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拜讀對巴菲特產生深刻影響的大師作品

在嘉實,我們始終倡導基於基本面的深度研究。通過實證分析,我們發現中國市場仍處於非有效或弱有效的發展階段,基本面投資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投資方法。但你是否瞭解基本面思想的源起與演進之路?

在某次見面會上,一個17歲的小夥子問巴菲特:如何能成為一名好的投資者?巴菲特的回答非常簡單:“讀一切可讀之物。”而巴菲特的常讀之物,就包括與基本面思想誕生息息相關的兩位投資大師的經典著作。

格雷厄姆:賺企業成長的錢還是交易對手的錢?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曾評價說:“價值投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34年的經典著作《證券分析》。”

重新拜讀對巴菲特產生深刻影響的大師作品

“在大家恐懼時貪婪,在大家貪婪時恐懼。”這句話的源頭並非巴菲特,而是他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關於這句名言,我們常聽到只是其中一部分,它的完整版應該是——“在大家恐懼時貪婪,在大家貪婪時恐懼。行不行?這個策略的問題是熊市無底,牛市無頂。”

這是本傑明·格雷厄姆在經歷了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尤其是在經歷了大蕭條帶來的投資管理的重創後所提出的重要思考之一。他提醒自己和周圍人,應在投資中保持理智,避免情緒。

重新拜讀對巴菲特產生深刻影響的大師作品

圖:本傑明·格雷厄姆。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商學院時,就拜在格雷厄姆門下。

格雷厄姆分別在1934年和1949年出版了兩本書:《證券分析》與《聰明的投資者》。雖然在格雷厄姆《證券分析》這本書中未直接定義“價值投資”,但是包括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在內的機構曾評價到:“價值投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34年的經典著作《證券分析》。

在這本書中,格雷厄姆對投資與投機進行了堅定區分。他認為,投機是賺交易對手口袋裡的錢,是造成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的罪魁禍首之一。而投資是基於全面分析,賺好公司成長的錢。投資應能提供資本的安全性和合理的預期回報。

這在當時是振聾發聵的觀點,直到現在仍具有啟發性。當然,格雷厄姆的貢獻不止於此。還記得巴菲特的另一句名言“先記住不要虧錢”這句話嗎?其來源也是格雷厄姆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原本是工程學概念。對橋樑建設來說,冗餘的安全空間越大,浪費越大,但橋樑的安全度也越高。

格雷厄姆將這一概念用於投資上。他認為,股票之所以出現不合理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類的懼怕和貪婪情緒。極度樂觀時,貪婪使股票價格高於其內在價值,從而形成一個高估市場;極度悲觀時,懼怕又使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進而形成一個低估市場。不過,安全邊際的內涵不單單包含了買入價格的安全性,還包括了企業的安全、行業的安全。

威廉姆斯:股票的價值等於它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威廉姆斯的投資價值理論和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是西方投資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因為他們標誌著一個重要的方法論開始走向成熟,那就是基本面分析。

說到價值投資,除了格雷厄姆,不得不提及另外一個人——約翰·伯爾·威廉姆斯。1938年,約翰·伯爾·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資價值理論》,這也是他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後來這本書多次再版,巴菲特也曾為其做序。

人們廣為傳頌的是他在文中說過的一段話——“建設果園是為了獲得果實,餵養蜜蜂是為了獲得蜂蜜;購買股票是為了獲得股利。”他在書中直接點明投資股票的動因所在。

重新拜讀對巴菲特產生深刻影響的大師作品

在這本書中,威廉姆斯為價值投資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內在價值。他認為,從投資角度,企業經營的好壞是由其未來盈利能力決定的。企業的內在價值就是其剩餘可預見存續期內,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折現值。簡單理解的話,就是他認為股票的價值等於它未來現金流之現值。

威廉姆斯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公司價值等於公司證券持有者未來年份得到的分紅和利息的現值的投資價值理論,這構成了價值投資理論的基石。

巴菲特曾在其著作《股份公司教程》中對內在價值進行過進一步的解釋,“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為評估投資和公司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邏輯手段。內在價值的定義很簡單:它是一家公司在其餘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貼現值。”

重新拜讀對巴菲特產生深刻影響的大師作品

威廉姆斯的投資價值理論和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是西方投資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因為他們標誌著一個重要的理論方法開始走向成熟

,那就是基本面分析——以股票的內在價值為依據,著重於對影響股票價格及其走勢的各項因素進行全面綜合分析。這些因素包括經濟的、社會的,甚至投資者心理的等多方面,並且是動態的。因此,要在數以千計,甚至萬計的企業中真正找到那些能長期帶來穩定回報的公司,我們尤其需要從基本面出發,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

而今,基本面分析所帶來的影響已穿越時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價值投資的信徒。這是思想的魅力,亦是我們共讀經典的動力所在。

封圖來源:pexel


分享到:


相關文章: