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成癌症患者“催命符”?醫生:化療還需這些措施才可對

在癌症治療領域,化療是很多癌症的首選治療方案。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將正常細胞殺死,還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由放化療引起的副作用讓很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所以緩解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瞭解化療期間的飲食注意事項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至關重要。


化療成癌症患者“催命符”?醫生:化療還需這些措施才可對


化療的副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消化道損傷

消化道的症狀在化療患者中很常見,如噁心、嘔吐、腹瀉等都是常見的,有的身體素質差的甚至會持續一週以上。在此期間應該注意飲食,鼓勵患者多食高營養、易消化飲食,少量多餐,不吃刺激性食物,多補充水分。

噁心嘔吐,比如鉑類、順鉑類、草酸鉑類、紫杉醇類等藥物,易引起胃腸道反應,建議化療之前,根據用藥情況,對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中醫提前干預。中藥以健脾、開胃、降逆為主,患者的噁心嘔吐明顯下降,甚至無噁心嘔吐的症狀。

神經系統損傷

一些癌症患者化療後會出現頭昏、耳鳴、聽力下降等副作用,有少數人會有感覺異常,味覺喪失的症狀。可以常規服用維生素B1、B6來緩解症狀,在此期間還要多喝水。


化療成癌症患者“催命符”?醫生:化療還需這些措施才可對


肝腎損傷

大多數化療藥物會損害肝功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表現為肝酶和膽紅素升高,患者可能出現肝區不適,嚴重的會導致中毒性肝炎;有些化療藥物會引起腎功能損害而出現腰痛、腎部不適等。

免疫功能下降

大部分化療藥物對人體免疫有抑制作用,導致免疫功能下降,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至紅細胞、血色素下降等。

化療有副作用,中藥與化療結合,一是提高化療的有效率,二是減緩耐藥的發生,降低不良反應。

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嘔吐、骨髓抑制、肝腎損害、脫髮、周圍神經毒反應、手腳麻木等。


化療成癌症患者“催命符”?醫生:化療還需這些措施才可對

骨髓抑制,會出現白細胞低、血小板低、血素低等表現。化療作用原理是殺傷旺盛期的細胞,由於人體最旺盛的是骨髓的造血機能,所以化療會抑制骨髓功能。中藥介入治療,不僅可以保護骨髓的功能,還可以促進其功能的恢復。臨床上常用當歸、雞血藤、黃芪、當歸補血湯、十全大補湯等改善骨髓功能。

手腳麻木,也叫周圍神經毒反應,鉑類、五氟尿嘧啶類、紫杉醇類、萬科等藥物,都可以導致手腳麻木,這一副作用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認為氣血不足或不通導致手腳麻木,因此臨床上常採用益氣、活血、通絡等藥物,比如最經典的處方--黃芪桂枝五物湯,可以改善或減輕手腳麻木的發生。

脫髮,是化療常見的副反應。中醫常用桑葉、側柏葉、首烏等用來熬水洗頭,改善頭髮的營養狀態。


化療成癌症患者“催命符”?醫生:化療還需這些措施才可對


如何緩解化療副作用?

補充中藥為輔助

對於減輕化療的副作用,中醫有獨到的優勢。所以說中西醫一定要有機結合,才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腫瘤預防復發轉移。

中醫針對化療的副作用,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臨床上,針對患者所用的化療藥物,辨證施以不同中醫藥物,有效地抑制不良反應發生,提高化療有效率。

化療之前吃中醫臨床效果較好。若出現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可以停兩天等副作用過去後,再吃中藥,下一週期的化療副作用就會降低。


化療成癌症患者“催命符”?醫生:化療還需這些措施才可對


補充營養

化療後應該攝入充足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以保證病人的營養。飲食要種類多樣,可以多吃香菇、木耳、猴頭菇等菌類食品,多吃水果,如獼猴桃、蘋果、葡萄等,多吃含優質蛋白的牛奶、雞蛋、魚類、肉類、家禽類、豆製品等。

多吃粗糧,少吃精細加工食物。在烹調時多用清蒸、煮燉、儘量少吃油炸和油煎食物。合理安排飲食能提高免疫力,不能著急進補不能缺乏營養,少量多次進餐,避免過飽。

補充微量元素

硒能減少化療物的毒性,合理補充微量元素硒,能增強正常細胞抗氧化功能,防止白細胞、紅細胞的下降,有效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減少噁心嘔吐等,減輕病人放化療期間的痛苦,使其順利完成放化療。很多食物都含有硒,尤其是全粒穀物比如全麥麵包、燕麥粥、大麥、白米和豆類中含量比較多,可以適當多吃些。

以上藥物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吳福榮,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