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發文/果笑說歷史

武則天父親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得到舉薦並代天子巡視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說:"在新的設防城市的周圍屹立著高峻的牆壁並非無故,它們的壕溝深陷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們的城樓已經聳入文明時代了。"

城市,這種大規模的永久性防禦工程的出現,標誌著原始社會已成為過去,文明時代已經到來。

何謂富有的城市,基本定義當地經濟發達,文化繁茂,百姓衣、食、住、行等無憂,而古代的富有城市則要多一個要求,即是當時的政治中心都城。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古代興建都城是“國之大事”

都城也叫國都或首都,是每個朝代最高政權的所在地,是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各朝各代都會選擇地勢重要、位置適中、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資源豐富的城市來建都,而這些地方就逐漸成為了富有的城市。

那麼,下邊前話結束,即刻進入正題介紹。

北京: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古城,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北京都市風光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周武王封堯後代於薊,城內有個薊丘,因丘名邑。

西周時期的燕侯封於此,春秋戰國時代的燕國也將國都定於薊城。

根據《水經注》記載和考古發掘而出的資料證明,薊城的舊址,約在今北京廣安門以北和白雲觀以南的一帶。

秦始皇統一中國,薊城為廣陽郡的治所,從秦漢到唐朝,北京乃北方的重鎮,地名更改多次,但城址位置基本上變化不大。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北京的鳥巢


遼代,稱北京為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朝的陪都。

金滅遼之後約三十年,公元 1153 年從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遷都到北京,改名為中都,這是北京城從歷史上的軍事重鎮走向全國政治中心的轉折點。

公元 1215 年,蒙古軍佔領中都城,燒燬了宮城,郊外的大寧宮幸而保存下來。

忽必烈至元四年( 1267 )以大寧宮為中心,用了四年時間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新城,名為大都,蒙古人稱為"漢八里克",意思是~漢城。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忽必烈


大都的宮城位於太液池(今北海、中海)東岸,在太液池西岸分別建立了隆福宮、興聖宮,在三組宮殿的周圍加築了一道城牆,當時稱蕭牆,就是後來的皇城。

皇城後面(今鐘樓、鼓樓一帶)是商業中心。

積水潭,又名海子(今什剎海)是當時商船雲集之處。

元大都規模宏大,宮殿壯麗,人口繁多且商業發達,當時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此後,明、清二朝均以北京為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古老的北京成為人民的首都,開始了新生。

西安: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西安鐘樓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今西安附近的鄠縣東建立了豐京;而後,他的兒子武王又在今西安附近的長安縣西南建立了鎬京;武王滅周以後,建立了西周王朝且定都鎬京。

這是在西安附近建都的開始

  • 西漢時期的首都長安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王朝,選擇在地理環境優越、物產豐富、交通方便,既可以控制西北,又可以俯視東南,而且進可攻,退能守之地建都,名為長安。

長安在今西安附近的長安縣西北,城內有供皇帝居住與活動的未央宮、長樂宮等五座宮殿,有規模很大的東市和西市,那裡聚居著大量的中外商人,貨物之豐盛,貿易之興隆,為當時世界上所僅見。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 隋朝時期的首都長安

隋文帝稱帝之前是北周大臣,封其為大興公,所以當時就命名長安為"大興城"。

這座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的大興城,把宮殿區、行政區、住宅區、工商業區嚴格地分開,城門坊門按時開閉,城內街道整齊乾淨,堪稱歷代都城之典範。

  • 唐朝時期的首都長安

由大興城 改名"長安",也稱"京師"。

唐太宗貞觀八年( 634 ),唐中央認為隋朝宮城建築所處地勢較低,多有弊端,便在隋代宮城的東北龍首塬高阜上,另建新的宮城即"永安宮",次年改名為"大明宮"。

唐玄宗時期,又在城內東部建興慶宮,其建築的豪華富麗超過大明宮。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西安大明宮遺址


隋、唐時期的長安城,不僅為後來歷代興建都城所效仿,而且影響到國外,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都是仿長安城興建。

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洛陽在古代時期的一個場景復原圖


它位於洛河北岸,地處我國東西之要衝,水陸交通都很方便,有以下三座古城。

  • 周朝的"王城",也叫"洛邑"或"東都"

話說,當時周成王東征歸來,為了加強對殷遺民的管理,便在洛水之北築了一座城,叫"成周",把在戰爭中俘獲的商朝貴族遷居這裡,並派兵駐守監視他們的活動;同時又在成周以西三十餘里另築"王城",來管轄成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國都東遷到洛邑,這是在洛陽建都的第一個朝代。

因為洛邑在洛河之北,所以從戰國起,便稱洛邑為洛陽。

  • 漢魏故城,它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各代的首都,在今洛陽以東的白馬寺。
  • 隋、唐洛陽城,在今洛陽周圍,地跨洛河南北兩岸。

隋、唐的都城是長安,但一些皇帝如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等,經常居住在洛陽,當時也稱洛陽為"東京"。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洛陽洛邑古城文峰塔下的牡丹


開封:早在戰國時期便做過魏國都城,稱"大梁"。

唐末,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後梁,定都汴州,改為開封府。

五代時期的後晉、後漢、後周也均在此建都,稱為東京。

公元 960 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廢掉後周的皇帝,建立北宋,以開封為國都。

當時的汴京除了皇城以外,到處都開設店鋪,經營買賣,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同時出現了夜市,商品交易不再受"日中為市"的限制了。

(看來,古人也是擅用吸人眼球,用以幫助家庭致富之"地攤經濟"的。)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開封清明上河圖


南京:我國最大的古都之一。

三國時期的東吳,而後的東晉、宋、齊、梁、陳共六個朝代,均以南京為都城,故而也稱之為"六朝古都"。

南京在東吳時叫建業,東晉到陳,稱為建康,南唐改稱江寧府。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到他兒子明成祖朱棣時,才遷都北京。

太平天國革命軍攻下南京後,定都於此,改名"天京"。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南京明城牆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秦淮河


杭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裡曾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公元 907 - 978 年 )的都城。

南宋稱為臨安府,統治者們以此地為首都,在城內大修宮殿、樓臺、亭閣、別墅,過足豪華享樂的生活,也在史冊裡留下了一頁頁的恥辱經歷。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杭州城市風光

果笑說

縱觀我國曆史上的富有城市,確實有古代各朝權力中心點在哪裡的條件影響,比如以上六座就是在以為古都的前提條件帶動下,很早便富裕起來的城市,但是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故而,別再說"富貴有根"了,大家合力動起來,把各自的家鄉城市建設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好。


盤點:我國富有的六大城市,也就是“六大古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End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