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快打字到輔助表達,AI輸入正在牽動人工智能新格局

最近,搜狗輸入法迎來一次重大更新。在搜狗輸入法最新的iOS10.0版和Android10.1版中AI助手“智能汪仔”再次升級,2.0版本的智能汪仔除了優化原來的妙語替換、神配圖等功能外,還新增了趣發送、智能評論、QQ智能回覆(只支持安卓)等輔助表達的AI功能。從更新頻率和功能的重要性來看,對於搜狗輸入法,AI輸入既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可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從更快打字到輔助表達,AI輸入正在牽動人工智能新格局

搜狗輸入法再出發,從打字工具到AI輔助表達的徹底進化

從搜狗輸入法誕生至今已經有十多年了,作為輸入工具,在打字更省力這件事上可以說已經做到了極致,但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浪潮接踵而至,用戶的溝通場景和頻次不斷變化,表情,圖片,聲音,視頻……表達形式也更多元。

一方面,多場景和高頻次,讓用戶對打字速度有了更高要求,打什麼出什麼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了,用戶需要輸入法更聰明,做到知其所想,調出輸入框的瞬間,就能夠和用戶產生溝通,知道用戶要表達什麼,通過場景判斷,語義理解,聯想等各種方式,給出用戶想要的輸入結果,甚至當用戶輸入錯誤,表達錯誤時,能夠做到及時矯正。另一方面,多元的表達方式,則讓用戶聊天形式變得更復雜,比如像鬥圖這種場景,僅僅是幫用戶在表情包裡找到他需要的圖已經不夠了,用戶甚至於希望輸入法能夠根據對方的“出圖”,直接給出最合適的回應。

從更快打字到輔助表達,AI輸入正在牽動人工智能新格局

用戶的這些需求要去解決,輸入法就必須引入“輔助表達”的能力。而要想提升“輔助表達”的能力,就需要從聊天的本質入手。

我們知道,聊天是最常見的輸入場景,聊天的過程既是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信息碰撞的過程。情感交流要想和諧順暢,需要聊天雙方都掌握同一層次的“語言藝術”,從心理揣摩到遣詞造句都要細細斟酌,才會讓聊天對象如沐春風,而信息的碰撞要想高效準確,則需要聊天雙方都具備同等的“信息儲備”,才不至於雞同鴨講。所以要想聊好天,還是非常有難度的,現在非常普遍的“尬聊”現象,正是兩天雙方表達能力不對等造成的。因此,輔助表達的核心就是提升用戶的“語言藝術”和“信息儲備”,讓用戶的聊天既有效率,又有氛圍,還有深度,體會到暢快表達的樂趣。

智能汪仔,就是搜狗輸入法為了輔助用戶表達而給出的解決方案。智能汪仔的底層技術核心就是自然語言和知識計算,自然語言解決的是用戶對“語言藝術”的需求,通過語義理解與分析,瞭解用戶的表達需要,知道用戶在什麼場景該說什麼話,然後給到用戶最準確的表達內容,而知識計算的核心則是滿足用戶“信息儲備”的需求,給用戶想說的話補充營養,讓內容變得更豐富,更準確。兩者結合,就能讓任何一個用戶在聊天時都不會出現“尬聊”的窘境,使輸入法完成從聊天工具到“表達助手”的角色變化。

智能汪仔將為搜狗打開人工智能的另一條賽道

除了幫助搜狗輸入法向AI輸入法進化,智能汪仔對於搜狗來說,其實還有更深更長遠的意義。

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每年發佈的技術趨勢曲線,會聚焦在未來5到10年間,可能產生巨大競爭力的新興技術。

從更快打字到輔助表達,AI輸入正在牽動人工智能新格局

2018年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資料來源:Gartner


在Gartner2018年發佈的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已經走到高原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基於深度學習而爆發的包括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在內感知智能已經快要見頂,在這一領域也已經誕生了像商湯、曠視、依圖這樣的人工智能獨角獸。

而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還是在起步階段(Innovation Trigger),更不用說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這些技術,在圖中的標記還是黃色三角,起碼10年會後才能到達高原期。也就是說一自然語言和知識圖譜為代表的認知智能現在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現在業界普遍的看法是自然語言處理已經落後於計算機視覺3~5年,而且目前在這一領域,沒有看到任何獨角獸。

因此對於搜狗來說,在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這一領域,挑戰和機遇並存。不斷升級的智能汪仔表面上是搜狗輸入法在向AI輸入法進化,但實際其實是搜狗在借智能汪仔打開人工智能的另一扇門,因為智能汪仔的底層技術其實是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這些技術在輸入法上落地應用,就能推動搜狗在這個領域不斷前進,成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的技術領航者和行業獨角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