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這樣處理後,一次性醫學口罩可以再次使用

必看!這樣處理後,一次性醫學口罩可以再次使用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

口罩不夠用的問題

困擾著許多上海市民

掌門君每天收到很多私信

都在詢問

“口罩不夠用了怎麼辦?”

今天掌門君就給大家帶來

口罩反覆使用的新方法!

↓↓↓

必看!這樣處理後,一次性醫學口罩可以再次使用

一次性醫學口罩用保鮮袋包裹、

電熱吹風處理後可再次使用

2月9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的建議與關心下,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聯合公共衛生學院,在《微生物與感染》雜誌在線發表科研論文《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醫學口罩的實驗研究》證實:使用後的一次性醫學口罩,以家用保鮮袋包裹,家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後可再次使用,不影響其原有的濾過截留效果,並可滅活汙染的病毒

必看!這樣處理後,一次性醫學口罩可以再次使用

在瞭解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現嚴重的醫用口罩緊缺現象,聞玉梅院士立即建議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易志剛副研究員與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一起進行“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醫學口罩”的實驗研究。從1月31日開始,團隊通過夜以繼日的努力,僅用7天就完成這項實驗研究。

據瞭解,在病毒實驗中,科研人員用活流感病毒模擬冠狀病毒,在安全實驗室內,將細胞培養的病毒定量後滴在口罩上,人工造成汙染。經用烘箱或熱電吹風處理後,再取口罩表面的病毒進行細胞培養,觀察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及定量檢驗病毒核酸。

結果顯示,烘箱56℃及熱電吹風30分鐘後,對口罩的濾過截留功能均無顯著影響;經熱吹風30分鐘後,病毒幾乎完全被滅活,與沒有病毒的對照標本相當。而烘箱56℃30分鐘,由於標本外包有錫盒,未能完全滅活病毒。因此,研究證明:一次性醫學口罩使用後,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後可以再生,不影響其原有的功能

此外,研究團隊還測定過電吹風“高檔”,一分半即可達到65℃。據悉,這是有關口罩再生研究中,聯合病毒學與環境衛生學的跨學科實驗研究的一次探索。“我們希望文章提供的實驗數據,能對解決民用口罩緊缺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聞玉梅院士表示。同時,她特別叮囑:

“在非常時期,民間可以採取這一簡便技術,但不適合於其他時期或醫用單位。”

必看!這樣處理後,一次性醫學口罩可以再次使用

聞玉梅院士

相信有了聞玉梅院士

推薦的這個口罩反覆方法

將為許多家庭帶來福音!

編輯 | 陳佳玲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