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小吉最近的表現令媽媽婉清感到非常頭疼:

小吉多次作業沒完成,婉清被老師請到學校談話。回家後問他時,小吉露出一臉委屈的表情,悽悽哀哀地對她說:“你以為我不想完成作業嘛,我就是太笨了,總也弄不懂那些目,所以才沒做的。”

婉清一看孩子這表情心就軟了,同時也感到很對不住孩子。同學的家長基本都是大學教授或者高知分子,孩子不懂的功課他們都有能力輔導,可是自己只是中專畢業,孩子已經上初中,他不懂的題目自己也弄不明白,在學習上實在幫不到孩子。這種內疚的心態下,婉清選擇了原諒孩子。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小吉躲在被窩裡偷看網絡小說,婉清發現後勸他看小說不僅影響學習,還會傷害眼睛,誰知小吉不但沒聽勸,反而明目張膽地坐到沙發上看起來。並且給了婉清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你看我白天學習壓力那麼大,每天看點小說就是我解壓的好辦法,如果小說都不讓我看了,那我就不想上學了。 婉清不敢太強烈地管教青春期的小吉,擔心他真的因此開始厭學,於是就睜隻眼閉隻眼地放過這件事。

類似的場景,在婉清的家庭中常常上演,最終總是以婉清妥協為結果,婉清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卻沒有任何辦法。

其實,在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中,父母們都不知不覺地淪落到像婉清這樣無奈防守的狀態。他們沒意識到的是,自己已經被孩子的隱形情感操控套路了。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情感操控’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把感情當作武器,利用別人對自己的感情,通過操控對方的行為,從而達到自己特定的目的。

在大眾的認知中,情感操控者一般都比較強勢,在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操控方應該是表面強勢的父母。最經典的例子有:

  •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 “我這樣要求你,都是為了你好。”
  • “你現在不理解,將來就知道我是對的了。”

像前段時間熱播的《少年派》、《小歡喜》中,家長強行給孩子報班補課、家長強行修改孩子高考志願等行為,都被以情感操控的名義遭到嫌棄。

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有一種情感操控是隱形的,而操控方並非我們通常認知中看似強大的父母方,而是那個看起來處於弱勢的孩子。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在美國心理學家佐治·K·西蒙所著《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一書中,對這種隱形情感操控的現象,用了大量篇幅分別從情感操控的表現,以及如何應對情感操控進行了描述。

佐治·K·西蒙博士曾任美國阿肯色州心理協會主席,是國際公認的人格問題專家,同時他也是一名在心理諮詢行業有著二十多年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家。在《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這本書中,佐治·K·西蒙用他多年在臨床心理諮詢所積累的案例,來輔證對情感操控者的分析和應對辦法。

正如書中所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被孩子用隱性情感操控著,卻不自知。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一、什麼是隱形情感操控

隱形情感操控”,顧名思義,就是那些被隱藏起來不那麼容易被識別的操控方式。其實每個人都有操控他人的慾望本能,來維持自己的社會優越感。

著名個體積極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經指出:“為了個人優勢和社會福利,我們會與他人爭奪權力、聲望和安全的社會地位。”

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權力鬥爭。權力鬥爭本無所謂對與錯,公開公平的鬥爭有時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正常狀態下,良性的鬥爭是遵循既尊重自己發展需求,又尊重他人權力和需求的原則。但是,一旦當這種鬥爭演變成為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時,性質就變成了帶有攻擊性的操控,而這種操控往往是打著感情的旗號來進行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感操控。

情感操控分為兩種類型:

  • 一種是顯形情感操控
  • 另一種是隱形情感操控

相較於易於被識別的顯形情感操控,隱形情感操控更容易被我們忽略。隱形情感操控者會把自己的意圖隱藏得天衣無縫,讓你於無情中被操控著達到他的目的。

無論從外形還是從內在力量來看,孩子與父母相比,都處於一個相對弱勢的地位,當父母與孩子發生了權利之爭時(當父母與孩子的觀點、行動不一致時),孩子們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就更偏向於選擇隱形情感操控達成讓父母贊同自己的目的。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二、隱形情感操控型的孩子都有哪些特點

·01隱藏真實意圖

隱形情感操控型的孩子特別看重“贏”,他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在自己掌握之中。對於那些防礙他們“贏”得自己所需所求的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隱形情感操控型孩子會想盡辦法,讓所有的事情都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不僅如此,他們還會設法掩藏自己本來的目的,讓別人無法看出自己操控的慾望。

·02具攻擊性行為且富有策略

隱形情感操控型的孩子通常都缺乏安全感和自尊感,恐懼和不安全的感覺使他們產生了過度索求的需要。在這個不斷與恐懼和不安全感鬥爭的過程中,他們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系列的隱形情感操控策略。比如:

