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蒐集章丘老城的往事,喚醒繡惠古城的記憶

。大家好,本期主題:古城三怪

古城三怪是雪城先生於2012年的原創文章,被《齊魯晚報》、《今日章丘》、《人民網》、《中國新聞網》、《豆丁網》等多家媒體相繼轉載,近兩年又被《網易新聞》、《濟南網》多家官方媒體及自媒體重新轉起。其中,刊載完整版的只有《今日章丘》。現將原文呈現給大家。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2012年11月15日齊魯晚報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蔥高 整豬燒熟 歐式建築現古宅(人民網2012年11月15日11:40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蔥高 整豬燒熟 歐式建築現古宅-中新網2012年11月15日

濟南章丘繡惠古城“三大怪”,你知道嗎?2018-03-14 17:18 濟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2012、11、18《今日章丘》

古城三怪

◎雪城

章丘繡惠是一座千年古城。客居多年,從陌生的好奇開始,與古城漸漸熟識起來。感嘆她千年古韻的秀美之餘,對古城有異於他地的事物,總結有三,且稱:古城三怪

第一怪就是“蔥比人高遍地栽”。

蔥作為蔬菜,不足為奇,一棵蔥要是比人還高,那就成一怪事。古城繡惠是章丘大蔥的正宗之地。在章丘市歷年的蔥王大賽中,繡惠大蔥蟬聯桂冠,故有“蔥王”之鄉的美譽。今年蔥王2.23米大蔥,和小巨人姚明可有一比。別的地方,蔥沒有這麼高,豈不怪乎!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遍地栽的大蔥,怪還怪在種植上。麥收過後,一外地人途徑古城,見蔥農把蔥秧插在有水澆透的蔥溝,蔥葉露在地上。仔細看後,隨後離去。此人再次途徑古城,恰巧初冬時節,是大蔥收穫的季節。看看地裡未刨出的蔥,看看擺在地頭的蔥,他得出一個結論:蔥是往下長蔥白。當他再次看蔥地裡時,卻發現當初他看到的蔥秧在溝裡,現在蔥是在隴上,怪哉。不見蔥往高里長,卻見土隴護蔥高。蔥往地下長,還是往上長?向上長,露在地上的蔥葉依舊那麼長。奇怪!他哪裡知道這是章丘大蔥高白的訣竅——維蔥。當蔥長到一定高度,蔥農用特製的搬钁把蔥隴與蔥隴之間的土,維在蔥上,綠蔥就變成了蔥白。大蔥一年一般需要維蔥三次,或更多,才會長出一米多的蔥白,加上蔥杈、蔥葉,兩米多的大蔥比人高。當然和姚明一樣或高於姚明的人除外。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大蔥是章丘的一張名片,論起正宗,那就在古城繡惠。早在明朝,在女郎山西麓就是今天的繡惠鎮王金、喬家、馬家、石家、大高、小高家村等地栽培已很普遍。繡惠大蔥使用傳統的優良品種、有機肥料、土雜肥、殺蟲燈,堅決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絕對的“綠色放心食品”。92年榮獲曼谷農業博覽會金獎;98年以來連續三年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如今,蔥農大面積的種植,錢包鼓了起來。大蔥是古城的一塊金子招牌。如今與北京全聚德的合作,畢將加重這一金子招牌的含金量。

“蔥比人高遍地栽”成為古城繡惠是一怪,也是一寶,是繡惠人的驕傲!是章丘人的驕傲!

