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跑腿”:誰不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

一提到實習生,有的人這是打雜的, 有的人說這是背鍋的,跟臨時工有一拼,還有的人說這是公司的未來力量。

而作為實習生自己,對於實習的定位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我堂堂大學畢業,怎麼能打雜呢? 有的人覺得我就是來提前體驗職場的,不用太認真, 還有的人覺得我要學習到東西,做什麼都可以。

當公司對於實習生定位和實習生對自己的定位產生偏差的時候,大家對於一件事的看法就不一樣了。


最近,有一個公司,他們的大領導出差了,但是急需使用身份證,於是經理就讓實習做高鐵專門把身份證送過去,本來挺正常的事情,但是實習生就不爽了,大領導的身份證不能郵寄嗎?


當領導讓你做高鐵去送鑰匙,作為實習生的你,去還是不去呢?


我的答案是去,我還給老闆送過鑰匙呢, 他出差剛到家,發現自己的鑰匙不再,於是打電話到公司給秘書,發現鑰匙放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可是大家都有事, 於是作為實習生,被安排去給領導送鑰匙,於是我的經理告訴我, 你打車把鑰匙送過去,然後自己坐公交回來。當時其實有點不爽,外面大熱天的,出去肯定是一身汗,而且回來是坐公交車回來,顛一路,肯定不舒服啊,但是領導安排的任務,只能去做了。


打車送鑰匙是為了時效性,而且是自己公司的人,放心,同樣的,身份證如果著急用,實習生去送,是最保險的,郵寄可能不能準時到達的。

“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跑腿”:誰不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

有工作面試的女商人


1 為什麼要送東西,而不是郵寄

其實公司裡面每一個決策,都是有原因的,對於身份證這麼重要的東西,除非是必須,否則不會要送過去,所以時效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


郵寄的話,雖然有承諾第二天到達,但是也不一定第二天什麼時候到,如果第二天定時要有,如果沒到,耽誤公司的事情,這個划不來。


而實習生坐高鐵送,這是一個確定性很強的事情,高鐵一般不會晚點,準時到達沒有問題,只是需要更高的成本。


當然從成本角度來看,郵寄的話,順豐頂多就30塊搞定,但是如果實習生去送的話, 高鐵來回車費,還需要住宿等費用,看來很多。


公司領導比較了高鐵費用付出和準時拿到身份證的獲得相比,價值大,那就送過來了。時間和金錢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跑腿”:誰不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

在白色背景下孤立工作的運輸機


2 為什麼安排實習生去送各種東西,而不是讓別人去送?

很多人到了公司,覺得我是來工作的,是有專業的,不是來跑腿的,所以送東西,打印文件,安排會議室等等工作,他們不願意做。


可是,領導安排了任務,只要不是冒犯法律,違反勞動合同,作為下屬都是必須去做的,當然你可以選擇不去,那公司也可以選擇淘汰你。


為什麼是實習生去,那肯定是這麼幾個原因:

一來, 實習生相對來說工作簡單,他走了不會影響大家的進度,而且要人接手一天,也是容易。


二來,實習生的工資是最低的,讓他去,是用最低的成本把重要的事情給做了。


三來,實習生來了不久,相對比較聽話,要他們做,他們一般不敢抱怨,即使抱怨也不敢正面說,可能也就來問答這邊提個問題。


四來,有不少實習生為了留下來,需要表現自己的積極性,給他們安排什麼活,他們都願意去做。


所以安排實習生去送東西,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事情,而安排別人都有可能被抱怨,於是實習生成為了最佳方案。

“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跑腿”:誰不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


3 為什麼應該去送?

1) 這個一個態度的問題

你覺得自己是大學生,不是跑腿打雜的,可以拒絕,但是承擔後果,那就是沒有機會留下來了,因為你對於領導分配的任務挑三揀四。

實習生工作經驗不如人、工作資源不如人、工作技能不如人,實習期不合格都留不下來,也沒正式勞動合同,做個最簡單的活還囉嗦個啥?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職場無小事,凡事怕認真。在職場上,可以使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每一件事,如果你覺得是經理欺負你,讓你打雜跑腿,那你就是委屈了,如果你把它看成普通工作的一部分,那就是普通工作,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2) 公派休閒

這是一個很好的公派休閒機會,報銷來回路費,網紅店打卡,該吃吃該逛逛,在辦公室還不能玩手機,高鐵上隨便玩手機,什麼都可以, 趁機摸魚, 多好。


3) 跟大領導混個臉熟

平時都沒有機會接觸大領導,這次碰到機會跟領導說兩句,領導客氣一句:“謝謝,還麻煩你來跑一趟”, 趕緊回答:“我是小李,您要身份證肯定是急用,快遞送晚了耽誤事,萬一寄錯給別人就麻煩了,經理囑咐我一定要送到您手上,還是人肉快遞安全,快捷。 ”這樣體現了自己,經理的作用,跟領導混了個臉熟。


當然,也別指望給領導跑個腿就能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就是普通工作中的一部分。

“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跑腿”:誰不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


4 實習生在公司應該學到什麼?

