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這是鮮喵的第 1293 篇吐血原創

喵族碼字員:左柚

編者按

網絡電影經歷“蠻荒式”發展過後,行業由量變到質變是大勢所趨,但放眼當下整個網絡電影市場,故事性較差的弊病仍然制約著網絡電影的發展。

因此,擁有一定粉絲基礎、故事架構完整的IP對於網絡電影的提升作用不言而喻。IP的規範、長遠開發成為網絡電影內容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一直認為,IP代表“好的內容”,更是一種思維,那就是內容的不斷轉化,IP價值的不斷存續發展。這種思維對於網絡電影來說,同樣影響深遠。

烹小鮮(pengxx01)策劃了“「把脈」網絡電影”專題,希望通過觀察當下網絡電影針對“IP”的開發和發展,和大家一起思考IP化對網絡電影的價值。

此次針對《陳翔六點辦》系列網絡電影進行了全面解析,作為一個從短視頻到網絡電影開發的IP,《陳翔六點辦》為原創IP內容的發展提供了可參考和借鑑的路徑。

原生內容與IP改編作為網絡電影重要的創作方式,二者幾乎對半分。其中原生內容經過發展也不再是“一錘子買賣”,為了保證內容的存續發展,系列化已成常態,10部網大,至少5部片名中帶著“之”字。

《二龍湖浩哥》系列從2012年推出,至今已經8部;《大蛇》第一部獲得了5000萬票房記錄,如今第三部正在籌備中;《陳翔六點半》系列網絡電影至今已3部,票房都在千萬以上,且最高口碑達到了豆瓣7.0分。

這讓我們看到原生IP的巨大潛力,與單部影片相比,系列化網絡電影爆發力更強、影響力更久,用戶粘性更高。

在所有原生內容的系列化項目中,《陳翔六點半》非常典型。導演陳翔帶著自己的團隊,通過短視頻積累了一定粉絲之後,沿著“短視頻-網絡電影-院線電影”的道路一路進軍。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從2017年推出第一部網絡電影至今,其推出3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表現良好。可以說“陳翔六點半”用3年的時間為這個經典IP注入厚度和寬度,實現了短視頻IP的升級,並且還在不斷擴大和加固。

《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 2017年4月 分賬票房1239.2萬

《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 2018年6月 分賬票房 2371.9萬

《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 2019年7月 分賬票房 1858萬

接下來,我們將解析“陳翔六點半”這個IP從短視頻實現一生二,二生三,延續出如此多形態網生內容的方法論。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拍網絡大電影之前,“陳翔六點半”以短視頻形式風靡於網絡,早已是短視頻領域的知名IP。

2014年,陳翔辭掉了在大家看來穩定而體面的電視臺工作,一頭扎進短視頻創業中。

2015年初,上線了《陳翔六點半》第一支視頻,陳翔算是短視頻領域較早的入局者,在2017年短視頻的風越刮越猛時,節目的生命力也越來越強勁。

《陳翔六點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情景喜劇,有靈活的場景和固定的時長,每集均有至少一個笑點,時長一到三分鐘,由一到兩個情節組成。

如今,《陳翔六點半》已走過5個年頭,在短視頻領域紮根越來越深。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IP印象。

我們認為這個原創IP的成功之處在於:

一方面,多平臺佈局,廣撒網聚粉。

《陳翔六點半》上線後,目前,在42個平臺上播放,全網每月累積播放量達十億次,全網的粉絲量已經超過2000萬,其微信公眾號“六點半”頭條閱讀量幾乎都會達到10萬+ 。

尤其在QQ空間、今日頭條平臺,成為《陳翔六點半》的主要陣地,其中在今日頭條的粉絲為5666.4萬,可見在廣撒網的同時,也有側重點。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陳翔在《生機》紀錄片中舉例說,選擇今日頭條作為重點運營的平臺,因為《陳翔六點半》內容大眾化,更適合今日頭條這樣的國民級平臺。

我們瞭解到,《陳翔六點半》在今日頭條視頻每一集的播放都在百萬次,評論從幾百到幾千不等。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通過多渠道運營,重點佈局,讓陳翔六點半波及更廣的受眾,同時也培養起了死忠粉。

另一方面,打造“六點半”家族,強化IP印象。

包括短視頻,陳翔逐步構建起了一個六點半家族體系,除了《陳翔六點半》之外,還有爆笑短劇《六點半日記》、爆笑動畫《六點半變變》。

《六點半日記》是在《陳翔六點半》的基礎上延伸創作,導演同樣是陳翔,播放類型仍以迷你劇的形式播出;動畫《六點半變變》則以動畫的形式,搞笑的內容打入二次元圈子。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從這些佈局可以出,“陳翔六點半”IP已通過多種內容形態強化其IP印象。

由此,我們認為《陳翔六點半》IP的本質是“內容”,抓住了內容領域的短視頻風口,形成了強大的IP,獲取了巨量的粉絲,從而實現商業價值變現以及後續的衍生內容。

對於當下很多原創內容來說,無論是短視頻內容、形象IP、經典故事以及真實故事等,但凡能夠實現粉絲聚合這一基礎,就首先擁有了IP不斷衍生的價值。

先有“一”,讓原始IP內容需要具有較強的用戶基礎和粘性,那麼接下來到網絡電影-電影-遊戲-IP衍生品等多種形態的轉化就順理成章了。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在陳翔六點半》短視頻被大家廣為熟知的情況下,他們開始佈局網絡電影。

短視頻和網絡大電影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從短視頻到網絡大電影的跳躍充滿危險性,如果不能充分打理好電影的各個環節,如果沒有足夠支撐60分鐘的故事,如果沒有作為一部電影的製作能力,企圖單純靠人氣和粉絲來冒險一戰,註定會讓人失望的。

《陳翔六點半》並沒有讓人失望。

2017年4月,第一步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上映,最終實現票房1239.2萬;次年,第二部《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分賬票房2371.9萬;2019年,第三部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分賬票房 1858萬,位列2019年網絡電影票房TOP 10。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那麼為何“陳翔六點半系列”能持續保持高品質輸出,粉絲能一如既往的買單呢?

