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動搶機遇爭主動,看兗州工業園區5家中小企業如何過疫情關

早行動搶機遇爭主動,看兗州工業園區5家中小企業如何過疫情關

疫情突如其來,中小企業如何在大考之中尋機,下好“先手棋”?4月9日,記者走進濟寧市兗州工業園區5家中小企業,探尋他們攻堅克難渡過難關的故事。

早聯絡,搶佔供應商發貨“第一車”

疫情暴發之初,交通受影響,業務人員出不去,物流進不來。4月10日,山東蒂德精密機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振說,復工復產後按照年前訂單排產時發現,供應商復工率僅為30%,配套件無法快速組織。

蒂德精機不等不靠,提出搶佔供應商發貨“第一車”的口號,通過微信、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及早與配套件供應商加強聯繫,請供應商儘快完成備貨。張振說:“我們從組織原材料開始,打響了復工復產第一槍。”

2月13日,北京發那科公司發來數控系統配件“第一車”;2月17日,崑山供應商運來主軸、刀庫物料“第一車”,保障了訂單任務及新產品試製任務的順利開展。“當時比較緊急,發那科公司配件運輸車到了日蘭高速兗州出口,公司拿著山東省內應急物資通行證接應,配件順利到廠。”張振說。

疫情期間,蒂德精機抓住5G新基建機遇,第一時間研製生產5G發射器散熱板、安裝板的機床加工設備鑽攻機,3月5日前完成試製;根據市場需要,及時研製生產了口罩機加工設備。5G市場和口罩機零件加工市場需求火爆,推動銷售收入上升。3月份,公司發出56臺三軸立式機床、龍門加工中心機床,同比增長20%,4月份預計發出機床70臺,同比增長近30%。

年前,蒂德精機往印度和土耳其出口了龍門加工中心,但因為疫情影響,技術人員無法到現場指導安裝,他們便藉助網絡資源,通過視頻連線,實時指導印度、土耳其客戶安裝。目前印度客戶的龍門加工中心已安裝50%以上,土耳其方面正在做地基。

早復工,爭取更大市場份額

“我們的員工大都在本地,外出情況、身體健康情況等我們瞭解,早日復工復產就贏得了競爭優勢。”山東迪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福健說,他們按照政府復工復產的要求,第一時間對員工進行健康排查,組織復工復產,很快就爭取到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和優質客戶,部分產品在優質客戶的佔有率從原來的30%增加到現在的60%,新產品更是供不應求。

“公司於2月10日復產,2個車間所有的機器設備24小時運轉,一線近200名工人兩班倒,一天能生產幾千萬只電子元件。即使這樣,訂單仍做不完,現在是生產多少銷售多少。”趙福健介紹,因為復工復產早,3月份的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銷售收入達2500萬元,預計4月份有至少20%的增長。

迪一電子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芯片、新型電子元器件等10多個品種,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PC電腦、數碼產品、家用電器、航空航天等領域。

迪一電子復工復產的底氣還來自不斷加大的投入研發。趙福健介紹,去年10月開發的光伏模塊、隔離器模塊、大功率貼片整流橋HBS、航空航天高可靠旋二極管芯片等新產品,目前已量產,滿足了市場新需求。

早經營,新項目培育新動能

山東天意機械有限公司是全省“十佳”瞪羚企業,主要生產裝配式建築機械,令人想不到的是公司會生產防護口罩。

走進天意機械口罩機的測試區,幾臺全自動一拖二口罩機生產線正在緊張運行,每臺每天能生產12萬隻口罩。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臺口罩機從自主研發到生產出設備,是天意機械聯合兩年前收購的德國公司研製的。

副總經理尹曙光介紹,“疫情發生後,企業瞭解到口罩成為緊缺的防控物資,立即研發口罩機。”從2月10日開始,公司抽調40名技術人員投入研發,僅用20天的時間便生產出了全自動口罩機,口罩機不僅性能穩定、產量高,而且成品率高。

尹曙光說,目前已接到口罩機國內外訂單120臺,而且已開始大批量生產防護性口罩,並向市場供貨。口罩機和口罩為公司帶來了一片新天地。

疫情給天意機械短期內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但戰“疫”狀態下的天意機械,卻也從多方面展示著其“強韌”的一面。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天意機械的生產和銷售逐步恢復,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天意機械保持著每天發貨2-3車的頻次,幾乎每天都有牆板設備、PC設備等裝備發往全國各地。

公司董事長劉洪彬介紹,2月12日,公司的裝配式建築自動化PC生產線項目入選2020年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復工,並加快建設進度,公司發展的後勁更足了。

講信譽,不計一時得失

春節前,山東經典重工集團與澳大利亞一家公司簽訂了價值6000萬元的鋼結構工程合同。但受疫情影響,澳方中止了合同。

為了這單生意,經典重工前期投入了不少,這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按照合同約定,澳方單方中止合同,至少要賠付1200萬元的訂金,再加上部分違約金,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完全可以彌補企業的損失。

但讓澳方公司想不到的是,經典重工集團並不乘人之危,而是把大部分訂金返還給了澳方,只留下了300萬元原材料費用。這讓澳方公司備受感動,讚歎“中國人做生意,講信譽”。“兗州是端信之鄉,我們做生意不能趁火打劫。況且此次疫情是不可抗力,我們也有意再開拓澳大利亞這個新市場,留下成本費就夠了。”經典重工集團行政辦公室主任孫大鵬說道。

疫情期間,群眾“宅家”,社會對方便麵的消費需求上漲。今麥郎面品(兗州)有限公司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堅持方便麵價格不上漲,確保市場穩定。今麥郎面品(兗州)有限公司人資行政經理馬春燕介紹,企業於1月28日復工,開工4條生產線,3月3日增開到6條生產線,每天生產方便麵200萬包,掛麵70噸,保障濟寧地區大型商超的產品供應。1-3月份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14.59%。

疫情發生以來,兗州區及早行動,保障車輛優先配置和道路通行,落實惠企政策,向企業及時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公司預計享受電費優惠、穩崗補貼、減免稅費、減輕醫保社保繳費等各類政策共計257.3萬元。”馬春燕高興地說。(大眾日報記者 呂光社通訊員 張美榮 李海波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