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之言不可忘:學會適可而止,方為人生大智慧

很多中國的百姓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慾望不能太過於放縱,一個人的志向也不能太過於沒有盡頭,對待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個度,知道及時止步才是明智的選擇,只有這樣人生才能少出很多事端。

上面這段話,其實概括成兩個字就是“知止”,這兩個字雖然看起來很簡短,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無窮且深奧的,很多人窮其一生也不能參悟這兩個字所蘊含的道理。而古人之所以這麼看重這兩個字,主要就是為了告訴後人,作為個體存於這個世界,我們要學會退讓,學會順其自然。

​祖宗之言不可忘:學會適可而止,方為人生大智慧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世界是複雜的,這其中所能充斥的誘惑多到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活,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躲得開利益攻擊,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對這個世界所蘊含的誘惑保持限度。畢竟在這個社會上,有太多因為利慾薰心而導致萬劫不復的例子供我們吸取教訓了。

所以在很多百姓的眼中,古人的訓誡是自有它存在的道理的,為人處世懂得“知至”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自古以來,凡是能成大事者或者有大智慧的人,幾乎都是知道止步的人,他們不一味的要求前進,因為他們知道要想在這個社會上有長久的立身之處,知至才是應該具備的大智慧。

​祖宗之言不可忘:學會適可而止,方為人生大智慧

如果你想做到“知至”,第一件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限制貪慾。貪慾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人們常常將這個詞語跟妄念聯繫到一起,這是因為二者其實是相互依附的關係。對於這兩個東西,人們都應該時刻保持克制,不加以節制的話,這便是毀滅人生正規道路最為“邪惡”的事物。

第二個要“止步”的事情就是對利益的無限追求。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也許很多人認為爭名逐利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這句話的本身其實早就蘊含了人們一旦利益之心過重,勢必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被利益矇蔽了雙眼的人,總是會忽視掉身邊的陷阱,一不小心就墮入深淵。

​祖宗之言不可忘:學會適可而止,方為人生大智慧


其實我們都明白的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不勞而獲根本就行不通,一切你看似十分巨大的利益背後,其實都深深藏著一定的缺陷,如果你不小心的對待這件事情,最後就會被利益所左右,到時候想脫身也不能了,只能暗暗的後悔,曾經自己沒有控制好慾望。

而人們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種從眾心理,看見別人這樣做,自己就迫不及待的對這個進行選擇。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獨立的思想,然後對於自己將要選擇的事情,有一定的自我意識,懂得什麼叫做“過猶不及”,這樣才能真的將事情看通透,實現個人的長遠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