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月壇街道創新“淨菜上市”模式,尾菜專收專運實現垃圾分類

西城月壇街道創新“淨菜上市”模式,尾菜專收專運實現垃圾分類

增設尾菜垃圾桶,安排保潔員指導商戶分類投放並二次分揀;與專業收運公司簽訂協議、指派專業廚餘垃圾收運車上門回收……西城區月壇街道創新“淨菜上市”模式,對轄區內53家果蔬店、商超日常產生的尾菜專收專運,使這些商鋪日常“其他垃圾”產生量減少八成。

果蔬店外設桶專收尾菜

“您稍等,今天這兜菜分得不太乾淨,這麼大的一個塑料袋,這個得挑出來。”西城區真武廟路四條福臨生鮮百姓生活服務中心外,保潔員花良倫攔下了一位商戶員工,從對方手中的一大袋萵筍葉裡挑出了一個塑料袋和三四段深藍色的膠條,這才幫著對方把垃圾扔到了路旁的綠色垃圾桶裡。

記者看到,就在福臨生鮮百姓生活服務中心門外幾十米遠的位置,整整齊齊碼著一溜兒廚餘垃圾桶。掀開桶蓋,有的裝著白菜葉,有的裝著芥藍根。管理員告訴記者,這些垃圾桶是專門用來收集尾菜的。

尾菜,就是新鮮蔬菜最外層已經損壞的殘葉,通俗來說就是爛菜葉。福臨生鮮中的大部分商戶以經營果蔬為主,菜葉、爛水果是日常產生量最大的垃圾。

“不只福臨生鮮一家,我們發現轄區內53傢俱有果蔬生鮮經營資質的果蔬店、菜站都存在這個問題。”月壇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殷雪蒙告訴記者,根據前期調研,果蔬店、菜站日常產生的垃圾中大約有九成都是尾菜,剩下的包裝紙、塑料袋、膠條等只佔很小的分量,而尾菜屬於廚餘垃圾,如果能把這些尾菜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對垃圾減量有很大幫助。

月壇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根據每家店鋪日常的尾菜產生量在店門外增設廚餘垃圾桶,並選派地區保潔員或安排商鋪店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指導投放並二次分揀。通過尾菜單獨分類收集的方式,月壇街道內的果蔬店、菜站其他垃圾已實現減量80%。

最優路線每天“定製回收”

分出來的尾菜如何保證不在運輸途中混入其他垃圾?月壇街道牽線找來專業收運公司,與商鋪簽訂尾菜收運協議,派專車制定最優路線,每天上門回收。“月壇街道內的小街小巷比較多,我們特意沒有選擇大型的運輸車,就是為了方便進出、裝卸。”負責收運廚餘垃圾的第三方公司北京市裕遠達清潔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何山告訴記者,與各商鋪達成尾菜收運協議後,公司專門選派了三輛小型廚餘垃圾收運車,根據53家果蔬店、菜站的具體位置,以及轄區內專收廚餘垃圾的密閉式清潔站的具體位置,制定最優路線,實現尾菜“定製回收”。

何山告訴記者,每天早上6時,三輛尾菜收運車出發,從距離密閉式清潔站最遠端的果蔬店、菜站開始收運,收滿一車之後送到密閉式清潔站傾倒,等再出發時,調換順序,先前往距離密閉式清潔站最近的一個點位,從近到遠開始收運。何山告訴記者,“這樣的行車路線效率最高,最節省時間,而且保證每個點位都不會遺漏,都能得到及時收運,即便真有某一家店鋪突然尾菜產生量特別多,我們每臺車上都有定位裝置,也可以隨時溝通,增加收運次數。”

擬建收運“紅黑榜”引導商戶參與分類

目前,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正式施行,《條例》中明確提出將採取措施逐步推行淨菜上市。記者瞭解到,下一步,月壇街道將在前期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尾菜收運體系,並通過設立“紅黑榜”的形式,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引導更多商戶自覺參與垃圾分類。

“另外我們也計劃搭建平臺,幫助果蔬店、菜站等商鋪和類似新發地這樣的上游果蔬供貨商進行對接,儘可能地實現商鋪從進菜時就能做到淨菜或半淨菜,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殷雪蒙說。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王天淇

流程編輯:吳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