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大路鋪鎮八洞村的程義水七年前在廣東務工時,因為一場車禍導致左臂三級殘疾,作為一家人的頂樑柱,他沒有灰心頹廢,而是選擇回鄉養殖土雞,當上了土雞倌。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在悅耳的音樂聲和程義水的吆喝聲中,這片山林的土雞成群的簇擁到他身邊。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平常我餵雞,我放音樂呢,雞就往外面跑回來了。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音樂養雞是程義水養雞三年摸索出來的小絕招,三年前,從廣東回來的程義水,經過認真考察後,決定養雞創業,但一無技術、二無經驗,讓他舉步維艱。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開始起步肯定是艱難的,因為一下都不懂,只是跟別人慢慢交流,請教他們,怎麼餵養,怎麼管理,還有去市場調研,看下什麼品種好,對肉質客人有什麼要求啊,或者雞重量、大小之類。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最讓他頭疼的是創業資金,租林地、建雞舍、僱人工、買雞苗,樣樣都要花錢,這讓他傷透了腦筋。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縣殘聯服務總社主任 羅超理:我們縣殘聯通過到那裡實地考察,然後經過理事會研究決定,就給予了他一萬塊錢的殘疾人創業扶持資金,免費提供給他。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得到了扶持的程義水全身心投入到養雞事業中,他養的雞全部採用放養模式,不喂飼料,只喂玉米,養足八個月才出欄,保證了雞肉的口感鮮嫩。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一天早上我們喂一趟,到了中午它就出外面去耍,吃點草,吃點蟲子,到傍晚了,它外面肯定是吃不飽,回來我們再幫它加一點,給點玉米粉補充下體能。因為它的運動量比其它的(雞)運動量要大些,它的肉質那肯定是好些。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從最初的500只,到如今翻了十倍,達到了5000只。程義水一邊鑽研養雞技術,一邊跑市場,找銷路,不僅跟縣城的酒店、農莊達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還通過微信打通了廣州、深圳、珠海市場。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一般我是在網上銷售,比如講客戶下單了,他需要什麼貨啊,我就幫他備好,或者是他在廣東,我就幫他發上車,直通他那裡,下午就到他那裡收貨了,錢網上就打給我了。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雞場暫停出欄近四個月,疫情緩解後,程義水恢復了供貨,現在每個月銷售額近三萬元,這讓他對自己的養雞事業充滿了信心。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程義水:因為銷路打開了,這一塊不用擔心了,所以我希望養多點,明年養一萬隻,到時候生活更加好,也更幸福。

記者:李江輝 蔣林鋒

編輯:唐 浩

責編:駱彥婷

監審:蔣 慧

終審:彭安文

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程義水:瑤山裡的土雞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