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晏殊的這首《破陣子》,極盡婉轉含蓄,也將他心底裡的細膩,展現的淋漓盡致。北宋仁宗朝,湧現出了一大批這樣的文人士大夫。

比如歐陽修,韓琦,范仲淹,王安石,富弼都曾得到過他的提拔點撥,有的更是直接出自於其門下。

老師就是老師,這些人中當屬晏殊的官坐的高,坐的最穩。他當了一輩子的悠遊宰輔,雖波瀾不驚,但終歸是得以善終。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一)、文壇之先鋒,政壇之常青樹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晏殊,總是那幅老成持重的樣子。不論遇到什麼事,他都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所以,諸如歐陽修這樣的憤青,屢屢對先生提出質疑,認為他是尸位素餐,只顧得明哲保身,而棄江山社稷於不顧,甚至連他的女婿富弼都說"殊奸邪,黨夷簡以欺陛下"。後世對他的評價,大都也是誇讚其文采斐然,鮮有表彰其政績者。

1.權力分化,以防危機再現

早年間的晏殊,並不是什麼朝廷命官,他也曾經做過很多年的宦遊人。直到慶曆二年,"戊午,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呂夷簡判樞密院,戶部侍郎、平章事章得象兼樞密使,樞密使晏殊同平章事"。

自此以後,晏殊正式躋身高位,成為宰輔之一。其實宋朝的宰輔集中制,還是有些民主性和先進性的。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各部門的領導,相互制衡,以免出現有人獨攬大權,架空皇帝的情況同時更有助於集思廣益,為國謀得良策。同時,又能夠有效的避免宦官當權或者外戚干政的現象發生。

這個領導班子由多人組成,主要以兩位宰相為主。他們輪流當筆,權力大致相同。此外,樞密使和樞密副使也能夠參與進來。

再加上由二到四人構成的參知政事,他們共同形成了宰輔集體領導制度。每有大事發生,他們都會集體商議對策,而後共同面聖制定可行方案。

而作為宰相的晏殊,就是這個宰輔領導體制的核心之一。同時,他又曾當過仁宗的老師,一般人不敢輕易得罪。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2.身居高位,而不得不謹言慎行

所謂"高處不勝寒",對於沒有當上宰相的人而言,他們覺得到了這個官職,更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凡事都應該有自己的主張。可是真正的做到那個地步,就會變得心驚膽戰。"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就是這個道理。

正是因為對仁宗的疼愛,所以他儘可能的不為這個學生添麻煩。同時,他也害怕被人抓住把柄,幾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可能就會毀於一旦。

此外,站在那個位置上,可以說跺一跺腳,就會引起"地震",故而他從不肯輕易表態。

這都是有前車之鑑的,早在真宗趙恆在位時,就發生過這樣的情況。當時同為宰輔的王欽若與馬知節,政見不合,後者不斷的誹謗打壓前者。真宗直接不問緣由,將兩人悉數罷免。仁宗景祐年間,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時任宰相的呂夷簡,與另一位宰相王曾發生了矛盾。兩人在朝堂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官員們開始選邊站隊,兩位參知政事也參與其中。一時之間,朝野亂作一團,險些無法正常工作。所以,他們四人都被仁宗貶謫。

正因如此,才讓晏殊如此畏懼。他不想讓皇帝為難,更不想讓自己為難。

(二)、捨得之道,此一時彼一時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作為儒學信徒的晏殊,對中庸二字展現的是淋漓盡致。

不過這在仁宗朝,顯得有些一反常態。因為趙禎廣開言路,從諫如流而且太祖皇帝曾數度提出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文人們敢怒敢言,而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大都是很激進的存在。晏殊則與其正好相反。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1. 在其位,謀其政

其實晏殊並不是一開始就習慣於保持中立,早年間他也曾經意氣風發,也曾經為了政論在朝堂上與人爭執不休,也曾經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

真宗在世時,對晏殊的謹慎細密很是欣賞。可惜他死的太早,年僅十二歲的趙恆繼承大統。

劉太后是個很強勢的女人,後人稱其是"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惡"。主少國疑之際,她站出來主掌國事。

