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去哪兒了?磺胺,從未缺席

複方磺胺甲噁唑醫生常讀成“SMZ扣”,圓圓大大的藥片子印著“SMZco”的字樣。曾幾何時,只要遇見嗓子疼或尿路感染,就會連續吃上數日。還記得那時醫生的叮囑:吃著這個藥,要記得多喝水。

日子悄悄地過,已是2020年,已經有多久,沒再見到原本家家戶戶必備的“磺胺”了呢?

少說也有二十來年吧。

這些年,磺胺們都去哪兒了?

磺胺,去哪兒了?磺胺,從未缺席


磺胺類抗菌藥,讓人類開啟與病原菌的正面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大國間在天空中展開了大規模的空戰。此時,距離瓦特發明蒸汽機的1776年,已經過去了140年,科技似乎已經發展到了敢於天地斗的階段。

別看歐洲列強們一個個都開了掛似的研發出各種各樣的殺人武器,實際上卻連最為廣泛的一大類疾病:細菌感染,也是一丁點兒辦法也沒有。要對付細菌?對不起,無藥可用。

直到1933年,第一款磺胺類抗菌藥物百浪多息上市,人類才算得上擁有了第一件武器,開始和病原菌展開面對面的廝殺。

磺胺類抗菌藥物指的不是某個具體藥物,而是一組化學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它們都含有苯環、對位氨基和磺酰胺基。

在磺胺類藥物應用的巔峰時期,同時有二十餘種“磺胺”活躍在藥品市場上,並一直延續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直到20世紀末才漸漸隱退。

磺胺,去哪兒了?磺胺,從未缺席


“偽裝者”磺胺,剝奪了細菌們擁有葉酸的權利

磺胺類抗菌藥是怎樣發揮抗菌作用的?

作為低等生物,細菌有很多弱點,其中之一,是沒有辦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現有的葉酸,將其轉換成四氫葉酸。

四氫葉酸是合成細胞DNA必不可少的輔酶,人和細菌的生命中,都不能缺少四氫葉酸。哺乳動物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葉酸,再在體內轉化成四氫葉酸。但是,細菌沒有點開這項技能,想要四氫葉酸?對不起,請自己搭灶臺,從頭合成吧。

細菌的合成計劃是這樣的:第一步,找來“食材”,包括對氨基苯甲酸、蝶啶、穀氨酸等;第二步,“下鍋炒制”,在二氫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把各味“食材”烹製成二氫葉酸;第三步,“勾芡”,在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下,將二氫葉酸轉化成四氫葉酸。裝盤,完成!

磺胺類藥物以臥底的身份,來到了細菌的身邊。

磺胺們把自己偽裝成對氨基苯甲酸,告訴二氫蝶酸合成酶說,拿我來製作二氫葉酸吧!

二氫蝶酸合成酶分不清磺胺和對氨基苯甲酸之間的區別,仍舊按照計劃傻乎乎地試圖合成二氫葉酸,結果必然被坑。

本打算做個香菇炒青菜,結果用沒分清香菇與毒蘑菇,炒出來的菜不能吃。

細菌沒有了二氫葉酸,繼而沒有了四氫葉酸,繼而沒有辦法合成DNA,繼而無法繁衍後代。細菌沒有後代,只有混吃等死完事。

磺胺,去哪兒了?磺胺,從未缺席


前浪磺胺們也有過輝煌,終究抵擋不住後浪們的追逐

磺胺類藥物共同的作用機理,扼住了細菌的葉酸合成的咽喉,戳了細菌生存的痛點,抗菌譜廣。除了對常規的細菌,包括各種鏈球菌、腦膜炎奈瑟菌、鼠疫桿菌等有效,對衣原體、瘧原蟲、卡氏肺孢子蟲等也有抑制作用。但是對支原體、立克次體和螺旋體無效。

