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十多頭江豚武漢城區江段戲水-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罕見!十多頭江豚武漢城區江段戲水

罕見!十多頭江豚武漢城區江段戲水

罕見!十多頭江豚武漢城區江段戲水

2014年1月,在武漢天興洲被救助的江豚。

記者高寶燕 攝(資料圖)

近日,十幾頭長江江豚在武漢沌口大橋武金堤段江面嬉戲跳躍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烈反響。“長江的旗艦動物江豚出現在武漢江段了!”市民們歡呼雀躍,希望“微笑天使”常駐武漢。中科院水生所專家實地探訪也表示,在武漢城區江段看到這麼多江豚現身,實屬罕見!

驚歎:在武漢城區江豚成群出沒確屬罕見

市民吳先生向記者介紹:19日13時左右,他在武金堤張家咀的江邊釣魚,看到江面上有十多頭江豚追吃小魚,場面十分歡樂。他拍攝的視頻在網上播出後,引起近百萬人圍觀欣賞。聽聞此消息,20日、21日、22日連續3天,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武金堤定點調查,走訪了多位周邊垂釣者,有的證實19日下午看到江豚嬉戲,有的說21日上午剛剛看到江面3頭江豚在跳躍。

此次江豚出現在沌口大橋武金堤附近,據專家介紹,這群江豚可能是從上游的湖北新螺段長江豚類國家級保護區游來,途經湖北嘉魚、漢南、軍山大橋到達沌口長江大橋附近,據推測,如果一路順利的話,江豚小夥伴們還將到達陽邏大橋。

成群江豚追隨武漢輪渡的景象曾是老武漢人的回憶,近些年江豚在市區江段已經杳無蹤跡。武漢最近一次發現江豚是在2014年1月,武漢市漁政處接到報告在武漢天興洲諶家磯夾江內有4頭江豚(2對母子豚)被困住。被困江豚在夾江內面臨著水位持續下降、魚類資源不足、漁民捕撈作業等威脅,在省水產局、武漢市農業局綜合協調後,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員對江豚進行捕撈救護,並將它們遷移至石首天鵝洲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克雄介紹,由於長江汛期,長江水位上漲,江面變得寬闊,以前的沙洲淺灘被洪水淹沒變成了大面積緩水區;長江武漢段實行全面禁捕以後,生態環境向好、水質優良,魚類資源豐富,緩水區小魚多了,吸引了江豚前來捕食。“在長江干流中,能一次見到幾頭江豚都是幸事,這次在武漢城區江豚成群出沒確屬罕見。”

科學家準備10月啟動長江武漢段江豚科考

秋季,長江進入枯水季,江面變窄,江豚活動範圍縮小,也利於觀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是鯨豚保護研究組負責人,他說:希望在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生態環保局和長江海事部門支持下,今年10月啟動長江武漢江段的江豚科學考察。

科學家計劃,為了避免乘船考察對江豚的干擾,將採用目前最先進的被動聲學考察,聲學考察對江豚沒有任何干擾,考察隊將沿武漢江段港口、碼頭、橋墩附近,每隔5公里放置1臺水下聲學儀器,每天24小時、多點同步檢測江豚聲波,探測江豚活動情況,儘早摸清武漢市沌口大橋到青山大橋約40公里江段江豚的數量、種群和活動軌跡,以及目前影響江豚重回城區江段的環境因素,便於市政府和主管部門更精確地實施物種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江豚常駐城區江段的速度。王克雄告訴記者,最終希望武漢市民能在白沙洲和天興洲之間的城區江邊經常看到江豚戲水。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研究員介紹,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農業農村部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根據2017年中國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調查結果,長江江豚目前數量僅剩1012頭,屬於極度瀕危,長江干流裡實際上只有400多頭,其餘江豚生活在鄱陽湖、洞庭湖。

鏈接>>

留住“微笑天使”

招募武漢段長江江豚護豚志願者

如何留住江豚,讓“微笑天使”不再是武漢的匆匆過客?據武漢市禁捕辦介紹,將江豚留在武漢城區三環線以內需要3個條件:漁業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和減少人類干擾。

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江豚種群數量衰減,意味著長江漁業資源、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武漢市多措並舉鐵腕打擊長江非法捕撈行動就是為了保護長江魚類生物資源。據瞭解,為了“生命長江”永葆青春、永續發展,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今年7月1日0時起,長江、漢江武漢段實行為期10年全面禁捕,禁捕工作有望讓“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閒”的美好願景重現。

這群江豚的探訪也激起了武漢市民的愛豚熱情。長江日報、武漢晚報聯手武漢市禁捕辦、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招募長江江豚護豚志願者,愛豚的市民根據就近原則,在長江武漢段沿軍山大橋到陽邏大橋60公里距離分段定時志願觀察;觀看到江豚後可以第一時間撥打基金會“愛江豚”熱線:18086057978;市民還可以將拍到的江豚視頻及圖片傳到[email protected],或“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每年10月24日世界淡水豚日,將表彰優秀的市民江豚志願者。

記者高寶燕 通訊員許依依 孫慧

來源: 武漢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