時任宰相的丁謂還有曹利用,打算趁此機會,向劉太后靠攏。主動提出,每日進宮稟奏。而晏殊知道這些人的小心思,朝野上下也都清楚。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不過只有他敢站出來,不懼得罪宰相的風險,力諫劉太后出宮垂簾聽政。後來劉太后打算讓親信張耆成為樞密使,入職宰輔,可晏殊認為此人無德無能,堅決反對。在群臣們的彈劾下,晏殊不得已流放出京。

那些年裡,晏殊宦遊各地,還興辦起了學堂,應天府書院就是他的傑作。可見,晏殊並不是那種憂讒畏譏之人。升任宰相以後,晏殊變得圓滑起來。

因為他不那個位置上,所以很多話都不應該由他來說。以他的身份,一句話很有可能會改變整個局勢,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所以從不敢輕易使用。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2. 時光荏苒,不復當時少年郎

晏殊此人活的很是通透,他很明白自己在那個位置,該做什麼樣的事。而且,那些年的地方外放經歷,也已經將其打磨成了一個世故老辣之人。他已經當上了宰相,需要做的就是把持大局,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不能輕易插手。

而"處廟堂之高而思其君,處江湖之遠而憂其民"的范仲淹還有"六一居士"歐陽修,他們的位置還沒有坐到那麼高,直言進諫,銳意改革才是他們的本分。同時,晏殊的年紀比他們都大,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消耗在朝野之爭上。

"及為相,益務進賢材。當公居相府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他已經盡到了為國家選拔人才的責任,這就足夠了。天下應該交由年輕人,他只負責把握大方向即可。所以,他也是在有意的放權。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明哲保身亦是情常

晏殊的作為,其實正反映了整個南北兩宋的宰輔集中領導體制。他們大都習慣於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同時在黨爭方面,也儘量揣摩皇帝的意圖,該傾向誰,不該傾向誰,都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無非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受動搖。

1. 保持中立,進可攻退可守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宋朝皇帝希望宰輔們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也不會對政見不合者,產生私怨。

倘若當真如此,那麼宰輔集中領導制就是非常完美的分權制。但是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君主的執政方式也不同,這是靠著大家共同努力造就的。

如果人人都能如仁宗,如范仲淹那般,就不會出現宰輔們懶政,怠政的情況。大家知道,皇帝既不希望宰輔們團結為一致,又不希望他們互相攻訐。所以,乾脆就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成自己的官場信條。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就像當時實行的慶曆新政,范仲淹和歐陽修等人與晏殊的關係都非同小可。倘若他能夠站出來力挺改革黨,想必三冗問題就能夠解決。但晏殊和大部分宰輔們,都害怕得罪人。他們知道,古今以來的改革者都沒有好下場。

如同秦國的商鞅,徙木立信,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還不是落得個五馬分屍的結局。

正是在這種心態下,宰輔們開始變得愈發小心謹慎,並且都以晏殊為目標。都希望到老的時候,能夠平安著陸,他們不求得青史留名,只求圖個好死。

2. 過於愛惜自己的烏紗帽

"我之所以能夠忍受黑暗,是因為從未見過光明"。這句話放在宋朝的宰輔們身上,同樣適用。他們都是摸爬滾打上來的,知道一路坎坷走來的不容易。終於當上了宰輔,從此再也無人敢輕易的找茬,同時又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那種鐘鳴鼎食,晨鐘暮鼓的生活,使其漸漸的消磨了鬥志。他們非常珍惜,也害怕失去。

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既然不想引火燒身,何不乾脆閉嘴或者說一些不得罪人的話。等到不得不得罪人的時候,也要權衡一下,站在勢力龐大的那一方。

到時候不論誰得勢,都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的影響。即使站錯了隊,身為宰輔,又有誰能夠輕易奈何。

他們總是營造出一種虛假團結的景象來蠱惑聖心,總是拿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態度,面對同僚,不過就是為了明哲保身,到了那個位置,皇帝忌憚,大臣們忌妒,怎可還像以前那樣,敢隨便表態。

晏殊:雖不是直臣,倒不失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結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將他憂國思君的情緒,放在了那些無關痛癢的詩句中。他雖然不是直臣,倒不是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很多的宰輔都以他為榜樣,追求一輩子身居高位,不願輕易的掉進旋渦當中,很是愛惜自己的羽毛。

參考文獻:

《宋史》

《二晏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