不同的磺胺類藥物對二氫蝶酸合成酶的親和力不同,藥物代謝動力學也不盡相同,實際應用也不一樣。

磺胺嘧啶,又稱SD,血漿蛋白結合率較低的一種磺胺類抗菌藥,超過一半的藥物在血液中為遊離狀態,不與血漿蛋白結合,這就給了它們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到腦脊液中提供了機會。因此,遇見了普通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磺胺嘧啶是首選藥;與乙胺嘧啶合用,可以用來治療弓形蟲病。

磺胺嘧啶銀,又名燒傷寧,磺胺與銀離子共舞,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效,燒傷科醫生的得力助手,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燒傷後的創面感染,促進創面的乾燥、結痂和癒合。

磺胺甲噁唑,又稱SMZ,屬於中效磺胺類抗菌藥物。除了用來對付鏈球菌感染的疾病,由於尿中濃度尚可,可用於泌尿系感染的治療。必須提一下,“SMZco”裡的“co”,是複方的意思,因為磺胺甲噁唑通常需要與甲氧苄啶合用,用來提高抗菌效果,擴大適應症範圍。

甲氧苄啶,又稱TMP,不是磺胺類藥物,卻是磺胺類抗菌藥物最為忠實的“合夥人”。還記得前面介紹過,細菌合成四氫葉酸,需要使用兩種酶,一個叫二氫蝶酸合成酶,可以被磺胺們劫持;另一個叫二氫葉酸還原酶,甲氧苄啶,專業就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把磺胺類藥物和甲氧苄啶整合在一起,細菌整個合成四氫葉酸線路都被卡得死死的,實在是活不下去。因此,把磺胺類藥物和甲氧苄啶製作成複方製劑,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複方磺胺甲噁唑(SMZco,複方新諾明)就是將5份的磺胺甲噁唑與1份甲氧苄啶混合製成的複方製劑,是磺胺類抗菌藥中的大當家,價格也是相當親民。

柳氮磺吡啶,磺胺類抗菌藥物中一股清流,一種沒有抗菌活性的磺胺類藥物,卻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磺胺雖好,抵擋不住其他抗菌藥物的好。

磺胺類抗菌藥物應用於臨床後不到十年,青黴素橫空出世。隨後,人類在抗菌藥物的開發道路上劈荊斬刺,一路火花帶閃電,無數前浪前赴後繼,把磺胺類抗菌藥物拍得抬不起頭來。

但是磺胺類藥物一直倔強著活著,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包括上世紀的中國,應用頗為廣泛。但是進入到新世紀後,銷量很快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現在的抗菌藥物領域,除了部分鄉村衛生院,已經很少有人會想起來,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這麼一種抗菌藥物,也曾紅火,也曾風光。

磺胺,去哪兒了?磺胺,從未缺席

磺胺嘧啶銀


艾滋病人的底線,仍舊需要磺胺類藥物的守衛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鼠疫……這些疾病,如果出現,基本會上新聞。恰恰是這些疾病,才有可能考慮使用磺胺類藥物。

加上耐藥性的出現、價格等因素的影響,磺胺類藥物的境地一度走進了死衚衕,轉戰獸藥領域都未見重視。

然而風水輪流轉,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等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作為免疫缺陷的群體,他們常會出現一種致命的併發症,不得不把磺胺類抗菌藥再次請出山。

該併發症叫:肺孢子菌肺炎。

一種由耶氏肺孢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間質性肺炎,一多半的艾滋病患者都會反覆經歷這種疾病,並伴有多系統損害、呼吸衰竭等,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療,首選複方磺胺甲噁唑。沒錯,複方磺胺甲噁唑對付耶氏肺孢菌有一套,雖不能保證百分百活下來,但也給很多患者來帶來了生的希望。

磺胺類藥物僅靠這一種疾病,就證明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磺胺,去哪兒了?磺胺,從未缺席

艾滋病患者肺內的肺孢子菌

此外,游泳池肉芽腫,一種由海分支桿菌感染導致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炎症性疾病,也常規選用複方磺胺甲噁唑治療。

作為歷史最悠久,資格最老的抗菌藥物,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守衛著免疫缺陷患者的生命底線,同時也證明了一句俗語:姜,還是老的辣。

#青雲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艾滋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