說完第一怪,再說第二怪:“整豬燒熟掛著賣”。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整豬燒熟掛著賣”,這怎麼少燒、怎麼賣?對呀,大家都知道還稱一怪嗎!古城人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恐怕知道的甚少。那就說說這“整豬燒熟掛著賣”的怪事。

豬肉,一般掛著都是賣生的,熟的也是下貨之類的蒸煮制食品。整隻豬燒熟,再掛起來賣,在古城算是一道風景。經營燒肉的多是黃家灣的黃姓人士,故叫“黃家烤肉”。黃家烤肉取當年長成的中等瘦型豬,宰殺後,用刀往肉裡劃出小口,用多種佐料配方喂揉。經過特製的狀似井的烤洞裡烤的,爐溫達到360℃左右,而且是整豬烤。皮酥肉嫩,肥而不膩,以鮮香味濃聞名於省內外,是濟南傳統風味名吃。黃家自祖輩經營烤肉以來,均操此業養家,世代相傳。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不吃北京烤鴨不算到過北京,沒吃烤肉不算到過中國”。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評價中國的“吃文化”說的。1972年基辛格來華時,品嚐黃家烤肉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古城,有北京烤鴨師從黃家烤肉之說。傳說,一名外地人到古城訪友時,主人以黃家烤肉待客,此人品後大喜,隨討教黃家烤肉的做法。這祖傳技藝怎能傳於外人,主人又礙於情面,無奈之下就把烤肉的一丁點技術傳授給了朋友。後來,聽說這位朋友在北京窮困潦倒之時,想起了黃家烤肉,由於豬貴,就拿鴨子試驗,結果烤鴨的生意越做越大,以鶴立雞群之勢,成就了名吃“北京烤鴨”。

這只是傳說,也許是黃家烤肉想借北京烤鴨樹大好乘涼的光。走進古城繡惠,大街上吸引你眼球的該是許許多多賣黃家烤肉的招牌,或是沿街擺攤,或是高大的店鋪。黃家烤肉絕對是燒肉中的上品,堪稱一絕。把整個豬烤了,掛起來賣,他鄉無有。“整豬燒熟掛著賣”成為古城一怪。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歐式建築現古宅”便是古城的第三怪。也就是說,有一座西洋建築在一所傳統的中國古宅中出現,並且是一同建造。

章丘繡惠古城三怪(完整版)


古宅位於女郎山南的西關村。這座古宅建築院落分為三進,整個建築群雖已破敗,但從門樓牆壁上的精美雕磚和房簷結構細節上仍能看出當年的奢華。古宅於民國3年到6年,由商人高業恕所建。原來古宅一圈都是二層的樓房,樓下有地下室。廂房和正房之間有迴廊連接,能互通。現在,古宅存留的只有地下室和地上一層了,迴廊也沒有了。第一進有東西南北四個廳房,其中南廳房已經坍塌。前院正廳,實際是一間戲廳,全家人看戲的地方。廳房房頂,雖經歷過風雨侵蝕,其精美的輪廓卻依稀可見。而從牆面修砌,卻看到了技藝的精湛。100年過去了,牆面不但依舊平整如鏡,磚縫也筆直如線。這個牆縫,如一枚錢厚,建築上就叫錢縫。怎麼做到呢?據說當年東家在兩頭放上錢,建築工人拉上線,泥灰都均勻地和這錢一樣厚,東家只要驗住工。兩邊的錢就是建築工人工錢。所以才有這牆的平整、筆直。後院是西方風格,和前院有著明顯的區別。後院廂房、主樓不復完整,主樓靠北邊的建築還用了蘑菇石,造型獨特的立柱,如同放大後的保齡球棒,歐式廊柱搭配的非常和諧。

這歐式風格建築令人驚歎,可見當年富甲一時的西關高家已經領風氣之先了。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瑞蚨祥大當家、“東方商人”孟洛川的姥孃家。一座古宅,見證了古城名門望族——西關高家的興盛,續寫了古城的文明。“歐式建築現古宅”也成了古城的一道風景,古城的一怪。

古城繡惠有三怪,“蔥比人高遍地栽”,“整豬燒熟掛著賣”,“歐式建築現古宅”。是三怪,也是三寶,他們是這千年古城的驕傲!

傳承章丘老城文化,關注繡惠來世今生。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