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科技自媒體/ 黑馬良駒

黑馬哥最近追劇,發現今年的劇綜行業有一個新現象,就是熱門劇集在視頻平臺上的拼播和聯播越來越多了。比如黑馬哥前兩天剛追完的《慶餘年》,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都能看到。這對於要做劇集投放的廣告主來說卻是一個新問題,由於拼播劇越來越成為趨勢,很可能兩個或者幾個平臺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這時候,廣告主該如何選劇、如何選平臺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從愛奇藝最近的劇集播放數據意外外顯聊起吧。

最近隨著愛奇藝隨刻版APP上線後,豆瓣上就有網友發帖稱可以看到愛奇藝劇集的播放量了。

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更有一些網友把愛奇藝的這些外顯數據進行了更深層的分析,發現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據網友截圖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愛奇藝播放量超百億的劇集僅有一部,今年很火的《愛情公寓5》《慶餘年》等劇集播放量都不到60億,網播劇動輒百億的播放量已經成為歷史。

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近幾年,隨著聯播劇數量的上升,作為同一內容拼播劇的數據比較,更加的具有可比性。通過網友截圖數據與三大平臺(騰愛優)中唯一外顯播放量的平臺——騰訊視頻的外顯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看到:18 部拼播劇中、愛奇藝僅有一部播放量高於騰訊視頻。《慶餘年》這種的熱門劇集,騰訊視頻播放總量是愛奇藝的 1.3 倍。

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將平臺播放量與數據機構的播放量進行第二次比對,更耐人尋味的情況就發生了:還是以《慶餘年》為例,艾瑞 MVT 展示的不去重總設備UV為騰訊視頻領先、和外顯數據相同,而云合數據展示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則是愛奇藝以1.32%領先騰訊視頻的1.22%。

這種數據的差異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現在第三方數據平臺的數據存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很難說哪家的數據更為權威;二是單一數值維度不能夠完整反映內容熱度。

以雲合數據為例,他們主打“正片有效播放”這個概念,據官方的解釋,這個數值的得出是:綜合有效點擊與受眾觀看時長,最大程度去除異常點擊量,並排除花絮、預告片、特輯等干擾,真實反映影視劇的市場表現及受歡迎程度,但這裡就有兩個矛盾點:

首先,正片有效播放背後的算法到底是什麼?有效點擊與受眾觀看時長的佔比各是多少?什麼是所謂的異常點擊?其實,在數據算法不完全透明的前提下,數據的公信力會大打折扣。

另外,剔除了花絮、預告片、特輯等得到的數據是否就能夠“真實反映影視劇的市場表現及受歡迎程度”?目前視頻網站的內容生態越來越綜合、廣告手法也越來越多元化,花絮等短視頻也能反映一個IP的熱度,是單一正片看內容價值更準確還是綜合專輯看更準確?黑馬哥更傾向於後者。

我們再跳出播放數據的對比,從整個長視頻行業的全局來看一下。2020年,長視頻的日活和在線時長都產生同步增長。而就幾家主要的長視頻平臺來看,騰訊視頻近期的表現非常搶眼,搶佔了大量市場份額。據 MVT的數據顯示,3月騰訊視頻連續4週週總設備數居行業第一。

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圖:根據 MVT數據整理

根據藝恩發佈的《2020年Q1在線視頻內容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騰訊視頻以6成頭部內容覆蓋率領跑TOP20劇綜榜;2020年上新劇集中,騰訊視頻佔據播映指數TOP10中的6 席、並實現前五全覆蓋。

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視頻網站進入拼播時代,品牌投放思維的升級與迭代

綜合各項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隨著視頻平臺會員用戶的增長和追劇文化的養成,未來劇集對視頻平臺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對於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來說,劇集的打法是多樣的。頭部、大IP作品仍不缺少,是拉新和實現會員增長的一大利器。同時為了滿足會員的需求,又需要多類型、多體量的內容,瞄準各個圈層,滿足各種群體的需求。在這種大趨勢下,拼播和聯播就會成為一種新的趨勢。通過拼播的形式,既可以獲得相對頭部和優質的內容,又不用付出最高的成本。

某種程度上,現在對於視頻來說,熱門劇集也進入一種類似電視播出的“聯播”或者“拼播”時代。在這種新形式下,對於一個廣告主來說,該如何進行廣告投放呢?

在黑馬哥看來,廣告主應該認識到這種變化,關於品牌投放的思維也要進行升級和迭代。我覺得,廣告主應該注意到以下三個方面的變化:

一、視頻平臺從競爭走向合作,內容共享已成行業趨勢。2020年,中國的內容產業正在醞釀大變革。事實證明,盲目追逐版權,最終只能讓視頻網站跌入財務的黑洞,依靠內容輸血的模式越來越侷限性。特別是在視頻平臺的會員、日活都已達到了一定水位,視頻平臺已經成為優質內容最重要的內容平臺,流量和重要性已經超過傳統的電視臺。在這種形勢下,以往電視臺聯播、網臺聯動,就逐漸變為視頻平臺的“聯播”和“拼播”。將來,在線視頻平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從單純競爭走向“良性競爭+互惠合作”,因此在內容層的合作也會越來越多,拼播和合作將成為未來的主旋律,未來內容的商業價值要和平臺的價值共生共榮。

二、內容已走向生態化,要從多維度去衡量一個平臺的商業價值。長期以來,在行業裡一直有一個誤區,就是隻看正片播放量這個單一維度的數據,以為只有這個數據是衡量平臺流量和商業價值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這個看法是非常偏頗的,還停留在電視臺和廣電的傳統思維模式。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想把一個人長期鎖定在手機或者電視屏幕面前,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時候用單一正片播放量,去評判一個平臺的商業價值,也是非常狹隘的。廣告主除了關注正片的播放數據以外,還要關注劇集花絮的播放量,尤其是由正片內容引發的社交媒體討論。判斷一個劇火不火,不僅要看這部戲播放量數據,還要看在微博、貼吧、論壇、短視頻等社交平臺上有多少話題和討論,應該從多個維度去衡量一個平臺的商業價值。

三、品牌投放要有“寬視野”,需關注視頻平臺的綜合營銷能力。由前面的數據分析來看,因為行業中尚不存在能夠“定生死”的絕對衡量標準,故而廣告主應該放棄單一看正片播放量的方式,數據很多時候都是“自圓其說”,很難做到絕對的客觀和公正。廣告主去做劇集投放的時候,除了關注播放數據之外,還應該更為綜合的看待內容的數據標準與平臺的運營能力,以選擇能夠為品牌、產品提供更多助益的營銷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