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隨著疫情緩解,很多人趁著“十一”假期出門旅遊,而對於四川內江隆昌的淨土村村民們來說,這個“十一”長假他們忙活的是如何接待遠道而來的遊客。

01

賞花采果,傳承技藝,觀光體驗,電商致富……

小茶樹做出大文章!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淨土村位於四川省隆昌市東部,屬於典型山區河谷地貌,山坡佔全村耕地面積80%,栽種傳統糧食作物很困難。2014年,淨土村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共有貧困戶152戶407人,年人均純收入不到4000元,集體經濟收入為零。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四川內江隆昌淨土村

國慶長假前,村裡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油茶賞花采摘節,天剛矇矇亮,73歲的村民彭昌文就拿著手電筒出門,上山巡檢茶樹。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上山檢查茶樹的彭昌文

彭昌文跟其他10多個貧困戶一起,管護著村裡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2000畝油茶地。彭昌文和老伴原來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油茶地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四川省隆昌市淨土村村民彭昌文

淨土村種植油茶的歷史由來已久,以前都是靠農戶自己,小作坊榨出來的油,品質不高,附加值很低,導致種油茶的人越來越少。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油茶

2013年,村裡引進投資者成立了兩家專業合作社,推廣油茶規模化種植,現在,淨土村的油茶種植面積已達7000畝。彭昌文也從茶農變成了合作社裡的一名工人,全家年收入達到了8萬多元。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2016年,彭昌文享受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告別了原來破舊的居住環境,新家裡添置了冰箱、彩電、空調等家用電器。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彭昌文的新家

眼下,古稀之年的彭昌文再也不用為自己的生活發愁了。現如今,每年的油茶賞花采摘節變成彭昌文和村民們最期待的事。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淨土村黨支部書記自玉仙是來自雲南大理的彝族姑娘。18年前,為了愛情,她遠嫁到這個貧困的小山村。自玉仙有文化有想法,早就是村裡小有名氣的電商“帶頭人”。去年,村民們推選她當上了淨土村村支書。在她看來,淨土村是一塊寶地。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四川省隆昌市淨土村黨支部書記 自玉仙

油茶樹是一種古老的木本油料樹種,因其種子可榨油而得名,具有花果同期的特點。茶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也可作為潤滑劑、防鏽油用在工業上。自玉仙希望茶果採摘節能讓更多的人走進村子,拓展油茶產業。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茶油

在淨土村,油茶種植已經成為發展旅遊產業的重要載體。2019年這裡舉辦了首屆油茶花觀賞暨油茶果採摘節,遊客量達2萬人次,帶動旅遊消費8萬元。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油茶花觀賞暨油茶果採摘節現場

2015年,自玉仙成為隆昌市首批成功簽約的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合夥人,其經營的電商平臺第一年就創下了300萬元的成交額,近三年,幫助村民賣出的旅遊產品銷售額近1000萬元,不僅實現了“工業品下鄉”,也讓農產品“進了城”,為全村脫貧致富打開了一條通道。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自玉仙家的淘寶服務站

淨土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外鄉人的目光。陳偉就是其中之一,他早早就瞄準了淨土村民宿項目,在油茶基地旁邊建起了一棟棟漂亮的民宿。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02

土坷垃變金坷垃 一年收入七八萬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9月30日,在淨土村尖山子,以“體驗勞動快樂,享受豐收喜悅”為主題的第二屆石燕茶果採摘·賞花節正式開幕。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第二屆石燕茶果採摘·賞花節現場

開幕式現場設立了臨時銷售區,對土陶、茶油、茶葉、土雞蛋、花椒等土特產進行了集中展示銷售,方便遊客諮詢購買,場面熱鬧非凡。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在臨時銷售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有著 600 多年曆史的隆昌土陶也被搬到了現場。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臨時銷售區

在石燕橋鎮一帶,幾乎每家每戶都使用著土陶製品。其中,精品噸缸還是茅臺、五糧液等知名白酒廠商指定儲酒缸。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隆昌土陶

蘭長炳有著30年土陶製作技藝,不過,一身手藝的他原來卻是個建檔立卡貧困戶,一直和家人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直到當地政府開始大力發展土陶旅遊產業,蘭長柄看到了新的希望。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2013年,隆昌土陶作為隆昌市地理標誌產品進入國家地標產品保護目錄。為了強化品牌,隆昌文化部門提出申請“隆昌陶”商標,並建起了以生產、研發、交易、體驗為一體的“陶藝小鎮”,利用陶藝發展體驗經濟。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陶藝展廳

在喚醒傳統特色文化的同時,也帶動淨土村幾十名有土陶技藝的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成功摘掉了窮帽子。蘭長炳利用土陶技術,做工藝細陶,一年能有七八萬元的收入。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土陶體驗

賞花采果、傳承技藝、觀光體驗、電商致富……2019年,淨土村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4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3萬元,全村70%的人口積極投身旅遊產業發展。依靠旅遊,淨土村已整村退出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為零。

這裡的“土坷垃”大有文章!有村民一年能收入八萬元!茅臺、五糧液都用它

四川省隆昌市石燕橋鎮黨委書記 李曉佳

半小時觀察:扶貧攻堅需要腳踏實地 因地制宜

和一些通過旅遊脫貧的地區劃分,淨土村並沒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在“地利”上不佔優勢,他們更多的是在“人和”上下工夫,通過發展特色農產品,發掘傳統手工藝,撬動旅遊業的發展。淨土村的發展說明,脫貧攻堅需要因地制宜,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只要思路對了頭,土坷垃裡也能刨出金飯碗。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張彩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