎移植救命,但幾個月的等待,他依舊沒有等來合適的腎源。眼看遙遙的身體每況愈下,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非常心疼,希望捐出自己的腎來救遙遙。

醫院的匹配度篩選顯示,奶奶是最適合捐腎的人。然而,奶奶是AB血型,遙遙是O型血,跨血型移植是傳統腎移植配型的禁忌,兒童跨血型腎移植更是此前從未嘗試的空白地帶。為了挽救遙遙的生命,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醫生們決定放手一搏,他們與該院兒科、輸血科合作,通過血漿置換和藥物治療,成功實施了跨血型親屬腎移植。

昨日,遙遙康復出院。回家前,他拉著醫生的手,用稚嫩的聲音反覆說“謝謝”。

5歲男童患尿毒症急需腎移植

5歲的遙遙來自安徽亳州。去年12月,他開始頻繁出現肚子疼的症狀,當地醫院診斷他患了急進性腎炎。

之後,遙遙的病情迅速惡化,很快進展成為尿毒症。為了維持生命,他不得不每天接受腹膜透析治療,再也沒有辦法上幼兒園。

但是,日復一日的透析無法從根源上解決遙遙身體的問題。醫生告訴遙遙的親屬,腎移植是最佳選擇。由於當地醫院沒有小兒腎移植的經驗,建議他們去更好的醫院就診。

遙遙的親屬從病友處打聽到,曾有孩子在武漢同濟醫院成功完成腎移植,決定帶遙遙到武漢治療。今年4月,遙遙隨父母來到武漢同濟醫院,排隊等待合適的腎源,以接受腎移植手術。

然而,4個多月過去,遙遙仍沒有等到匹配的腎源,而他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出現皮膚瘙癢、臉部浮腫、吃東西沒胃口等症狀,心臟的負擔也越來越重。看著他的痛苦日漸增加,一家人心急如焚。

奶奶腎功能強大獲準捐腎救孫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捐自己的腎來救他?”遙遙爺爺的話,讓焦灼的一家人萌生了新的希望。從醫生那裡得到專業、肯定的回覆後,遙遙的爺爺、奶奶和父母都表示,願意捐腎來救遙遙。

考慮到遙遙的父母還很年輕,又是家裡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還有兩個孩子要撫養,遙遙的爺爺、奶奶自告奮勇主動要求醫生,優先選擇他們來捐腎。

“我們評估供者能不能捐腎時,會先對其腎臟功能進行全面、徹底的檢測。只有供者的兩個腎臟分別達標,我們才會考慮繼續走倫理審批流程。”昨日,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主任醫師朱蘭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經檢測,遙遙的奶奶雖然已經50歲,但她的兩個腎臟濾過功能都很強大,與40歲的年輕人差不多,符合捐腎條件。另外,篩查結果顯示,奶奶與遙遙的匹配度也高於其他的家人,是最佳的捐腎人選。

得知結果後,遙遙的父母非常猶豫。但在遙遙奶奶的強烈要求下,兩人還是含淚應允了下來。

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遙遙的腎源問題得到解決。

兒童跨血型腎移植空白被填補

不過,遙遙的奶奶是AB血型,遙遙卻是O型血,而跨血型移植是傳統腎移植配型的禁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為醫生和遙遙家屬面對的新考驗。

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陳剛教授介紹,近年來,隨著供體器官短缺的矛盾加劇,國內開始嘗試跨血型腎移植。三年前,同濟醫院開始實施跨血型親屬腎移植,目前已經累積近10例。但像遙遙這樣的兒童跨血型腎移植,預存抗體較高(1:256),而且是AB血型捐給O型,屬於首次嘗試。

家屬強烈的救治願望和對於手術風險的理解,讓醫生們堅定了放手一搏的決心。陳剛教授與該院兒科、輸血科通力合作,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由輸血科提供新鮮的AB血型冰凍血漿,兒科負責血漿置換,來清除遙遙體內的血型抗體,最大限度降低排異反應;每次置換後,再由輸血科及時檢測抗體的水平變化。通過各科室的共同努力,遙遙的抗體水平降到了1:4,達到安全移植的標準。

9月10日,醫生們順利為遙遙和奶奶實施了腎移植手術。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祖孫倆都恢復得非常順利。

昨日,遙遙康復出院。而他的奶奶此前已經康復出院回家。

“謝謝,謝謝……”離開醫院前,遙遙拉著醫生的手,連聲道謝。

達到醫學條件的捐腎非常安全

昨日,朱蘭介紹,尿毒症患者要等到血型完全兼容的供體腎臟,往往需要1至3年。如果血型不相容的親屬捐腎移植手術得以開展和推廣,意味著更多的尿毒症患者有望得到腎移植的機會。

“目前,親屬腎移植接受程度不高,主要障礙是大家普遍存在一個老觀念,認為捐了一個腎臟後,供者會‘傷元氣’,出現體力下降、壽命變短等情況。”朱蘭說。國外的大數據統計顯示,捐了一個腎臟的人,以及因種種原因被迫切除一側腎臟的人,他們的長期存活率甚至高於擁有雙腎的人。這是因為只有一個腎臟的人,生活方式往往更加健康,因此壽命更長。

朱蘭表示,願意活體捐獻腎臟的人,只要通過全面徹底的檢查,達到醫學條件的,捐腎手術非常安全,既不會威脅捐獻者的生命,也不會影響他們的長期預期壽命。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現在採用微創取腎手術,切口很小,手術後恢復起來非常快,一般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住院五天就可以出院。捐腎者只要注意早期避免重體力勞動、每年做一次體檢、多注意血壓變化,一般就可以了。”朱蘭說。

■ 鏈接

腎移植後要注意什麼

昨日,朱蘭介紹,接受了腎移植的患者,要特別注意下列問題:

●一定要戒菸。由於腎移植手術後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腎友”的免疫力往往低於正常水平,吸菸會增加患病風險。

●最好不飲酒。酒精可能損傷肝臟,而肝臟是很多藥物代謝的最重要場所。

●預防感染。“腎友”免疫力較低,要儘量避免出入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出門戴口罩;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海鮮,注意保暖。

●合理飲食。適量、低鹽、限制攝入膽固醇和糖類、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注意補鈣、慎用能提高免疫功能的食品及滋補品(如白木耳、香菇、紅棗、蜂王漿、人參等)、慎用影響藥物濃度的食品(如西柚等)。

(編輯:裴春梅)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