(1) 從短視頻到網絡電影,IP目標人群以一以貫之

《陳翔六點半》短視頻單集在2至4分鐘左右,故事都是普通小人物的囧事,演員也不是鮮肉美女,卻包含著密集的笑點、槽點,可以理解為視頻版的段子。

《陳翔六點半》曾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帶有濃濃的“屌絲氣質”,甚至被批低俗。“它真得不低俗,就是生活。”陳翔在紀錄片中直面這一爭議。

也正是因為“小鎮青年”的用戶屬性,在後續網絡電影的轉型之路上,積累了用戶基礎。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2018-2019年線上電影用戶分佈

我們瞭解到,從網絡電影誕生之初,其基礎用戶就以以“男性”、二三線城市為主,這與《陳翔六點半》短視頻的用戶重疊。

(2) 打破“續集撲街”魔咒,正向賦能IP

這幾年,影視圈掀起了一股“續集潮”,只要第一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基本上都會被拍成續集,一個成功的系列電影往往可以持續很多年,影響無數人。

網絡大電影也紛紛系列化、IP化,10部網大,至少5部片名中帶著“之”字。

作為續集電影,前作已經有一定的受眾積累,可以說是票房的保障,但事實續集電影表現出了後勁不足,有些續集不僅票房撲街,口碑也非常差勁,直接變成了IP毀滅者。

《陳翔六點半》是為數不多的真正實現系列化和IP化的作品。

續作不僅在票房方面沒有出現大幅度縮水,口碑都在網絡電影整體水平之上,並且有上升趨勢,從第一步的6.0分到第三部7.0分,打破了“續集撲街”的魔咒。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這離不開《陳翔六點半》網絡電影在內容和製作的佈局策略。在內容和風格上,“陳翔六點半”系列延續了“喜劇風格”。

《廢話少說》講述奇幻創業故事、搭配喜劇情懷色彩;《鐵頭無敵》聚焦現實生活、添加喜劇動作元素,《重樓別》選擇了傳統戲曲題材作為整部劇的基調,為其本身貼上了文藝、內涵的獨特標籤,加厚了整體藝術氣息。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在魔幻、怪獸題材一統網絡電影的當時,《陳翔六點半》能夠以差異化內容實現突圍,這也是原創IP的競爭力所在。

拍續集,做系列,培養IP,系列化創作不僅是複製票房成功的捷徑,也是電影工業體系成熟的一項標誌。

經此一役,“陳翔六點半”IP得到強化,未來在續集的路上也會越走越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續集作品來說,不是片名加個“之”就叫系列化。這一切都需要以影片品質為保證,以整體的IP規劃為前提,否則所謂系列化、IP化都可能消耗並損壞原始IP,之前的努力也可能功虧一簣。

在這一點上,“陳翔六點半”系列電影做到了IP的賦能和強化。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我們瞭解到,“陳翔六點半”的IP內容佈局還在不斷拓展,

在原有短劇持續更新的基礎上,下一步網絡電影系列作品已經在籌備中。他們將會沿著短視頻-短劇-網絡電影-院線電影的路徑持續向前,並在每個環節衍生出一種商業體系。

由此可見,對於網生內容來說,原創IP同樣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路徑,其中就包括網生內容宇宙的打造。

2018年網絡電影《大蛇》,以5000萬票房打開了國產怪獸電影的廣闊市場;此後公司推出《大蛇2》,票房成績同樣優秀,達到了千萬級別。如今《大蛇3》已在製作環節。

從《陳翔六點半》看原創IP的“一生二 ” |「把脈」網絡電影

在對大蛇系列導演林珍釗的採訪中,他告訴我們,接下來還會陸續做不同類型的怪物電影,有的是自然生物類的,有的是偏向自然、科幻和災難類的,這些題材都會有。

他們的目標是開發更多中國文化中的“怪獸”系列,打造中國人的“怪獸宇宙”。

由此可知,和漫威宇宙一樣,內容可以實現內容上不斷的拓展和勾連。那麼到底怎麼做?

從陳翔六點半系列的崛起,我們可以看出,首先要擁有並且打造一個擁有粉絲基礎的IP本體,無論什麼形式,短視頻、人物IP、形象IP或是真實故事,或者第一部爆款網絡電影的出現,都能夠後續發展提供可能。

其次,根據IP內容和形態,找到適合的轉化路徑,對於《陳翔六點半》來說,以一以貫之的“喜劇”風格成為其內容衍生的突破口,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內容的精品化輸出,不止於對原生IP造成損耗。

對於國產網絡電影來說,目前仍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這就給原創IP更大的試錯和發展空間。尤其到如今,網絡電影更加精品化發展,從重視特效到重視IP內容逐步發展,這也給了更多有創意、有粉絲基礎的“內容IP”更多機會。我們也期待,更多原生IP能在網絡電影這個內容賽道實現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