實習作為學校畢業和走上工作崗位的橋樑,對於以後的工作,特別是第一份工作影響特別大,那應該做什麼,讓自己在實習崗位上,學習到更多,更快的成長呢?


1) 硬技能

硬技能是技術能力和專業知識,指外在的,大家都看得見的,或者容易感受到的一類技能,就好比計算機的硬件,這類技能是大學專業所學,當然都是理論,沒有實踐, 而到了公司,則是把這些專業知識運用到工作中。


專業知識,這是在學校掌握,而技術能力,則需要在實踐中,一步一步熟練,而熟練的技術,則在關鍵時刻,可以讓自己的脫穎而出,得到領導的重視。


比如說PPT,一般來說,很多實習生也會PPT,而且現在很多的PPT模板,只要套一個模板,都可以做出可用的PPT,但是不能讓人眼前一亮。


在我們公司實習生中,有一個實習生小高,讓他做PPT,做的比別人好,而且用起PPT很純熟, 甚至在PPT可以對於圖片做一些加工,得到很好的效果。


最讓我們的驚訝的是,有一次我們看到一個快閃,覺得如果在我們的一個宣傳活動上做一個,估計效果會很好,小高說,我用PPT就可以做,簡單的。


老闆一聽,不可思議,這都可以,於是就把這個任務分配給他,他一邊找素材,數據,好幾個正式員工協助他,最終做出一個快閃視頻,領導看完,很開心。


這個小高,實習完以後,回了學校,畢業以後,直接進入公司,不需要試用期,直接簽約。


過硬的技術,可以得到領導的重視,可以在後續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機會。


2) 軟技能

人際溝通 ,組織協調,團隊合作,抗壓能力等, 這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可以在與同事的交流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饋,在自己專業技能不那麼厲害的時候,給自己加分。


特別是溝通能力,溝通就是說話,有的人,覺得這簡單,我平時說話還挺多,而且跟別人相處挺好的,但是在職場上,溝通還是有講究的。


比如說,你找別人要一個東西,問一個事情,如果上來直接就問問題,或者說自己的需求,對方一頭霧水,人家覺得,你想做什麼?而應該說清楚前因後果,然後在說自己的要求。


送身份證不是硬技能,而應該是軟技能,團隊合作的一種,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因為這次可以跟大領導正面接觸,也是一個機會。


找領導溝通,可以應該使用,star法則+開放性提問, star法則是: situation情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result結果(這個面試的時候也適用)


比如:

最近文章的閱讀量一直上不去(情景)

文章閱讀量這一塊, 我們的任務是平均過萬,我認可這個(任務)

最近兩週的文章,我們有嘗試一個乾貨的文章,比較硬核(行動)

最近兩週,閱讀量都不行,點贊和評論也偏低。(結論)

不知道您有什麼比較好的建議(開放性問題)


這樣說完,大家知道前因後果,也知道你想要什麼,作為上司,也可以給一些建議。


“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跑腿”:誰不是一邊打雜,一邊學習


5 寫在最後

西方有一句諺語:當你只有一個檸檬,你就做一杯檸檬水。

意思是,你有什麼條件,就先做什麼事。不要眼高手低。


人的志向可以不低,但是姿態要低,當自己沒有實力的時候,從最簡單的東西做起,實習生從打雜跑腿做起,體驗職場,這是正常的。在實習過程中,態度也是很重要的,這是留下來的一個重要的指標,而在實習過程中,端正自己的態度,做好自己的工作,從硬技能,軟技能方面出發,學習成長。

職場打怪升級,變身Carry全場的大咖,收入翻10倍,從新人到達人的職場逆襲進階之路。歡迎關注我的專欄,點擊以下專欄卡片瞭解詳情↓↓↓


專欄

升職加薪,職場達人逆襲進階之路

作者:阿布的分享

9.9幣

22人已購

查看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認知成長。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阿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