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哈爾濱,有歌之年~

李宗盛,哈爾濱,有歌之年~

昨天晚上去看李宗盛的《有歌之年》巡迴演唱會,內心小小激動。

早早提前到了會展中心,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很多人拿著票向著一個方向走的感覺真好,因為每個人都像是志同道合的人,起碼是喜歡著唱歌的人吧。演唱會是在場館內,雖然現在的哈爾濱並不太熱,但是裡面還是相當悶熱了,但是這都阻擋不了歌迷的熱情,大家都早早入場了,提前買了內場的票,進去發現內場也非常寬闊,是47排*60座的方陣,且更擁擠,座椅不夠舒適,也沒有階梯感覺,視線受阻,下次也許真的沒有必要買內場的票。

但是,因為是李宗盛麼,總想離近一點,再離近一點……

因為那是遙遠地卻活在我生命中十分漫長的一個人。李宗盛本不會是一個讓人愛到發狂的一個人,但是不可否認,他的才華橫溢,他的膾炙人口的歌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與少年,直至如今有了點點白髮。而今,和他坐到一起,重溫這些歌,也是重溫自己的青春吧。

大家無聊滴在場地坐著,中間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內場裡大家開始歡呼,遠遠看到一隻袖子在向大家揮舞,大家都興奮的說李宗盛來了,然後大家都湧過去了,為了怕擁擠,我並沒有過去,不一會老公回來說,是模仿李宗盛的人o(∩_∩)o ,原來還可以這樣,雖然知道是假的,但是大家還是在和他合影留念。

李宗盛,哈爾濱,有歌之年~

現場從7:30開始,李宗盛的演唱會向來如此,一開始會有獨白,這段獨白並不長,然後穿著白襯衫和牛仔褲的李宗盛就出現了,彈著吉他連唱三首《開場白》、《生命中的精靈》、《寂寞難耐》,這些都是他1989年的專輯《生命中的精靈》的作品,唱完之後,他和大家打招呼,並笑稱這是他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張專輯。有歌之年,顧名思義,是和年份有關的,所以開場的三首,都屬於1989年。

之後的兩首,是他為三毛女士作曲的兩首——《飛》與《七點鐘》,個人認為李宗盛的氣質與三毛其實還蠻相配的,那些大段大段不像歌詞倒像是詩的獨白,或許只有在李宗盛的筆下才能成為更悠揚的旋律吧。這一段,大哥大概說了一下自己的創作,也是非常辛苦敬業的,想了一個月,思慮了一個月。

之後就是第二階段了,到這個階段,就開始模糊了,因為好歌太多了,從1989年開始到2000年,每一年似乎李宗盛都有爆款的歌,其間不能不提的是,他為林憶蓮寫的歌,這一階段,他自己先說了起來,八卦與感情,一段感情,是要可以輕鬆地說起才是真正的放下吧,這一階段也是李宗盛創作的爆發時期,每一首都是全場大合唱的節奏,中間任賢齊的突然出場是意外的驚喜呀。當你可以全情放聲地唱一首歌,而聲音融入到大家的聲音中,匯聚成巨大的音浪的時候,真的是很快樂的時刻。就像演唱會的獨白所說,這些歌因此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多了不同的回憶。

然後是大哥說起,在北京的歲月,他與李劍青的創作。兩個人在臺上合唱了《匆匆》,然後是更多的經典,後來索性站到了過道,走近了一起合唱,連保安大哥也是邊拍下這一刻,邊跟著一起唱,音樂真是神奇的東西,在這一刻,在這裡,大家都因一個旋律而激動,被一句歌詞所感動,無論你是什麼職業,無論你來自何方。

就這樣,將近三個小時的演出結束了,大家並沒有全場齊喊“安可”,只是都不肯離去。於是大哥又返場,唱了三首,因為其中有《凡人歌》,特別喜歡,也特別適合合唱,感覺沒有遺憾了。看完深深感觸,聽聽一位樂壇教父級人物的獨白,也會對自己產生觸動,是人生的感悟,是愛情的體會,是對親情的遺憾,是對事業的熱愛,也是對生活的激勵,61歲的李宗盛,在臺上,聲音嘹亮,中氣十足滴唱夠三個小時,他第二天還要早起趕五點的飛機,飛往下一個目的地。

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更加努力,去體驗更為精彩的人生,去做更好的事。

李宗盛,哈爾濱,有歌之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