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源性腰痛怎麼治?

北京讀者何女士問:我今年65歲,三個月前下樓時彎腰拿菜籃,突然腰間一陣劇痛、下半身麻木,立刻就醫。做各種檢查沒發現明顯病變,最後多方求診,確診為“椎間盤源性下腰痛”。請問這是怎麼發生的?怎麼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楊立強解答:大約45%的腰痛源於腰椎間盤,如果有腰痛症狀,但影像學檢查未發現間盤突出,很可能是盤源性腰痛。其發生基礎是椎間盤的退變,即椎間盤發生機械性或化學性的慢性退化,確切機理尚待研究,病因考慮與遺傳、營養狀態、活動強度等有關,好發於中老年人。治療主要為,保守療法:非甾體抗炎藥、弱阿片類藥物短期使用(不超過3個月);物理治療(熱敷或冷敷),腰椎小關節或椎旁註射可緩解症狀。介入治療:椎間盤內注射、椎間盤內電熱療法、盤內射頻熱凝、交通支射頻熱凝等。這些微創介入治療的目的是凝固破裂的纖維環,破壞長入的神經纖維。目前普遍觀點反對採用開放手術(椎體融合)來治療盤源性腰痛。

生命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