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四院婦科二病房切除巨大卵巢腫瘤

(嶽金鳳 朱玉梅)早在一年半前,34歲的張女性因為單位體檢發現了一側卵巢長了腫瘤,隨即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後病理提示交界性卵巢腫瘤,粗心的張女士並沒在意,覺得不要緊,過一段時間再說,這一等就是近一年半的時間。此次患者因為腹脹行超聲檢查時發現盆腔里長了巨大腫瘤,腹部外型如同“懷了一個孩子”。

哈醫大四院婦科二病房切除巨大卵巢腫瘤

哈醫大四院婦科二病房切除巨大卵巢腫瘤

張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找到了哈醫大四院婦科趙宏輝教授,接診的趙宏輝教授根據張女士的病史及檢查資料,憑藉多年的豐富的臨床經驗,認為張女士盆腔腫物來源於卵巢,這種腫瘤不容樂觀,不能再拖了,於是張女士就住進了婦科病房,完善檢查後趙宏輝教授親自為張女士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術中切除了直徑達40釐米的卵巢腫瘤,手術順利,結合病理檢查,原來張女士得了卵巢交界性腫瘤。術後在醫生、護士的積極鼓勵和精心照顧下,張女士身體恢復良好。

據趙宏輝教授介紹,卵巢交界性腫瘤(BOTs)又名低度惡性潛力腫瘤。1929年,Taylor首次提出這類腫瘤。BOTs是一種原發性上皮性卵巢病變,僅限於上皮性腫瘤,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在生物學行為及預後介乎良性和惡性腫瘤之間。我國女性卵巢交界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是很高,且卵巢交界性腫瘤術後5年生存率超過90%,死於卵巢交界性腫瘤的患者很少。趙宏輝教授指出,BOTs是一類早期診斷較困難,發病症狀無特異性,多為體檢時意外發現。術前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誌物等通常不能對腫瘤是否屬於BOTs做出準確定性,術中冰凍和術後常規病理結果的符合率也較低。手術僅僅是交界性腫瘤治療的一部分,由於卵巢交界性腫瘤存在復發及進展為惡性浸潤性腫瘤的可能,遠期復發也不乏報道,因此應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與此同時,患者應加強自我管理,及時的到醫院複查隨訪,以得到有效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