  • 利用父母的負罪感脅迫答應他們一些事;
  • 扮演成受害者獲取父母的同情,使他們心軟答應本不該答應的事情;
  • 通過指責他人或推缷責任,達到令父母做出讓步的決定;
  • 用含蓄的方式威脅他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三、造成孩子隱形情感操控的根源是什麼

·01.缺乏安全感

小達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在他的印象中父母每天都在吵架,而且吵得很兇,後來突然有一天爸爸不見了。他常常擔心會不會有一天,媽媽也突然不見了。

漸漸地,小達變得特別霸道,只要他想要得到的東西、想要做的事情都會想方設法得到、做到。只要媽媽稍有微詞,他就會小嘴一扁,帶著哭腔說道:“一定是小達不好,所以爸爸不要小達了,媽媽是不是也不喜歡小達,所以不肯給小達買XX(或者不肯讓小達做XX)。”然後就死死地抱著媽媽的腿抽泣起來。

每當這種時候,小達媽就會因為自己與丈夫離婚使孩子產生了不安全感而感到內疚,為了彌補小達,通常都會順著他的意思。

小達由於父母離婚產生了不安全感,在他長期與這種不安全感抗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策略。小達通過過度的索求來滿足自己缺失的安全感,當媽媽不肯滿他的索求時,他就會想辦法引起媽媽的負罪感,迫使媽媽答應自己的要求。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02.失衡的自尊感

潼潼是一個自尊心超級強的孩子,她聽不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指點,也見不得有小夥伴超過自己。只要自己做的事被別人稍有指點,她就立即放棄不做了,如果與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只要有別的小朋友被表揚了,她立即就失去了做這件事情的興致。

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在她上小學後,媽媽完全拿她沒有辦法。老師表揚別的同學沒表揚她,就說老師偏心,回家怪媽媽沒有像同學媽媽那樣與老師搞好關係。老師留的手工作業或手抄報,自己畫幾次畫不到滿意,就讓媽媽幫助畫,媽媽想鼓勵她自己畫說自己不會畫時,她就會把紙一摔,大聲衝媽媽喊道:“你真不是一個好媽媽,怎麼連畫個畫都不會呀,你看人家的媽媽都能幫自己小孩畫。反正,這個作業畫不好我就不交了,交上去也會被人笑。”

媽媽擔心潼潼第二天交不上作業被老師批評,又怕自己成了孩子心中的壞媽媽,每當這種時候,就乖乖地幫她搞定。

有一種孩子內心很自卑,他們對自尊感有著強烈的渴求。在發現自己通過正常途徑無法獲得這種自尊感時,就會通過驕傲自負的表現,來掩飾內心強烈的自卑感。

同時,這種自負的行為,也讓自尊感失衡孩子的內心得到了一些滿足,一定程度上補償了他們內在糟糕的感覺。這會促使這一群體孩子自負行為的強化,由極度自卑變得過度自尊,潼潼就屬於典型的自尊感失衡。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03.父母的溺愛

真真是父母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中年得子的喜悅使這對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掉了,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言聽計從,從來沒有拒絕的時候。孩子小時候還好說,等孩子漸漸長大,快要進入青春期時,問題漸漸開始浮現出來,

同學玩兒王者榮耀,真真也想玩兒,就跟父母要一部智能手機。因為怕影響孩子學習,父母試圖說服他現在不需要手機,手機會影響學習……可是需求從來都會被無條件滿足的真真,哪裡聽得進去這些話,他的目標只有一個,跟父母要一部手機,他要玩兒遊戲。

於是就見他裝作很傷心的樣子,小聲抽泣著說:“唉,我長大了,卻沒有爸爸媽媽希望的那麼優秀,我太令他們失望了,他們一定不再愛我了。”真真的父母哪捨得見他這樣傷心呀,第二麻溜的把手機送到兒子面前。

真真非常清楚父母對自己的愛幾乎沒有邊界,他篤定只要自己施展一定的手段,父母肯定會答應自己。所以,每次只要一遇到要求沒被滿足時,真真就會通過各種手段來博得父母的心軟妥協。真真的父母因為溺愛,已經被孩子穩穩地拿捏在手中。

通過上面這些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好像很瞭解父母的軟肋,一直都能如願以償地控制自己的父母,且不被父母發現。面對這種熱衷於用情感操控父母,而且能隱藏得非常好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四、如何有效應對孩子的隱形情感操控

01.識別孩子的情感操控手段

要想擺脫孩子對自己的情感操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識別孩子的情感操控手段。

·撒謊、否認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心理防禦機制”這個詞,“心理防禦機制”是人的一種本能心理活動,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某些痛苦情感的威脅。其實孩子對父母的隱形情感操控就是心理防禦機制的體現。

孩子們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懲罰,往往會採取撒謊或否認的行為,來掩蓋事實真相。比如,當你看到孩子在用手機,批評他時,他會立即否認自己在玩兒,而會找出一大堆理由來為自己開託。比如查資料,還會例舉出很多他不得不用手機的理由,讓你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利用家長的負罪感

這是隱形情感操控型孩子最常用的一種手段,是一種特殊的威脅策略。這類孩子清楚地知道哪個點是父母的軟肋,他們在心裡為這個點一直對自己感到愧疚,就會充分利用父母的這分內疚負罪的心理,來達成他們的目的。

比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小達,就是利用媽媽因為離婚對自己的負罪感,來威脅媽媽滿足他的要求。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扮演受害者

孩子有時會把自己裝扮成受害者,來搏取父母的同情,從而達到滿足自己要求的目的。比如我們開頭提到的小吉,他讓媽媽覺得自己很笨,所以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所以他作業不完成也是情有可原的。

·含蓄地威脅

有時候孩子會用一些含蓄的手段,威脅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當提出的要求被拒絕時,他們會看似反省實則威脅地說出一些話,迫使父母答應自己。

比如,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會對父母說:自己總讓父母失望,不配做他們的孩子,不如離開家讓父母不再為自己煩惱。他們深知道父母很怕自己離家出走,最後就會妥協。

正是因為親子關係的親密,孩子們很容易就能抓住父母情感的弱點所在,從而利用這些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只有充分了解隱形情感操控型孩子的操控手段,才可能幫助父母更在面對孩子的操控時更加有的放矢。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02. 接納並與隱形情感操控型孩子和諧相處

孩子之所以能夠操控父母,其優勢在於他們特別瞭解自己的父母,他們牢牢掌握著父母的弱點,甚至能預測出父母對自己所使用策略的反應。就如前面我們所提到的小達,他知道媽媽一直因為離婚,沒有辦法給自己一個完整的家而感到內疚,所以每當使用策略時,他優先利用媽媽這個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面對孩子的情感操控,父母們只需要從下面四個方面入手,就可以化解被孩子們隱藏起來的操控企圖。

  • 堅守原則,不輕易被孩子操縱

無論孩子用什麼樣的操控策略,父母只要守住自己的教育原則,就不會被孩子的策略動搖。當孩子見操控策略失敗,剛開始時會哭鬧或改變策略。可是反覆試過多次,如果他們發現父母總是很堅定地持守原則時,就會慢慢放棄對父母操控的想法。

  • 關注於解決問題,避免產生權力之爭

很多時候,父母會陷入被孩子操控這件表象上。當你因為感到被孩子操控而與之發生權利鬥爭時,那個原本待解決的問題已經被忽略,會依然作為一個問題存在那裡。與其這樣,不如放棄判斷孩子的意圖,而是坐下來就孩子的行為與他進行坦誠溝通,把雙方的想法和意見都擺到明面上。也可以在紙上頭腦風暴出你們各自認可的解決方案,再通過討論找出最終的答案。

  • 清晰的個人邊界

家庭教育中邊界教育的缺失,導致很多家庭成員之間的個人邊界模糊,父母和孩子都無法明確自己的個人邊界,搞不清楚哪些是你的需要、哪些是我的需要。常常父母認為孩子的需要其實只是父母自己的需要。

當這種個人邊界不清晰時,就會造成很多家庭成員間、親子之間的關係矛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發現孩子對自己進行情感操控時,父母首先要確定孩子的哪些行為是自己能夠容忍,哪些觸及自己的原則底線。對於那些原則底線的行為,要清晰果斷地告知孩子,讓他知道父母已經識破他們的企圖,並且想要用積極正向的態度與孩子共同來解決這件事情。

  • 接納孩子的現狀,鼓勵孩子誠實表達

在掌握了孩子的操控手段並明確自己的個人邊界之後,父母需要在一定的邊界範圍內完全地接納孩子這種總是想用情感操控家長的特質。

無論孩子的狀態是好是壞,你都發自內心地去接納他們時,孩子是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那份包容和信任,這時再鼓勵孩子誠實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願望,他們是非常樂意配合的。

隱形情感操控:很多父母沒意識到,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處於劣勢

由於篇幅的原因,關於情感操控,我們今天只能就親子關係中的“隱形情感操控”這一點展開詳論。在《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一書中,作者佐治·K·西蒙還分別對以愛的名義操控情感的其它類型做出了詳盡的闡述。比如:夫妻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等等,針對不同的情感操控類型,也給出了相應的應對方法。如果你想對這些方面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去仔細讀一讀這本書。

我是@智繪媽媽,育兒育己的路上,用手繪+乾貨陪你一起走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